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官微开始更新空气监测数据,一项新增内容是“8小时平均臭氧空气质量指数”。这一操作让人想起了2011年其发布馆区PM2.5数值的操作。值得玩味的是,如今的舆论反应中,揶揄、嘲讽、抨击美国的言论占了多数。那么,美驻华使馆公布的数据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们又该如何看待10年后的舆论之变?

24小时内美国3次重要表态(美使馆再炒空气指标)(1)

在北京城区拍摄的蓝天白云 新华社记者 任鹏飞 摄

作为空气质量指数的指标之一,“臭氧8小时”反映着一天中最大的连续8小时臭氧浓度均值。一旦出现地面臭氧超标情况,就会形成光化学污染,刺激人体呼吸道,促使皮肤老化等等。虽然社会“知名度”不如PM2.5高,但“臭氧8小时”并不是什么新概念,中国2016年实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就已经将其和PM2.5一同列入了环境空气污染物检测指标,人们可以在手机上轻易地检索出各地实时数据。这说明,我们国家相关的监测工作并没有被忽视,数据也是对外开放的。

至于网友们的态度转变,其实是一种必然。自PM2.5进入公众视野,大气治理革命持续加压。国务院在2013年9月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直面“复合型空气污染”的现实困境,为空气污染防治提出了具体的奋斗目标和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基于此,各地政府因地制宜推出多项改革措施。就北京来说,2013年以来,聚焦PM2.5治理,深入开展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8年开始,聚焦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通过机制上的跨地域、跨部门联动,以及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降低尾气排放等务实举措,空气质量已明显好转。2020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首次降到“30 ”,比2013年下降了57.5%,PM2.5优良天达到330天,占全年的90%。

透过“气质”的不断向好,人们直观感受着中国政府直面问题,变压力为动力的决心意志。与此同时,一直站在“道德制高点”指手画脚的美国,倒在这10年间迅速丧失了大国光环。其国内问题矛盾重重,治理频频崩坏,却对外强势依旧,更大兴对华制裁围堵,在抗疫问题上甩锅抹黑。接二连三的“退群毁约”,比如在气候问题上,对《巴黎气候协定》弃而复返,都让美国的国际公信力明显下降。无怪乎当美驻华使馆玩出老梗,试图以“臭氧8小时”数据批评中国大气污染恶化后,收到的是来自中国网友的群嘲。有网友直接发出白人警察“跪杀”美国黑人弗洛伊德的照片,配文“我无法呼吸”,以此表达对美驻华使馆“带节奏”的不满。

美驻华使馆一再以自己检测的空气质量指数做文章,其心路人皆知,甚至可以被视为是信息战、宣传战和认知战的一种形式。正视问题,坚持中国人自己的大气治理革命,继续解决包括PM2.5、臭氧在内的污染问题,一微克一微克地抠,同时,对挑拨煽动的操作保持足够警惕和清醒认知,这是大国公民应有的态度。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

(原标题:美使馆再炒空气指标已带不动反华节奏)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崔屹鸣

流程编辑:u005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