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已经退位让贤的清高宗乾隆皇帝来说嘉庆三年(1798年)是很开心的一年,这一年他迎来了自己88岁的寿辰,也是这一年他还亲自操办主持了长玄孙载锡的婚礼,同时他也陪着玄孙载锡一同当了新郎,这一年已经88岁的他还娶了两名十四五岁的少女为妃,只不过很可惜的是乾隆在第二年也就是89岁时就去世了,这两名少女刚嫁给他就成了寡妇。

活了89岁的乾隆作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中实际执政时间最长且寿命最长的皇帝,在位时间长,待机时间还长,乾隆的后宫妃嫔自然也不少,连他在临死的前一年以88岁高龄还在纳妃,可以说乾隆这一生堪称活到老娶到老。

其实由于乾隆超长待机,他晚年得后宫妃嫔并不多,所以他的儿子嘉庆才特意给他纳了两名十四五岁朝气蓬勃的美少女给他当妃嫔。

乾隆的第二位皇后生了几个孩子(乾隆一生有45位后妃)(1)

乾隆一生共有后妃45人,由于他的寿命太长,所以他的后宫妃嫔绝大多数都没能活过他,在他去世时他的后宫妃嫔只有9人健在,其中还包括了临死前的那一年纳的两名十四五岁的美少女。

按照清朝的宫廷规矩,在先皇帝去世后,他生前遗留下来的妃嫔有两条出路,其一是如果已经生育了皇子,而她的儿子还健在的话,那么就要搬出皇宫到儿子那去养老;其二就是如果没有生育皇子,就要留在紫禁城中由继任皇帝统一安排在诸如慈宁宫、寿康宫、宁寿宫、寿安宫这些专门给先皇妃嫔养老的宫殿养老送终。

乾隆去世后留下的这九名妃嫔都是没有生育皇子的妃嫔,所以她们自然要留在紫禁城中由继任的皇帝嘉庆给养老送终,下面就来说说嘉庆在乾隆去世后是如何对待这些庶母的。

乾隆的第二位皇后生了几个孩子(乾隆一生有45位后妃)(2)

颖贵妃巴林氏

巴林氏出身于蒙古八旗,她比乾隆小了20岁,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时被晋封为那常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时她一路从常在被晋封为颖妃,仅用了十一年就从常在晋封为妃,可见她颇受乾隆喜爱。

嘉庆三年(1798年)时,新纳了两名美少女为妃的乾隆比较高兴,于是都已经退位让贤的他以太上皇名义册封巴林氏为颖贵妃,由于在乾隆去世时,他的后宫妃嫔中已经没有比贵妃级别再高的妃嫔了,也使得巴林氏成为了当时乾隆后宫中唯一的贵妃,是地位最高的妃嫔,成为乾隆的后宫妃嫔之首。

在乾隆去世之后,嘉庆对待巴林氏非常好,对她十分孝敬,每天必定要对她进行请安问好,当然,嘉庆对巴林氏的孝顺不是无缘无故的,因为巴林氏是嘉庆的同母弟弟永璘的养母。

乾隆的第二位皇后生了几个孩子(乾隆一生有45位后妃)(3)

嘉庆和皇十七子永璘都是乾隆宠爱的妃子令妃也就是后来的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所生,由于魏佳氏死的比较早,她去世的时候永璘年仅9岁,所以永璘在魏佳氏去世后就被乾隆交给了颖妃巴林氏抚育。

其实按照清宫规矩巴林氏作为永璘的养母,永璘当时已经成年搬出皇宫分府治事了,巴林氏也可以搬出皇宫由养子永璘为她养老送终。但嘉庆感激巴林氏抚育弟弟的恩德,他一再挽留巴林氏继续留在紫禁城,并表示自己愿意侍奉她终老以报答巴林氏对弟弟永璘的养育之恩。

嘉庆的殷勤挽留,再加上巴林氏与另一位健在乾隆的婉妃陈氏关系要好,因此她最终选择与婉妃一起居住在寿康宫中养老。

由于有抚育永璘的关系,所以嘉庆对巴林氏非常的孝顺,不过巴林氏并没有享太多的福,乾隆去世仅一年多之后,她就在嘉庆五年(1800年)时也去世了,终年70岁。

乾隆的第二位皇后生了几个孩子(乾隆一生有45位后妃)(4)

