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城改房能买(高档房变城改房)(1)

“展示高端房,给我城改房”。9月9日,城北一楼盘的部分业主因遇到了所买的房子“实际上”和“看到的”的不一样的情况,在售楼部门前维权,非但没得到积极的回应,个别业主还遭到楼盘“保安们”的肢体伤害!

这还不是孤例。此前,城南一楼盘部分业主反映,所买的房子与一期相比,在公共部位的品质上有不小差距,而二期的价格却比一期高不少,业主也进行了维权,但至今开发商除一纸公告外,对业主诉求并无直接回应。

从上述两个楼盘的情况,及楼市君看了无数的楼盘样板间的感受看,此类情况出现的原因,大致有:

01

降标了?

“降标”的具体表现是,房间及公共部位的装修材料使用的标准原本是A标,结果是变为B标或者C标。有的是同一品牌的材料标准差异,有的是不同品牌的材料替代。还有原本打算用石材贴面的部位,改用较为便宜的刷白处理;园林景观简单处理等。核心的目标是降低建筑成本。

“降标”出现的原因,一般在市场不太好的时候,房价未达开发商预期时会出现。在2015年左右,曲江二期的个别楼盘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业主也因此进行了维权。“降标”的情况,不同的楼盘,在处理上存在较大差异。虽说“展示高端房,给我城改房”多少有些夸张,但品质未达房企承诺和业主希望预期,却是存在的。

02

错买了?

截至目前,西安依然有部分楼盘存在设计理念陈旧,用材、细节处理一般的楼盘,价格却卖的很高。在一线和沿海城市已经淘汰的设计理念,甚至是在2010年之前的产品模式,在没有平层图和实物的情况下,光看样板间中是难以发现“问题”的。

只值7000元/㎡的房子,结果在11000元/㎡买了,存在“错买”的情况。楼市君多次提醒购房人士,在房价上看不出谁是高档房,谁是低挡房时,尤其要注意楼盘的品质,除了户型、服务之外,更要注重构成品质的细节及用材。这些楼盘的价格存在“虚高”,是经不起“挑剔”的!

03

谁“做主”?

无论是“降标”还是“错买”,都是付出了高价,得到的房子不是自己“看到的”和“想象的”的房子。出现这样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如何看待楼盘的样板展示效果(样板间、景观样板区)和实际交付时的差异。

在样板现场,细心看,不难看到实际交付会有差异等字样的提醒。无论是样板间的装修效果还是陈设布置,仅是一个“体验”或“参考”,与每位买房人实际的未来,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多数购房人不可能按照样板间的样子来动辄花上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来装修和布置。

遇到“降标”和“错买”的情况,任谁心里都堵得慌。更令人困惑的是,这种情况,业主和开发商之间往往难以达成一个“共识标准”,在目前还缺乏有效监管和客观衡量尺度的情况下,找谁来“做主”给结论,还比较难。楼市君认为,有关部门是时候为此建立“规矩”了!

一份价格,一份品质。在赚得钵满盆满之时,还要在品质上“省这省那”的,对于有“良心”的、时刻提醒自己要成为百姓信赖的“责任地产”的房企来说,不知夜里是否睡得踏实和安稳?都说业主口碑是最好的品牌。房价说涨就涨,而品质不能与时俱进,这是谁也不能认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