很久以前,大北山脚下住着赵家两口子,家财万贯,骡马成群,只是年近四十,没儿没女。后来,两口子到处求神拜佛,烧香许愿,才得了一子,取名小宝,视为掌上明珠。

一晃过了十来年。赵老员外望子成龙,请来先生教儿子念书识字。可是,小宝子生来愚笨,教一忘二,不管教了多少遍也学不会,无论什么有名的先生也不行。

一晃过了五、六年。这一天又请来一位吴老先生,他对学生管教的特别严。他先教小宝念百家姓,可一连教了好几天,小宝还是跟从前一样,会了上句忘下句。

民间小故事四个书生 美女吐宝珠助书生读书(1)

每次背书,都憋的脸通红。两只手也不知让先生打了多少遍了,他自己也觉得挺委屈,决心下苦功。每天在后花园的书房里一直念到深夜,可学习还是不见长进。

这天,天快半夜,他还在灯下念书。就听屋门“吱扭”一声,进来一个人,一进门,就伸出两只软乎乎的手把小宝的眼睛蒙上了,嘴里还咯咯地笑着。

小宝以为是丫环,就用手使劲地掰她的手,嘴里还嘟嘟嚷嚷地说:“我说小大姐,你快行行好别闹了,我要是明天背诵不下来,老先生又该打我了。”

等那人把手撒开,小宝睁眼一看不是送饭的丫环,是个十五六岁的大闺女,细皮嫩肉的,挺俊俏。这是谁家的小姐,深更半夜的不快回家,到我书房来干什么?

“我叫大妹,家就住在山那边,今天回家路过这,看你屋亮着灯,就来看看你。”小宝一听,忙说:“这位大妹姐姐,你快回家去吧,我还要读书呢,明天如果背不下来,先生打我还不算,我爹还得管教我。”

民间小故事四个书生 美女吐宝珠助书生读书(2)

这闺女一听,笑着说:“唉!就这么一本书,还用那么费劲吗?我来教你个法儿。”说完从嘴里吐出一颗珠子对他说:“这颗珠子是我爹妈留给我的,可好了,你含在嘴里,可千万别咽了,看看它管不管用?”

小宝接过珠子,往嘴里一含,就觉得心里豁亮多了。脑瓜子也像一盆清水似的清清凉凉的,不但刚学的书会背,就是以前学的也想起来了。他挺高兴,一口一个大姐,叫的挺亲热。俩人越说越投缘,这小姐就在那儿住下了。

第二天,先生又叫小宝去背诵百家姓,老员外在一边看着。小宝把书本一合递给先生后,就滔滔不绝地背了起来。先生一听,简直就像念书一样,一个字也不差先生和员外都乐了。

打这以后,大妹就天天来和小宝聊天儿。

有一天晚上,俩人说了一宿也没眨眼儿。早晨起来,小宝还和前几天一样,又到先生跟前去背书。可那双眼睛说啥也睁不开,往椅子上一坐就打盹儿。

老先生一看他像没睡醒的样子,挺纳闷儿,就用戒尺猛地一拍桌子。“啪”的一声,把小宝吓的一激灵,咕噜下子把珠子咽了。这回再背书哇,一句也想不起来了。

民间小故事四个书生 美女吐宝珠助书生读书(3)

老先生以为他病了,就让他去书房歇着。小宝晃晃当当回到书房,一看大妹的脸色像白蜡纸似的,一点血色也没有。

正要把咽珠子的事跟她说说,大妹慢慢地拉住他的手说:“别说了,我都知道了,这也不能全怪你,看来咱俩的缘份就要到此结束了,你多保重吧。”这声小宝一听她要走,就哭了。

“你也不用伤心了,我家住在西南角的疙瘩山,旮旯峪,你若心里想着我就去找我吧。”大妹说完就不见了。

大妹走后,小宝就病倒了。老两口子东请医,西抓药,治了好几天,儿子的病也不见好,还整天说胡话。把老两口子急得吃不下,睡不着。

过了几天,儿子忽然从炕上起来了,对爹妈说:“爹、娘,我的病不要紧,就是老呆在家憋的,出去溜达溜达就好了。”老两口子一听,就准备了金银、马匹,找个小书僮跟着,打发他出门了。

