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妍七七

原创不易 且看且珍惜


说不尽的红楼史,道不完的十二钗。

若论大观园里,谁的持家能力最强,那便是笑面胭脂虎-“凤辣子”王熙凤。

红楼梦王熙凤出场大对比(她是笑面胭脂虎)(1)

她是老太太戏称的“泼猴子”,她是照顾妹妹们的“琏嫂子”;她是大观园里让下人闻风丧胆的管家二奶奶,她还是丈夫眼中的“夜叉星”。

她一出场便震惊四座,被曹公喻为“恍若神仙妃子”;在冷子兴说贾府的时候,曾评论她说道:

“说模样,又极标志,言谈又爽利,心思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可及一的。”

可这样一个八面玲珑的女子,最终与丈夫贾琏的婚姻却走向了失败。

回看王熙凤与贾琏“一从二令三人木”的婚姻,我们浅析中国古代婚姻制度与影响。


包办式婚姻,爱人成为了合作者,而不是相濡以沫的亲人,只有利益的婚姻,终究走不到尽头 。

有诗云: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曾经王熙凤和贾琏也是一对恩爱的少年夫妻。

在第七回中,曹雪芹就借周瑞家的送宫花之际,直接描绘了了二人的夫妻生活:

红楼梦王熙凤出场大对比(她是笑面胭脂虎)(2)

只听到那边一阵笑声-却有贾琏的声音。接着门响处,平儿拿着大铜盆出来,叫丰儿舀水进去

要知道古人对于夫妻之事从来都是含蓄的,可是王熙凤却与贾琏白日宣淫,由此可见小夫妻的感情是多么甜蜜。

可是这种蜜如糖的爱情,却在生活的一地鸡毛中产生了裂缝。

大小姐元春才选凤藻宫,贾府荣获圣恩即将迎接娘娘省亲,而作为府中的内外掌柜贾琏夫妻自然是要首当其冲。

红楼梦王熙凤出场大对比(她是笑面胭脂虎)(3)

本来是一件同心协力的好事,可是却成为两个人情感的分叉口。

建造大观园乃是一件大工程,贾府里的一干人等皆盯着二人,希望能够分得一杯羹。

贾琏带着林妹妹从姑苏回来,小夫妻两个许久未见,便摆了酒席对酌同饮,而作陪的是正是贾琏的奶妈妈赵嬷嬷。

红楼梦王熙凤出场大对比(她是笑面胭脂虎)(4)

席中赵嬷嬷为自己的两个儿子向王熙凤求事做,嘴里说道:

“这如今又从天上跑出这样一件大喜事来,哪里用不着人?所以来求奶奶是正经;靠着我们爷,只怕我还饿死了呢。”

王熙凤一口答应了下来,嘲讽相公是个“脸皮薄的”,贾琏只得讪笑喝酒:

“胡话!胡话!

这本是一件小事,但是却说出王熙凤与贾琏在当时的关系:虽然恩爱,但是却存在利益的纠纷。

后来,两个人的感情逐渐消散,而金钱成为了两个人沟通的唯一话题。

他们多次为了各自的益处而勾心斗角,在这段婚姻中,爱情不再是主宰。

红楼梦王熙凤出场大对比(她是笑面胭脂虎)(5)

很多人都说,好的婚姻一定是要谈钱的。

可是一段婚姻,除了却钱无话可谈,那么等待它的可能就是劳燕分飞。

在中国古代,男女婚配嫁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非我们现在的自由恋爱。这种包办式婚姻更重视门当户对,而当事人缺乏感情的培养。

《礼记 昏义》曾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在百年之前的中国,婚姻目的是子嗣的延续,家族的繁茂,两个人的结合是两个家族的选择,而非个人的幸福与快乐

其实直到现在,也有很多像王熙凤与贾琏这样的假面夫妻,他们看上去恩爱,可是却同床异梦,对于他们而言,婚姻不过是更好成就自己的方式。

在他们的心里,从来没有过家的概念,他们不知道一旦结为夫妻,那就是同荣辱共患难。

婚姻不是生意,如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算计,那么这样的人生未免太可悲了。

所以啊,请不要给婚姻增添太多的复杂颜色。

要知道,爱情才是婚姻的本色。


道不同,不相为谋,王熙凤与贾琏的命运在开始已经有了结果。

王熙凤与贾琏,其实在性格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

《聪明累》是这样描写王熙凤的一生: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多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呼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作为大观园的管家娘子,王熙凤一直以心狠手辣所著称。

红楼梦王熙凤出场大对比(她是笑面胭脂虎)(6)

在第十五回中,王熙凤为秦可卿送殡,住在了馒头庵中,三言两语便用权势得了三千两银子,害了一对有情人的性命。

原来张大财主曾经将女儿金哥许配了守备的儿子,但是张衙内却看上了张家小姐,想要强娶,张家贪财,又将女儿许给了张衙内。

如果一来,变成了三头官司,而张家也借老尼姑之嘴求到了王熙凤的跟前。王熙凤说:

“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骘司地狱报应,凭你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

红楼梦王熙凤出场大对比(她是笑面胭脂虎)(7)

后来,张金哥为了未婚夫自缢身亡,守备的儿子听闻消息悲痛欲绝,追随金哥去了,而王熙凤不费吹灰之力渔翁得利。

清朝律法规定:“虽无婚书,但曾受聘彩者,亦是。若再许他人,未成婚者,杖七十,已成婚者,杖八十。”

按照当时的说法,张金哥已经与守备之子有了婚约,但是张家看中了张衙内的钱财,再次收了聘礼,一女二聘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王熙凤为张家出头,并不在情理之中,也不符合大清律例。

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王熙凤的人生准则,她的办事理念是:稳准狠,但是贾琏却不是这样的,虽然出身显贵之家,贾琏在办事的时候,依然有着一颗善心。

贾赦看上了一把名贵的扇子,可是这把扇子的拥有者是一个爱扇成痴之人,此人不爱金银,不惧权贵,只独独喜爱收藏扇子,世人便称他为石呆子。

红楼梦王熙凤出场大对比(她是笑面胭脂虎)(8)

贾琏得了父亲的命令,几次上门求买扇子,可是石呆子却不同意,贾琏只好作罢。后来,贾雨村设计,强夺了扇子,石呆子含恨而终。

贾琏听了贾雨村的所作所为,不禁骂道:

“为这点子事,弄得人家倾家荡产,也不算什么能为!”

