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间4月22日(北京时间23日),HBO斥重金打造的“科幻惊悚主题乐园”《西部世界》第二季将华丽回归!
看过第一季的,最后那个反转结局有没有让你心碎?好莱坞金牌编剧乔纳森·诺兰和丽莎·乔·诺兰两口子百转千回交叠时空的功力能不能让你折服?
影片中,“西部世界”被视为世界上最前沿的高端黑科技主题乐园。
它用人工智能机器人重现了人类历史上三个不同时代的体验——弥漫着卡里古拉式放荡的“罗马世界”,充满侠客与冒险的“中世纪世界”,“用枪杆子说话”的“西部世界”。
“西部世界”与迪士尼乐园类似,除了它是R级——严格面向成年人,游客可以对机器人为所欲为,所以其中混杂着大量性和暴力行为。
对富人而言,“只需”花费1000美元/天(1973年1000美元的价值近似现在的6000美元),就能享受一场毫无限制的“极致感官娱乐”。
影星詹姆斯·布洛林饰演的约翰重访西部世界,某些不可描述的原因让他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无聊,甚至愤世嫉俗。
他带来的朋友彼得(理查德·本杰明 饰)希望到这里转换下因为离婚而造成的坏心情。
▲ 富人们付出高昂门票,为的是体验毫无边界的放纵
还有什么比在成人主题乐园里纵情玩乐,更能忘记前妻和糟糕的离婚官司呢?
喝着无名威士忌、借酒劲随意射杀机器人、或是和机器人妓女寻欢作乐......在“西部世界”里,你可以为所欲为,不用为自己的罪恶负任何责任。
这场“酒肉之旅”终于因为系统故障而失控变味,机器人厌倦了愚蠢的人类游客,开始拿起武器“造反”,乐园陷入机器人对人类血腥的猎杀游戏中。
▲ 机器蛇,主题乐园故障“病毒”的始发点
▲ 机器人开始追杀人类游客
▲ 施瓦辛格的终结者T800(左)灵感源于尤·伯连纳在73版《西部世界》中经典的机器人枪手形象(右
HBO剧第一季严格复刻了73版电影前半段的设定,还创造性的埋进一个新的故事线。
第二季很可能将借鉴73版故事后半段的“大逃杀”桥段。
新剧第一季中刻意隐藏的原版电影细节,很可能在第二季中被一个个解锁,实现从“形”到“神”的全面致敬,结合当下时代背景续写迈克尔克莱顿的“高科技血色乐园”。
▲ 73版电影与HBO版美剧的场景对比
《西部世界》是《侏罗纪公园》的初稿迈克尔·克莱顿这个名字你可能有点陌生,但他的另一部编剧作品你一定如雷贯耳,那就是——《侏罗纪公园》。
现在看来,《西部世界》就像是《侏罗纪公园》的“雏形”或“练笔”,它为好莱坞有史以来最大的恐龙IP打下了基础。
当然,一个是机器人性奴隶、一个是恐龙重生,但它们都发生在封闭的度假胜地,这两个乐园都粗暴地用高科技给富人提供虚拟娱乐。
最终,科学技术作为一种信仰,都宣告了彻底失败。
▲ 两部电影的悲剧都是由“企图扮演上帝”的科学家一手造成的
这样的故事和思考,生而逢时。
上世纪70年代早期,美国商业科技取得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进展:
英特尔发布了第一个微处理器,从此开启了家用电脑时代;
ATARI发布PONG,电子游戏开始普及;
早期互联网技术引入、数码摄影技术产品商用……
▲ 美国上世纪70年代部分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的科技产品
反映在电影行业,就形成了“反乌托邦科幻片”的黄金时代。
《最后一个人》、《绿色食品》、《人猿星球》系列、《逃离地下天堂》、《疯狂轮滑》等经典纷纷涌现出来,电影人开始反思科技可能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
作家艾拉·莱文第一次去迪士尼乐园,就被它超现实的效果震撼到了,之后回家创作了《复制娇妻》;
▲ 科幻电影《复制娇妻》(1975)
迈克尔·克莱顿也震惊于迪士尼乐园的体验(特别是加勒比海盗船),回去就完成了《西部世界》的剧本。
▲ 迪士尼乐园《加勒比海盗》游乐项目
在弗里茨·朗的影片《大都会》之前,看上去跟人类产别不大的“仿生机器人”,就曾是很多幻想题材电影的灵感来源。
▲ 科幻电影《大都会》(1927)
如果看起来、行动起来和我们一样的机器人开始取代人类呢?