一路上,主仆二人连走带玩儿,饿了吃,渴了喝,晚了住,一出溜就过了好几天。小宝子想着自己的心事,拿出银子把书僮打发回去了,自己一个人上了西南角的大路。

他走一程,就跟人打听打听,可谁也不知道这疙瘩山旮旯峪在什么地方。他还是不死心;一个人继续往前寻找。

民间小故事四个书生 美女吐宝珠助书生读书(4)

走了一天又一天,他翻了七七四十九座山,踵了六六三十六条河,过了九九八十一道岭,整整走了一百零三日,才来到一座风景秀丽的深山。

他一边走,一边观赏山景,不知被什么东西绊了一跤,爬起来一看,原来是个砍柴的斧子和一条大扁担,旁边蒿草坑里还躺着一个人。

这个人的脸上一点血色也没有,就像黄钱纸似的,眼睛瞪的挺大,可一点精神也没有。他知道这是砍柴的病在这了,刚要用手去扶他,那人赶紧摆摆手说:“你可千万别动我你一动,我就没命了。”

小宝听了挺纳闷儿,说:“那你躺这干啥?咋不回家呢?”

砍柴人说:“我叫张银,家就住在疙瘩山下。我的娘是个后娘,对我挺不好,整天不是打,就是骂。我天天来砍柴,砍多了还能给碗粥喝,要是砍的少了,连粥都不让我喝。

后来,山上来了一位俊俏姑娘,看我天天砍柴挺可怜的,就经常来帮助我,有一天,她对我说,我后娘要杀我。她用红柳条编了一匹马给了我,让我危难之时骑上它,千万别回头看。

那天,我挑着柴火刚进院,我后娘就拿着大菜刀来杀我。我一看事不好,就骑上柳条马,那马就变成了一匹枣红马,跑得特别快。

这时,我后娘在后边一边追,一边哇哇哭,哭的挺伤心的,我也就心软了。回头一看,那匹大红马稀哩哗啦地散架了,把我也摔了下来。

再回头一看,我后娘根本也不是人,青脸红发,巨口獠牙,扑上来就把我的心掏出来吃了。我连惊带吓就昏死了过去,过了一会儿,那青年女子才来。

民间小故事四个书生 美女吐宝珠助书生读书(5)

她一看我成了这样,就哭着上仙山去盗还阳草去了。让我千万别动,老实在这躺着,今天已是第三天了。”

正说着,一个青年女子一溜风似的回来,从怀里掏出棵草用手揉碎后就往张银的嘴里一塞,张银用牙嚼了几下就咽了下去。

时间不大,张银的脸色由黄变红,逐渐地就好了。他从地上站起来,和那女的又是说,又是笑。

小宝一看,这年轻女子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日夜思念的大妹。刚要开口说话,一看她有情人,心里就有一肚子气。心想:唉!人在人情在,人走人情散哪。

当初她和我感情那么好,又亲又热的,刚离开我几个月就变心了。我大老远来了,连句话都不跟我说,像不认识似的,她的心可真是铁打的。

想赌气走吧,这么远来了,连句话也没跟她说,又不甘心。就话里带刺儿地说:“大妹呀,一别数月,你好清闲哪!这么快就把我忘到脖子后去了!还让我来找你呢,真把我害苦了。”

青年女子一听,又咯咯地笑了起来:“你就是小宝吧?你别生气,不是我不搭理你,是你认错人啦。我不是大妹,我叫小妹,大妹是我姐姐。我俩是双胞胎,长的一模一样。

民间小故事四个书生 美女吐宝珠助书生读书(6)