贾琏虽然有着各种公子哥的毛病,但是贾琏始终有着自己的底线,他为人善良,不愿以权压人,这也就是他和王熙凤本质上的区别。

在王熙凤陷害尤二姐流产,致使尤二姐吞金而死,贾琏在灵前发誓要为尤二姐报仇雪恨,这也成为了这对夫妻的决裂点。

红楼梦王熙凤出场大对比(她是笑面胭脂虎)(9)

也是从那天开始,贾琏不再是王熙凤的相公,他的心里充满了对这个女人的怨恨,他不能明白,为什么一个温柔的女人会如此不择手段。

就像池田大作所说:

“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

而贾琏对王熙凤的失望,是一点点地建立,最后成为了心中的一座大山,再也无法越过。

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己的道德良知,又怎么会有人去真正爱她呢?

所以啊,在渴望被爱之前,先学会如何去爱人,懂得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只有那样,幸福之花才会在你心中绽放。

毕竟,没有人会去喜欢一个毫无良知的刽子手。


多情也似无情,他饱受着情感吸血鬼的折磨

贾琏是一个好人,可是他却不是一个好丈夫。

贾琏一出场,便是多情公子的模样,他有着娇妻美妾,可以说得上是人生赢家。可是这样的贾琏还是不能满足现状。

红楼梦王熙凤出场大对比(她是笑面胭脂虎)(10)

女儿巧姐出了痘,贾琏本应该斋戒半月,可是却和鲍二家的有了收尾;在国孝家孝两重孝下,他偷娶尤二姐做二房;父亲赏了秋桐,他便扔下了尤二姐,恨不得把命都给她。

红楼梦王熙凤出场大对比(她是笑面胭脂虎)(11)

贾琏看似荒唐的行为,其实是有根可循的。

在心理学中有“情感吸血鬼”的概念,而贾琏则是典型的情感吸血鬼。

情感吸血鬼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克里斯蒂娜· 诺尔斯特鲁普提出来的,它是通过消耗他人的精力、活力、专注力才能满足自身需求的人。

他们的内心复杂多变,一方面他们通常深度自卑,对自我缺乏正确的认知与了解;另一面,他们对于欲望掌控,是极为失败的,在诱惑面前,他们往往是欲望的奴隶,信念的投降者。当多种情绪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对于凌驾于他人之上的情感有着一种迷之嗜好。

贾琏就是在不断地娶妻纳妾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归属感,从而得到所需要的精神营养。

有研究表明,情感吸血鬼的形成与原生家庭有着密切关系。情感吸血鬼往往都是共情者,即高度敏感的人。他们可以深度感受到别人常常看不到的深层次痛苦。

贾琏的母亲,在《红楼梦》中从来没有出场,但是按照曹公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写法,我们可推断出她是贾赦的妾室;贾琏的父亲,位高权重,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是依然好色,房中的姨娘丫鬟无数,还曾看上老太太的丫鬟鸳鸯。

红楼梦王熙凤出场大对比(她是笑面胭脂虎)(12)

贾琏从小看到的便是女人们争风吃醋,尔虞我诈,在这种无法改变的环境之下,他深知后院女人的痛点,但是家庭教育的耳濡目染让他也成为了这样的人。

在王熙凤借酒撒泼含酸时,史老太君说道:

“哪个猫儿不偷腥,都是这么过来的。”

红楼梦王熙凤出场大对比(她是笑面胭脂虎)(13)

家庭氛围对于孩子婚恋观的影响是久远的,恩爱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都富有责任感,可是仇恨的父母,孩子对于婚姻的选择就是逃避

在贾琏的教育里,没有告诉他什么是丈夫的责任,在家庭中什么是该做,什么是不能为,所以他只能按照父亲的路线继续往下走。

在这个过程中,他虽然表面享受着女人的追捧,但是他也有着“情感吸血鬼“的共性:缺乏归属性。他看似生活在这个庞大的家庭中,可是他的心却无处安放。

他找不到安全感,所以拼命去寻找,他希望得到认可,但是王熙凤的能力却远在他之上。

在这场婚姻中,贾琏是可恨的 ,他对妻子无情,可贾琏又是可怜的,因为他根本不懂什么是珍惜,什么是婚姻。

贾琏与王熙凤的婚姻,有着人生百态的心酸,含着夫妻相处的苦辣,即使偶尔甜蜜,却伴着苦涩。

故事的最后,我们没有看到曹公的亲笔,可是却能推断出这场喜剧还是悲剧结尾了,王熙凤被贾琏休了,一代巾帼英雄消香玉殒。

关于贾琏的下场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扶正了平儿;有人说,他死在了狱神庙,无论哪种,他与王熙凤还是成为了陌路人。

就像列夫 托尔斯泰所说:

“已婚的人从对方获得的那种快乐,仅仅是婚姻的开头,绝不是其全部意义。婚姻的全部含义蕴藏在家庭生活中。

可惜的是,王熙凤和贾琏始终没有看破婚姻的真谛。

如果真有下辈子,可能他们都不愿再次相见了吧。

毕竟,这一辈子心已碎,梦已毁。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