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一个产品策划(产品品类策划创新)(1)

一、从大脑运作机制说起

传说鱼的记忆只有7秒,其实人类比鱼强不了多少。人类大脑的记忆器官重要的是有个海马体的器官,其负责学习和短时记忆。非常类似电脑的文档管理存储方式。当想信息传达到海马体时进行信息处理,类似电脑的内存,经过处理后分门别类,建立索引目录,把信息储存在大脑皮层中。以后需要信息就按照分类去寻找。所以分类就很重要。如果分类不清楚就不容易找到。记忆的规律是用的越多记忆越牢固,用的少就会忘记。

反应到现实生活中,当你口渴时会想到能解渴的饮料,这时就触发了对饮料商品的搜索,下一级就是商品的类目,如纯净水、矿泉水、凉茶、可乐、果汁等等。

但是大脑毕竟不是电脑,大脑还有形象思考的特征,口渴了马上想到的是农夫山泉还是王老吉。因此大脑的运作呈现的具体的产品,实际思考的是品类。这是写在我们人类DNA里的运作代码,大脑就是这样的运作规律。那如何应用在品牌营销策划当中呢?

二、什么是品类?

品类是指目标顾客购买某种商品的单一利益点(Single Benefit Point,简称为SBP)。每个单一利益点都由物质利益(功能利益)和情感利益双面构成。顾客在购买决策中所涉及的最后一级商品分类,一系列商品组合。由该分类可以关联到品牌,并且在该分类上可以完成相应的购买选择。

1、品类是基于心智,而非物理定义

例如“碗碟”被定义为“消费者通常用于盛放食物的器皿”,所以它在小分类中是先分为“碗碟”,再细分为“陶碗碟”、“瓷碗碟”、“密胺碗碟”、“玻璃碗碟”、“不锈钢碗碟”、“木制碗碟”等,在超市中会集中陈列,方便消费者选购。而如果按照材质分类,在陶瓷制品区有瓷碗,木制品区有木碗,钢制品区有不锈钢碗,则消费者会非常难以想到购买。

2、消费者以品类选择,以品牌表达

根据大脑的运作原理,思维上是选择品类,形象思维呈现上是商品品牌,甚至是代表性的产品。比如提到矿泉水消费者能够想到农夫山泉,智能手机消费者能够想到苹果,提到电商顾客能够想到天猫。因此矿泉水、智能手机、电商这些都是品类。消费者在选择时说喝农夫山泉或王老吉,而不说喝矿泉水或凉茶,背后的思维是在选择喝的品类。品牌营销策划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原理来实现营销的优势。

品类策略就是让品牌在用户心智中占据最有利的位置使该品牌成为某个品类或某种特性的代表品牌,当用户产生相关需求时,便会将该品牌作为其首选,也就是说该品牌占据了这个品类定位。

三、品类进化与创新

1、手机的发展史的启示:

摩托罗拉发明了手机,但让诺基亚成为传统手机品类代言,诺基亚时代就是非智能手机时代。之后苹果在已经有诺基亚巨头的情况下开创了智能手机市场,颠覆了诺基亚,而当时诺基亚已经在大规模使用塞班智能系统,黑莓作为商务智能手机已经智能化。智能手机品类之后OPPO强调拍照,形成了拍照手机,而雷军从软件业杀进手机行业时已经巨头林立,以发烧之名开创了发烧手机,短短数年一跃成为手机巨头。品类不断进化,也在不断创新,既可以按照某项功能来定义,也可以某项特征来创新。

2、品类创新,换条跑道成为第一

新的技术创新,新的市场细分,新的需求变化,总会产生新的品类,而在任何一个品类诞生的时候都会诞生一个品类的领袖。品类与销量的互动反应会共振叠加强化。经济规律是一个行业充分竞争后,前三名的企业销售总量会占据整个行业70%左右的份额,而往往第一名是第二名的两倍。人类的从众效应,经济学上的规模效应等叠加在一起,就会让强者越强,快速实现销量的增长。小编在做某家电品牌的咨询时,采取品类策略,首先是将行业消费者选择标准重置,以好用为标准,定义出一个四季节都好用的品类,而不是技术参数多么强大;与原来的巨头进行划分,占领了单独的品类,大型家电企业产品品类太多,天然就丧失了专业的优势;在品牌卖点呈现上提炼出行业领航者的感觉,消费者选择时就将该家电企业与千亿巨头并列思考,同时是细分品类的龙头,就强化了优势。最终的结果销售额和地位同步强化。曾经有某大型家电企业的老总和小编聊时知道该企业才10多亿的销售额惊讶不已。给人的感觉是上百亿的企业。这也是经常看到很多品牌宣时用销量绕地球多少圈的广告的目的。

产品品类策划创新,换个赛道成龙头(下)

