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明智的、聪明的其实我们的傲慢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都是思维活跃,的人,敢于接受和挑战另一种可能性,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太固执的人是心理病态?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太固执的人是心理病态(一个人的固执里)

太固执的人是心理病态

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明智的、聪明的。其实我们的傲慢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都是思维活跃,的人,敢于接受和挑战另一种可能性。

固执不等于有原则有主见,固执的人往往表现得的很傲慢,不愿意接收自己认知范围之外的事物。

我是一名HR,招聘是我日常的工作,近期正好也是秋招季,在大量的面试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应届毕业生在择业的时候,面临共同的一个问题,就是同一个专业的学生,在选择实习岗位的时候,几乎选择的都是相同的岗位,尽管老师、HR以及面试官在与他们沟通的过程中苦口婆心地的和他们讲,适合自己的岗位才是最好的选择,但最终他们的选择惊人的一致。

例如,我面试过的一个应聘研发岗位的同学,形象气质佳,性格开朗,沟通表达能力很不错,技术基础却很一般。,他自己的职业目标最终是想往管理方向发展。业务部门领导复试的时候,也是很看好他。他也曾在面试中提到过,很多面试官、HR和老师都建议他从事技术相关的其他岗位,不太建议他从事研发岗位。

但是让我没想到的是,他最终选择了技术研发岗位,后来我和他聊的时候,他告诉我说,他刚毕业还是想先做技术,技术基础扎实了后面再转产品再转会好一些。

,他说,自己大学学了这么多年的技术,不能丢了,所以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研发岗位。

不是说他做不好研发岗位,而是比起研发岗位,其实有更适合他的岗位,而且完全是可以缩短他的职业规划的。

面试了这么多应届生,大部分的同学都是和他一样,对于职业规划了解太浅,但还是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最优的,听不进去任何人的建议。

托马斯▪索维尔有句话: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程度,需要有相当程度的知识。我相信不仅仅是这些即将毕业的学生,甚至很多成年人其实也会有面临这样的问题,完全禁锢在自己的思维习惯当中,还自自认自己是有原则有主见,实则是不愿意接收自己认知范围之外的事,更没有勇气承认自己的无知,一意孤行,最终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固执的人其实是对自我的认识不够清晰,大多时候都是凭借过往的经验来做选择,对于别人的建议和意见表现出抵抗的态度和行为,只相信自己的过往经验,对其他人都持有怀疑的态度。

我自己曾也是非常固执的人,尤其是在工作中当领导对我工作提一些新的方式方法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又提要求,我甚至有时会用所谓的经验技巧反驳领导,我会觉得是我在前线工作,你又没实际做过怎么能给出一个合理的方式方法呢?

大部分我还是一意孤行,即使领导强制性的安排,我也是应付差事。那段时间我甚至开始逃避和他沟通,负能量满满,也曾想过离职。

后来有一次他又找我聊,不过这次没有谈工作,这次谈话至今让我难忘,也是因为这一次谈话,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最终摆脱了固执。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他问我说:你觉得你的优势和擅长是什么?我想了一下小心翼翼地回答说,我前任领导和同事对我评价最多的是,我的执行力比较强,这个算么?

后面他又问我:你觉得世界上最难的事是什么?我想了半天真不知道如何回答,当时的我就想他到底想干什么?难道玩文字游戏?

没等我想明白他接着又问:“我你觉得最简单的是什么?”

我当时一脸迷茫,这3个问题怎么即熟悉又陌生,我尽然没有任何回答的方案。最后他语重心长的对我讲,“你要多思考才行。”

说完接着他又说:“我的大学校训里有这么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这句话出自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这句话一直让我记忆深刻,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在思考这句话。今天把这句话送给你,我认为这个世界上最难的是认知自己。最简单的是知识。”说实话听他讲完,我特别震惊,可以说颠覆了我的认知。

后来,再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我都可以坦然、理性的去处理,不断的去调整优化自己的问题,尤其是再与领导沟通的过程中,思路顺畅了很多,领导也是对我的成长予以肯定,现在我的工作进展也越来越好。

确实我们在面对较为困难的事情时,往往不是因为事情本身有多难,而是我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任然固执己见,一意孤行,最终真的应验了那句话:你的一生,都在为你自己的认知买单,你认知高低决定你一生的幸与不幸。

突破认知,摆脱固执,让我们的生活拥有另一种可能性。

井底之蛙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待在枯井里的青蛙,看到的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而它只有走出来,才知道天空和大海是多么的辽阔。世界无限广阔,知识永无穷尽.如果把自己看到的一个角落当作整个世界,那就会跟枯井里的青蛙一样。

我根据自身的粗浅经验,总结了突破自我认知的三个主要路劲:

第一、重新认识自己,保持终身学习成长的心态;

“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才是最大的智慧”这是苏格拉底最著名的名言之一,这么一位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却说“我不是一个智慧的人,我只是一个爱智慧的人”。我们要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做到理性客观的面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这个世界本就是复杂多变,人的认知永远是有边界和盲区的,我们要随时保持学习成长的开放心态,才能避免成为井底之蛙。

第二、多读书,拓宽自己的思维;

建议大家多读一些名著,名著之所以成为经典,必定有它经久不衰流传至今的原因。通过阅读,了解和学习我们未知的领域,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宽度和深度。

知识无穷无尽,就好比浩瀚的宇宙,人们已知的部分是及其有限的。我们只有拥有相对较多的知识,才能再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事情的时候,拥有多角度、多维度的思维方式。

第三、与比自己优秀的人为伍,理性对待与我们意见不一致的人,感恩那些曾助我们成长的贵人;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意思是蓬草生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直挺。白沙混进了黑土里,便和黑土一样黑了。什么样的环境就会熏陶出什么样的人,与优秀的人在一起你也必定不会很差。

其实很多时候道理大家都懂,难的是我们做不到,很多道理我们都只是处于知道的层面。很多时候大家更愿意与自己一样层次的人为伍,害怕面对比自己层次高的人。

因为层次比自己的高的往往提出的观点和自己的想法大相径庭,甚至经常与我们意见不一,但其实只有我们敢于面对这样的高人,且理性对待给我们提出的不同意见和建议,才能在将来某一天真正成为那样高层次的人,这其实就是实现了自我认知的一步步突破。

最后我想说,其实在生活中大部分人即使看出了我们的问题,也不会告诉我们。因为他们害怕我们不领情反而责怪他们,更何况我们的成长了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所以那些敢于给我们提建议和意见的人,其实是冒着很大的风险在帮助我们。所以我要感谢那些给给我提建议和意见的人,是他们让我成长,他们才是我真正的贵人。

也许在此刻,介于和他们层次的差距我无以回报,但感恩之心无时无刻不在我心底。希望自己不断成长和突破,有朝一日得以回报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