婉贵妃陈氏

陈氏家族出身于汉八旗包衣,她比乾隆小了5岁,在雍正时期她就嫁给了还是皇子的乾隆当小妾,是乾隆早期的潜邸侍妾之一。

别看陈氏嫁给乾隆多年,资格也很老,但她却并不是很受乾隆的宠爱,嫁给乾隆70多年一个子女也没有生育过,而且她在乾隆继位之后的后宫中地位一直不高,一直到乾隆十四年(1749年)时,已经嫁给乾隆二十多年了才被晋封为婉嫔,此后她在嫔级的位置上长达45年,到了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时,乾隆集体晋升后宫妃嫔等级,她才晋升为婉妃,此后一直到乾隆去世她都没有再获得晋升,可见她并不受乾隆宠爱。

不过在乾隆去世之后陈氏却受到了嘉庆的孝顺,嘉庆晋升她为皇考婉贵妃,而且每日都要去她的寝宫请安问好。

乾隆的第二位皇后生了几个孩子(乾隆一生有45位后妃)(5)

有一次工部在写文书时,没有把陈氏的名讳抬写两格以示尊崇,嘉庆知道这件事之后大发雷霆,把上至工部尚书琳宁及左侍郎英和下到郎中永祚等人都处罚斥责了一遍。可以说嘉庆对待陈氏犹如亲生母亲一般孝顺和尊重,陈氏也在嘉庆时期几乎享受到了皇太后一般的待遇。

嘉庆之所以会对陈氏如此孝顺,主要还在于陈氏心地善良,对待嘉庆犹如亲生儿子一般。嘉庆幼年时被交给庆恭皇贵妃陆氏抚育,但是嘉庆14岁时陆氏去世,不久之后嘉庆的生母魏佳氏也去世了。陈氏当时由于无儿无女,十分怜悯失去生母和养母的嘉庆,对他如亲儿子一般照顾直至他大婚,因此嘉庆对待陈氏也是十分孝顺。

陈氏也是乾隆后宫妃嫔中最有福气的女人,嘉庆对她极为孝顺尊重,她也得享高寿,仅比乾隆小5岁的她一直活到嘉庆十二年(1807年)才去世,享年92岁。她不仅是乾隆后宫中最有福气的女人,也是寿命最长的女人,同时她也是清朝历史上第三长寿的妃嫔,仅次于活了97岁的康熙定嫔和活了96岁的雍正裕妃,陈氏这一生可谓是福寿双全。

乾隆的第二位皇后生了几个孩子(乾隆一生有45位后妃)(6)

惇妃汪氏

惇妃汪氏比乾隆小了35岁,其家族出身汉八旗包衣,出身低微,入宫时只被封为低级的常在,不过她很快就获得乾隆的宠爱被封为惇妃。她之所以受宠算是母凭女贵,只因为她生育了乾隆最喜爱的小女儿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

不过惇妃的人品却十分不好,她早年还是常在的时候,由于身份低微,她为人十分谦恭随和,但是随着后来凭借生育女儿受到乾隆的宠爱,她就开始变得骄狂起来,经常因小事就殴打服侍她的宫女太监。

乾隆四十三年 (1778年)时,惇妃因殴打服侍她的宫女致死,乾隆因此十分震怒,将她贬为了惇嫔,还禁止她抚育女儿和孝公主。后来由于和孝公主年幼离不开她,乾隆才又将她复封为惇妃,并让她抚育和孝公主。

乾隆的第二位皇后生了几个孩子(乾隆一生有45位后妃)(7)

但事后惇妃依旧没有收敛,后来还险些逼得一名服侍她的宫女自缢以及还险些殴打一名宫女致死,加上她的叔叔满斗在民间仗着皇亲身份胡作非为,强抢民女,乾隆盛怒之下将她的叔叔满斗赐死,此后她也失去了乾隆的宠爱,在乾隆后宫中没有再晋升过。

