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教育部对减负令做出了回应:

教育部回应:“减负”重点是校外,并非让学生没负担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说:

为什么不让校外补课的真正原因(全校无人在校外补课)(1)

“现在孩子的学业负担,重点不在课内,而是在课外!”

随便问问身边的孩子,不在机构上培训班补课的孩子,几乎是异类了。中学就不必说了,补课的重灾区。幼儿园小朋友学奥数、学拼音、学英语已经是常态。

不夸张地说:这年头,周末不补课,孩子都找不到小伙伴玩。

有人说:课外补习班都是家长自愿给孩子报名的,没人强迫你。

可家长也喊冤:不补怎么办?学校教的简单,考试却很难。小升初、中考、高考,一关比一关竞争激烈。身边的娃都在补,你不补就落后了呀!教育的剧场效应。

为什么不让校外补课的真正原因(全校无人在校外补课)(2)

前些天那篇《南京家长已疯》的爆文提出了一个“减负=制造学渣”的观点,得到众多家长的认同。浙江省10月28日颁布的“减负33条征求意见稿”也引起了家长强烈反弹!

学校减负,再加上大家都不去外面补课呢?是不是孩子就会变成学渣了呢?

一所县级中学的校长却敢拍着胸脯说:不!我们学校没有一个孩子出去补课!

今天,小舟要和大家分享一所我们南通盛产学霸的县级学校,以及思考:对家长和孩子来说,我们需要怎样的减负?

1

这所学校没人去课外辅导班

有这样一则教育信息:

南京的小学-初中-高中特点:小学特别紧,初中中规中矩,高中特别松。(当然,这只是主观感觉。)

南通则:小学松,初中渐紧,高中特别紧。

海安中学——近年来风头很盛的南通县中,海安校长表示:海中方圆几公里内没有培训机构,没一个孩子去补课。

“补差补差,越补越差!不要送孩子去上辅导班,踏踏实实留在学校,学校会做好该做的一切。”

不知道其他家长听到一位校长说出这样的话是什么感受?这恐怕是天下陪读老母亲听到的最美妙的声音吧!

作为面临高考升学压力的一所学校。校长是要有多大的底气和勇气才敢跟家长说这样的话?

这位校长,就是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的掌舵人——吕建。

为什么不让校外补课的真正原因(全校无人在校外补课)(3)

为什么不让校外补课的真正原因(全校无人在校外补课)(4)

为什么不让校外补课的真正原因(全校无人在校外补课)(5)

海安高级中学前身为"海安私立紫石中学"1939年秋由爱国人士、原江苏省省长韩国钧(字紫石)先生创办。

为什么不让校外补课的真正原因(全校无人在校外补课)(6)

1999年4月,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被省教委正式确认为"国家级示范高中"。

为什么不让校外补课的真正原因(全校无人在校外补课)(7)

学校几乎每年都在创造江苏高考成绩奇迹。就拿这两年来说:

2018年海安中学高考400分以上48人,绝大部分被985录取,在全国罕见。

2019年江苏高考文科状元出自这所学校,420分,全校400分以上81人。

但是,和以高考工厂著称的衡水、毛坦厂中学不一样,海安中学却低调很多。

为什么不让校外补课的真正原因(全校无人在校外补课)(8)

2

每周到校六天

老师免费给学生“加餐”

孩子们没有补课,周末都在干什么呢?原来,每周六,这所学校教职工都不放假,学生可以“自愿”来学校参加社团课、自习课。班级里也有老师答疑。

利用这多出来的一天,以及其他时间,海中给孩子们开设了各种需要的课。家长关心的、追求的,与升学关联的、无关的,学校都给安排。我坚信,这所学校放学不会太早,学生在学校的时间远比相关部门的规定应该要长很多,但也是“自愿的”。在这扩展出来的时间里,学校才可能充分满足家长与学生的不同需求,安排不同的课程内容,无论是文化课或非文化课。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海安,最优秀的老师基本就是海安中学的老师,而不在社会上的培训机构里。学校把老师留在学校,家长自然不会舍近求远本末倒置到社会上报辅导班。这是很多地区学校都无法比拟的。

2018年,海安中学创造了高考奇迹引发热议期间,我们从一个江苏地区的家长论坛里看到有人这样评论:

为什么不让校外补课的真正原因(全校无人在校外补课)(9)

没有一个老师在外授课

更没有上课不讲下课讲

海中的吕建校长还有一件事敢拍着胸脯说:“海安中学没有一个老师去家教机构上课,没有一个老师自己带学生做家教。更不会有人上课不讲下课讲!”

事实上,这种话,也没有几个校长敢拍胸脯的。但吕校长敢。他说:我们的老师可以留在学校晚上给学生辅导到十点!周六、周日加班给学生辅导也是常有的事!

