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原因在哪里?

信阳毛尖茶怎么样?

我的评价是一点不差!

但为什么信阳毛尖知名度比不上其他茶?

其实这是错误的,信阳毛尖曾经也辉煌过。

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1990年信阳毛尖品牌参加国家评比,取得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信阳毛尖被誉为“绿茶之王”。1958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

可以知道,信阳毛尖是很有名的绿茶。

那为什么现在绿茶里面,信阳毛尖听不到了?貌似没那么大的热度了?

首先看看:信阳毛尖是怎么出名的?

不只是比赛获奖那么简单。

是当年河南的农民工们,一口一口“炫耀”出来的。

到任何一个地方,河南的老乡们,都会跟外地人,介绍他们引以为豪的 信阳毛尖。

大家都知道,河南每年外出务工的老乡,是很多的。他们很辛苦,也很努力。

虽然可能他们不卖信阳毛尖,但是提到信阳毛尖,满满的自豪感。也会向外地人推荐家乡特产茶。

从品质来说,信阳毛尖是当之无愧的好茶。

茶汤,有清~有毫。入口强烈的回甘,耐泡浓郁。

这是信阳毛尖的独特之处。

有宣传,就有需求。茶商也会跟着后面卖。买的多卖的多,自然名气出来了~

一级信阳毛尖属于什么档次的茶(为什么作为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知名度比不上其他茶叶)(1)

信阳毛尖口粮款

一级信阳毛尖属于什么档次的茶(为什么作为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知名度比不上其他茶叶)(2)

信阳毛尖口粮款

为什么,现在不出名?或者说没有以前名气那么大了?

一、市场竞争过于激烈

现在的品质绿茶,可选得特别多,不再像之前那么小众。

主要得亏物流和电商的发展,以至于你想喝什么茶,就有什么茶喝。

茶商 茶农百家齐放~

但是为啥卖信阳毛尖的不多?

二、知识产权的“市场保护”

商户售“信阳毛尖”被诉侵权,信阳林茶局:正当维权,授权免费

一级信阳毛尖属于什么档次的茶(为什么作为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知名度比不上其他茶叶)(3)

一句最根本的原因:有的本地茶农可能都不太好拿到这个“信阳毛尖”的商标授权。

也就是说,逼着茶农把茶卖给几个大茶企。

大茶企有担当还好,结果就想着搞钱,质量一年不如一年,还贵!

这里可以举例西湖龙井,西湖龙井目前只能在当地有原产地标识的茶农和茶企可以卖,当然,这个标识可比茶贵多了。

不管你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有这个标,就是真的原产地的!

但毕竟西湖龙井产量少啊,人家怎么卖,这么大名气都不愁难卖,而且利润可观!

而“信阳毛尖”的产量跟西湖龙井的产量不一样,信阳毛尖是高产量的茶,产区的量还是很足的。

但是,没人敢卖!

线上卖:有人来找你索赔,轻者让你下架,重者直接问你要钱了。

线下卖:除非你在小市场偷偷摸摸的卖,在大市场也会有人找你,问你要授权。

而线下的小市场,又有多少销量呢?

茶商和茶农,都没办法自己卖。

而茶农更惨,有的想拓展自己渠道卖茶的,也是会被找。

“怎么证明你的茶是信阳毛尖,请把你的授权拿出来”

对于一些茶商来说,算了,我直接不卖了。卖别的茶吧,也就推荐别人买别的茶。

这样一搞,在销售终端,“信阳毛尖”就彻底地失去了市场推广力度!

要知道,茶农在茶的生产贸易环节里,是最薄弱的。

不要指望茶农去推广茶,能把茶推广出去的,只能是茶商!

集百家之长,才能发扬百家之大。

例如:安吉白茶、黄山毛峰

只有茶商把茶推广出去,茶才会更有名气,这样才有更多的茶商,源源不断地跑去原产地收茶。

茶农就会有更好的收入,共同富裕,一起把蛋糕做大做强。

这里,不是说原产地保护行为不好。

而是有关部门,怎么去利用好这个东西

“潼关肉夹馍”商标之争

这个新闻大多数人可能都知道。原产地保护,到底是保护了茶农,还是害了茶农。

我们卖了30多年茶,全国茶都在卖。

没办法对这个问题下定论。

我们看到的,例如安吉白茶,外地仿制茶占7成。

但是安吉本地的茶农,不太愁茶叶会卖不掉。

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