最后和孝公主和大贪官和珅之子丰绅殷德结婚时,乾隆特意禁止和孝公主和丰绅殷德向汪氏行跪拜母亲之礼,乾隆内心中其实是十分不希望和孝公主认汪氏这个妈。

人品不咋的的汪氏命却还不错,有个好女儿,她的女儿和孝公主不仅受乾隆宠爱,也深受哥哥嘉庆的喜爱,所以在乾隆去世后,嘉庆看在妹妹的面上,对她也算是还不错,嘉庆十一年(1806年)她才去世,终年61岁,在那个时代也算是高寿善终,不过她能善终多亏了她的女儿和孝公主。

乾隆的第二位皇后生了几个孩子(乾隆一生有45位后妃)(8)

芳妃陈氏

芳妃陈氏出身于汉八旗包衣家族,她比乾隆小了39岁,进宫时间比较晚,加上家族出身低微,还没有生育子女,因此她在乾隆后宫中几乎没有存在感。

初入宫时陈氏只被封为明常在,后来才升为明贵人,但是此后多年没有晋升,一直到乾隆五十九年(1795年)后宫妃嫔集体晋升时才被晋升为芳嫔,乾隆临死前晋升她为芳妃。

在乾隆去世之后,嘉庆对待芳妃陈氏算是一般吧,毕竟两人年纪只差10岁,属于差不多的年纪,她在乾隆后宫中也没有太多存在感,对嘉庆也没什么恩惠,所以嘉庆对她也不会太好,嘉庆六年(1801年)她就去世了,终年52岁。

乾隆的第二位皇后生了几个孩子(乾隆一生有45位后妃)(9)

晋妃富察氏

晋妃富察氏就是乾隆在88岁时纳的两名十四五岁少女妃嫔之一,她出身于满洲贵族家庭,而且她和乾隆还有亲戚关系,她以辈分论是乾隆的原配妻子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的侄孙女,按辈分乾隆算是她的姑爷爷。

本来富察氏在选秀时应该是被嘉庆纳为妃嫔,但是由于嘉庆没看上她,嘉庆又考虑到父亲乾隆身边的妃嫔都以年纪老迈,按照清宫规矩,妃嫔年过五十可以不用侍寝,当时乾隆的后宫妃嫔基本都已年过五十不能再侍寝了,所以嘉庆为了孝敬乾隆,特意把十四五岁的富察氏让给了乾隆当妃嫔。

最初富察氏只被封为晋贵人,乾隆去世时她也不过十五六岁,以年纪而论她比嘉庆还小了二十多岁,所以嘉庆对待这种年纪偏小的庶母十分尴尬,为了避嫌他尽量不见富察氏,因此在嘉庆时期富察氏一直都是晋贵人没有再获得晋升。

在嘉庆去世后,他的儿子道光继位,由于富察氏是道光时期唯一还健在的乾隆妃嫔,因此道光特意晋升她为皇祖晋妃。道光三年(1823年)时,她去世了,由于史料中没有记载她活了多大岁数,因此按照年纪推算她去世时大概40岁左右,她也是乾隆妃嫔中最后一位去世并入葬乾隆妃嫔园寝的妃嫔。

乾隆的第二位皇后生了几个孩子(乾隆一生有45位后妃)(10)

恭嫔林氏

恭嫔林氏出身于汉八旗包衣家族,也算是乾隆早期的妃嫔之一,后来被晋升为林贵人就一直没再晋升,直到乾隆五十九年(1795年)集体晋升妃嫔时才被晋升为恭嫔,此后一直到去世,她都没能再获得晋升。

乾隆去世时,林氏已经67岁了,按照她的年纪和资历本来可以晋升为妃级,但是嘉庆都没有晋升她,可见她与嘉庆的关系很一般,再加上家族出身低微,因此嘉庆才没有晋升她。嘉庆十年(1805年)时,林氏去世,享年73岁。

寿贵人

寿贵人的姓氏和家族资料已经不可考证,史料中没有记载,不过她和晋妃富察氏一样是乾隆在88岁时纳的两名十四五岁的少女妃嫔中的另一位,可以说她和富察氏命运都很凄惨,花季少女嫁给了行将入木的乾隆,婚后一年就开始守寡,这种人生可以想象有多么痛苦。