四、创新品类的三大路径

1.寻找市场品类心智空缺

在品类策划时,“市场中有,心智中沉睡”的品类是最高境界,“市场中有,心智中无”是有力策略,但不要去生搬硬造品类,去教育市场,是非常费时费力的。北京品牌策划公司——天策行品牌顾问在为中粮面粉进行品牌策划时,面临面粉市场在打特一级,特特一级的面粉级别竞争。当时经过调研,发现消费对厂家的特特一级的联想是模糊的,认为是一堆不懂的数据。但我们发现消费者认知中,认为面粉去掉麸皮,磨的多就好,换言之麦粒芯的面粉是好面粉。麦芯是个沉睡的概念,已经提及即刻唤醒。由此面粉的品类创新呼之即出:麦芯粉。事实上面粉磨完去掉麸皮就是麦芯,产品物理层面是很容易实现(实际就是高等级面粉)。这样就与N个特级的概念完全区分开来,换了赛道竞争。自这样的品类概念一经推出,市场大手欢迎,众多企业跟风,整个行业实现了一次升级。

2.创建产品品类的分级结构

品类是树状分级结构,一级认知品类,二级认知品类,三级认知品类,逐级分解。比如

一种市场品类可能在许多情况都不能完全饱和,比如青岛纯生啤酒、燕京无醇啤酒...当说到喝什么酒时,就会先问白酒、红酒、啤酒或其它,待确定一级品类后,才会谈到下一级喝什么品牌的酒,所以酒—啤酒—淡啤酒都是人们记忆存储中的目录节点,相互形成等级式联结关系,意味着低一级产品是高一级产品的一个分支。

天策行品牌顾问在为某品牌蜂蜜企业做品牌策划时,面临蜂蜜品类繁多,各种概念很多,各种树种繁多。常规分类方法是按照树种分类,可能要按照蜂蜜—椴树蜜—某种椴树蜜,但资源基本用光,效果也不好。当时仔细研发发现,真正的好蜂蜜是需要15天的时间成熟期,而市场上很多品牌并不重视。由此确定创新一个品类概念:熟蜜,以此对应的是非熟蜜。大众自然联想到不成熟的东西不好吃。蜂蜜成熟需要15天,直接将15天作为产品名称。这个概念一出,惊动整个行业,在糖酒会上大放光彩,收获大量客户。此方法就是将蜂蜜按照另外一个维度分类,也符合认知,直接建立了二级分类,而不是某种椴树蜜这样的三级分类。这样的创新分类也是成为超级卖点,包容性强,可包含很多种树,对企业的发展预留了很大的空间。

3.品类分化开创新品类

品类分化也是品类创新的方法,常见的分化体现有几类:1、在产品物理的形态的分化,比如啤酒的生啤、淡啤等;2、外在包装分化,如豪华款的包装,瓷瓶装,牛栏山小二等;3、消费场所的变化,如小编做过的小瓶装果酒项目定位于夜场果酒;4、消费方式的变化,如冰冻的红酒,冰酒;5、跨界融合的新物种,如天策行策划过娃哈哈旗下的营养快线;6、特定消费群体的使用,如天策行策划的无人机项目定义为发烧级产品,天策行策划过的潘苹果,年轻人的梦想果;很多种分化方式,只要符合心智就是好的品类、

天策行品牌顾问在为思圆食品做品牌策划时,面临方便面市场畏缩,别外跨界的卖抢了很多市场。同时同行各大品牌推出了自己独特的主打产品,如红烧牛肉面、老坛酸菜面,大骨面等。经过调研研判,发现方面面的高端化升级是个趋势,销量下降但高端桶装面在上升,经过大骨面的市场教育,方便面不再是垃圾食品,由此切入思考,如何创建一个有营养而被大众容易接受认知的品类,作为品牌升级并带来高毛利的产品?经过调研发现:有个通俗的认知,孩子从外归来,老妈宰只老母鸡,炖碗黄灿灿的鸡汤,是大众认知的里温暖的画面。不仅仅是鸡汤,更是妈妈的爱在其中。思圆企业地处中原大地,黄帝故里,小麦主产区,地方也有传统的药膳炖鸡。由此我们的产品品类呼之欲出:鸡汤品类,存在大众认知,更易被接受!用根据《黄帝内经》营养理念,采用传统的鸡汤膳食配方,并结合先进制作工艺,品质创新的同时还原传统炖鸡汤的地道滋味,汤头醇香四溢,经过全国消费者数十次品尝与口味改善,终于形成了黄帝鸡汤这个产品。为在外奋斗的青年,“奋斗青年,有必要吃点好的”。该产品上市即热销,成为企业新的利润源。

一个创新型的品牌或弱小的品牌快速成长的战略秘诀,就是找到一个新品类,对其进行心智定义,并占据它,成为这个品类的第一和代表。以这个品类开启未来可延展带动企业整体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