海安高级中学的成绩一年比一年牛,和教师实力、教学特色分不开。

学校拥有特级教师5名,高级教师100多名,市县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80余名。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的有10余人,50多人获得省市级各项荣誉。

推行分层次教学,实施个性化教育。

高一的学生一入学根据成绩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集训班、强化班、普通班、潜能班,一年滚动一次。

为什么不让校外补课的真正原因(全校无人在校外补课)(10)

对一些基础偏差的学生,同时采取“特辅制”,专门建立档案,高一升高二,高二升高三时进行档案移交,以便随时掌握情况,给予帮助。

为什么不让校外补课的真正原因(全校无人在校外补课)(11)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让这所学校的老师能这样“无私奉献”呢?用吕校长的话来说就是:

“这样的底气,源自海中多年来坚持把学校、课堂当作主阵地的原则,及深受老师们认同的学校文化。在海中,从老师到中层甚至副校长都在一线当老师,做班主任。老师们“竞争上岗”,把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当作至高无上的荣誉。老师们把所有精力放在学校,他们对事业成就的追求远远高出对金钱的追求。”

话虽这么说,我相信,在待遇上,这所学校也绝不会亏待教师的。

比如,这里的老师不用坐班、打卡,只要完成本职工作,其他时间都自由支配。

学校一位副校长曾说过:“教师的工作时间无法简单界定。一个把教育当作事业的教师,在洗衣做饭时都会思考教育。”

这样的学校文化,连同学校的教职工,都倍感幸福。

4

孩子在校三年

没有让家长操过心

关于这所学校的管理还有很多专业方面的细节。这里不在赘述。看到这里,家长最关心的就是两个问题:

如果学校能给孩子加餐,提高成绩,还有必要去校外补课吗?

如果学校优秀老师能给孩子提供辅导,还有必要去找校外机构的非专业老师吗?

答案很显然。

一名海中毕业生家长在微信朋友圈发出感叹:“孩子在校3年,没有让家长操过心。身为海中家长,我们倍感幸福。

或许,对于家长来说,免去了辅导班的纠结选择、接送奔波,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减负。

对于学生来说,有知己知彼的优秀在校老师辅导,高效率的时间管理。单位时间内获得更有效的学习成果,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减负。

但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在大部分学校,要用这样一种方式来给孩子减负,显然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不让校外补课的真正原因(全校无人在校外补课)(12)

曾采访过一位退休的数学特级教师,她说了一句话让让孩子印象深刻。

孩子问:老师,你当数学老师的时候会给学生布置很多作业吗?

这位老师回答:不会,一个好老师,会尽力想办法再课堂上帮助你们掌握知识和方法,而不是靠课后布置大量作业。好老师,就是给学生减负的!

5

减负这些年,效果很尴尬

为了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在OECD的相关指标的指导下,近些年,我们大规模削减了教学大纲与学习内容,校内负担已经完全减下去了。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们校内考试或评测的分数普遍大涨,都成了高分的好学生,皆大欢喜。

但另一方面,我们家长对孩子的定位与追求是比较高的,著名高校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很高的,社会上好的用人单位对人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比如要想在上海直接落户,不仅要清华北大毕业,而且只要本科生,因为本科生招生量少很多,比如清华只招收了3000多本科生,但研究生招收7000多人,不在一个量级上。

于是,你校内减下来了,我就想办法加上去,到校外辅导班加上去,于是课外辅导班全面崛起。

需要知道的是,近20年,我们中小学生总数已经减少了1/3以上,在一个理论上大幅萎缩的市场里,我们辅导班的营收却大幅增长,极不正常。

原因只有一个,我们家长在教育上的追求越来越高,家长投入越来越高,家长需要更高标准的教育。

对照美国,中国的私立贵族学校已经崛起,这就是校外辅导班,搞课外加餐,钱多,更厉害的是名师加餐,甚至一对一加餐。

减负减到今天,的确非常尴尬,政府殚精竭虑把校内负担压下去了,顽强的家长又在校外拉起来了,政府只好将“手”再次伸到校外,管起了家里的事。

海安中学在某种程度上给了我们一个良好的示范,最大程度地减负,可能不是绝对地做减法,强制性地降低标准,而是需要实事求是,面对中国特殊的国情文化,面对家长哪怕是不合理的过高的教育追求,甚至有着浓重功利色彩的追求,最大程度在学校体系内完成,而不是推出去,导致有可能完全失控的结果。

当然,要学习海安中学也不那么简单,还有很多政策与投入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老师加班,是否给钱了?钱从那里来?是否合规?同时,周六上学制显然也涉嫌违规,但我们是让孩子周六去辅导班还是在学校里?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澄清,需要解决。

为什么不让校外补课的真正原因(全校无人在校外补课)(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