史料中对寿贵人没有太多的记载,只记载了她在嘉庆十四年(1809年)时去世,按照年纪推断,她死的时候应该只有二十五六岁,可以说她的人生是完全因嫁给乾隆而毁,不然也不会那么年轻就在宫廷中苦闷去世。

乾隆的第二位皇后生了几个孩子(乾隆一生有45位后妃)(11)

鄂贵人西林觉罗氏

鄂贵人西林觉罗氏也是乾隆早期的妃嫔之一,但她很不受乾隆宠爱,在乾隆后宫中五十多年一直都只是贵人级别,可见她有多么不受乾隆的宠爱。

不过西林觉罗氏不受宠爱主要还是与其家族有很大关系,她出身于满洲贵族家庭,她的叔爷爷是雍正时期的大学士留给乾隆的顾命大臣鄂尔泰,父亲是浙江巡抚鄂乐舜。

由于鄂尔泰曾在乾隆继位初期与另一位顾命大臣大学士张廷玉搞党争,因此乾隆十分反感鄂尔泰,在鄂尔泰去世后他的家族后人都受到了乾隆的清算惩罚,西林觉罗氏家族由此衰败。西林觉罗氏的父亲鄂乐舜更是在巡抚任上贪墨公款,欺压盐商,被盛怒之下的乾隆所赐死,所以西林觉罗氏受家族牵连,在乾隆后宫中十分不得宠,也没有再被晋升。

不过乾隆不喜欢西林觉罗氏,嘉庆却对她还不错,主要在于西林觉罗氏与婉贵妃陈氏关系非常好,陈氏去世时,西林觉罗氏一路哭送她下葬,所以看在陈氏的面子上嘉庆对她都很不错。

在嘉庆十三年(1808年)时,西林觉罗氏去世,享年76岁,算是长寿善终。在她去世后,嘉庆特意下旨提高她的葬礼规格,可见嘉庆对她还算不错,她也是乾隆在让位之前所纳的妃嫔中最晚去世的一位,仅比乾隆在88岁时纳的晋妃富察氏和寿贵人去世的早一点。

乾隆的第二位皇后生了几个孩子(乾隆一生有45位后妃)(12)

白贵人柏氏

白贵人柏氏和乾隆的怡嫔柏氏是同胞姐妹,姐妹二人属于是扬州瘦马出身,在乾隆南巡时姐妹二人被江南官员和富商进献给了乾隆。

不过姐妹二人中乾隆比较偏爱姐姐怡嫔,在很早的时候就晋封姐姐为怡嫔,而白贵人在入宫时只是常在,很长时间都没有获得晋升,熬了三十多年,一直到乾隆五十九年(1795年)妃嫔集体晋升时,她才被封为白贵人,而此时她的姐姐怡嫔都已经去世很多年了。

乾隆去世之后,嘉庆对待白贵人还算是不错,在嘉庆八年(1803年)她在73岁去世时,嘉庆还特意下旨赏赐她许多陪葬品,可以说嘉庆对她还算可以了。

乾隆的第二位皇后生了几个孩子(乾隆一生有45位后妃)(13)

写在最后

从这些来看,在乾隆去世后,嘉庆对待最为孝顺最好的人就属婉贵妃陈氏了,她可谓是福寿双全,不仅长寿还有福,在嘉庆时期享受到了几乎等于皇太后的待遇,相比之下嘉庆的生母魏佳氏只活了49岁,没见到儿子登基,也没享受过皇太后的待遇,陈氏比魏佳氏都要幸运得多。

不过最可惜的还是乾隆88岁时纳的晋妃富察氏和寿贵人,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娶了两名十四五岁的花季少女,结婚仅一年就让她们终身守寡,她们俩最后一个只活了二十五六岁,另外一个只活了四十岁左右,让她们俩英年早逝与枯燥烦闷的深宫守寡生活有很大关系,只能感叹她们是红颜薄命了。

#大有学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