如果它们的电路异常了,又会发生些什么呢?
虽然《西部世界》在题材上并无颠覆之处,但克莱顿为电影带来了一个转折点——就是制造了一个充满了失控机器人(或恐龙)的未来游乐园!
用电影影响世界的哈佛理工男
迈克尔·克莱顿是一位专业造诣颇深的精英学者——1964年获得哈佛大学生物人类学学士,1969年获得哈佛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
他在波士顿城市医院工作期间顿悟,开始尝试用笔名写作,不久便开始了自己的全职写作生涯。
克莱顿的小说自成一派,大多在讨论“科技失控了该怎么办”,被人称为“高科技惊险小说”,而且都极富画面感和现实性。
在第一部畅销小说《人间大浩劫》(1971)成功改编成电影并大热后短短一年,作家克莱顿义无反顾投身导演事业。
他在1973年与本·戈扎那合作拍摄了一部政治惊悚类电视电影后,这位医生转行的小说家直接进入了预算丰厚的好莱坞。
执导电影《西部世界》时,克莱顿才30岁!
比起像斯皮尔伯格这种会“讲故事”和“调动观众情绪”的电影人,克莱顿对“叙事节奏”和“情绪渲染”的掌握是有缺陷的。
▲ 迈克尔·克莱顿(左)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右)
73版《西部世界》中存在不少拖沓和无趣的镜头,据说最初版本长达三小时,克莱顿很有可能会剪掉不少好的、让人兴奋的片段。
但是,作为理工科背景深厚的高材生,克莱顿一直擅长在大银幕上雕琢和展现技术细节。
▲ 程序员克莱顿
比如技术术语的运用、高科技场面的表现,甚至让技术人员离开去订早餐、或是查看他们的制服,这些都给人们真实的感觉。
▲ 73版《西部世界》中的机器人回收修理中心
《西部世界》中乐园控制室的镜头也堪称经典——几十号目不转睛的技术人员在控制台操作,或是打电话尝试遏制早期在机器人间传播的计算机病毒……
影片结尾处控制室的情节,比乐园里发生的故事要好看的多!
▲ 在那个年代,《西部世界》创造了词汇“Computer Virus”(计算机病毒),随后被流传开
▲ 在电影史上,《西部世界》是第一个运用“计算机模拟像素图像”的影片,用以展现故事中机器人杀手的视
与克莱顿无关的1976年科幻影片《未来世界》,甚至把故事完全集中在一个机器人游乐园幕后操控者身上。
▲ 《西部世界》后续篇《未来世界》海报
很多热爱73版《西部世界》的极客影迷,膜拜的其实是迈克尔·克莱顿超前的想象力,而不是他作为电影导演的能力。
所以,克莱顿电影人生涯的巅峰,其实是从来他和斯皮尔伯格合作的《侏罗纪公园》系列开始的。
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成为“风口”的今天,再把克莱顿的故事拿出来重新想象,是件相当性感的事。
这就是为什么《西部世界》故事能汇聚好莱坞最顶尖的编剧和演员阵容,更得到HBO力捧。
虽然会秉承第一季的基本故事线和风格,但第二季可能会离73版电影更远、更有原创性。
除了科技从业者和科幻爱好者,不少人开始看《西部世界》的原因跟“权游”类似——扑面而来的暴力血腥。
从第二季预告片来看,HBO不会手软,只会有更多暴力,更多心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