我姐姐回来时,天天念叨你。既然在此碰上了,你就跟我回家吧!”小宝听遇见大妹的妹妹了,高兴极了,忙跟她去了。

不一会儿,就到了小妹的家。小宝一看,呵!青一色的大瓦房,四门斗大院可真漂亮。三个人进了屋,小妹又把小宝和张银给爹妈做了引见。老两口子对他俩待如上宾。

吃完了饭,小妹又把几个姐姐叫出来见过了他俩。小宝一看没有大妹,就挺纳闷儿的,想问又不敢问,怕老丈人丈母娘笑话,只好忍着。

一连过了三天,还是没见大妹。他心里就琢磨开了:是出门儿了,还是有病了?怎么我来了好几天,她也没来见我呢。

有一天,小宝实在憋不住了,就问小妹为啥大妹不露面一听这话,小妹的眼泪就下来了,哭着对他说:“姐夫,不瞒你说,我们不是人是狐仙。

只因当初你不小心把我姐修炼千年的珠子咽了下去。她没了珠子,再也修炼不成人形了。她从你那回来后,就现了原形,终日一个人在洞里哭,这几个月谁也不愿见。”

民间小故事四个书生 美女吐宝珠助书生读书(7)

小宝一听就急了,非要去洞里找她。小妹又说:“现在她已恢复不了人形,你别去看她了。见了面,你也要害怕,她会更伤心。”

“不,我宁可守她一辈子。就是成不了人形,我也要终身陪伴着她。”

小妹看他心挺诚实,对姐姐真心实意的,就答应领他去。小宝跟着小妹就奔向了北山的一个大洞,里边黑咕隆咚的。

小宝跟着她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洞里走。越走觉得越亮,拐了两个弯儿,就像白天一样了。到了几间大青瓦房前,他俩就奔里屋去了。

在里屋炕,蹲着一只黑狐狸。看见他俩进来,就把前爪搭在小宝手上,那眼泪稀哩哗啦地就下来了。小宝跪在黑狐狸跟前儿,也是哭的挺伤心。

民间小故事四个书生 美女吐宝珠助书生读书(8)

哭了一会儿,小宝说:“大妹呀,都是我害了你呀。今天,我再也不离开你了,我要陪你在这呆一辈子。”

狐狸听了摇了摇头,意思是让他快走吧。小宝说啥也不走,拽着狐狸的爪子一个劲地哭,说就在这跟她过了。

小妹一看姐夫真是个有情人,对姐姐真心实意,转身一个人出去了。

小宝在这洞里陪着狐狸呆着,一个会说话,一个不会说话,俩人在一起又亲又热的,一晃儿就过了三四天,这天晚上,小妹来到洞口,一进屋就倒在了地上。

小宝一看小妹累得这样,脸也瘦了许多,眼睛像几天没睡觉似的熬得通红,就扶起她坐在炕上。又给舀了半瓢水喝了,小妹这才好了点。

她伸出颤抖的手,从怀里掏出两棵草递给了小宝说:“姐夫,这是我才盗来的仙草,你快吃了,姐姐就有救。

小宝二话没说,拿过来三口两口就吃了。过了没半袋烟工夫,小宝就觉得肚子翻肠倒肚的,一个劲地恶心。“哗”的一声,就吐出了一大口,珠子也随着吐了出来。

黑狐狸上前一口叼住珠子,吞了下去。又变成了如花似玉的女郎,正是大妹小宝赶紧拉起她给小妹施礼,表示谢意。

小妹说:“姐姐、姐夫,不用感谢我,是你们那真情感动了我,我才翻山越岭,冒着生命危险去盗仙草。这回,你们还要像以前那样,恩恩爱爱地过日子吧。”从此,这对恩爱夫妻过上了美好的日子。

民间小故事四个书生 美女吐宝珠助书生读书(9)

——民间故事。狐仙思凡,小宝得遇仙缘,真是羡煞旁人。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