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建立学习类App进校园备案审查制度。

主打进校的学习类App“作业盒子”日前被传已获国家教育资源体系首批资质认证,中央电教馆工作人员1月15日回应南都记者此为不实信息,接入体系的60余家学习类App均处于自查阶段。

根据教育部上述通知,进入校园的学习类APP不得向学生收费或由学生支付相关费用,南都记者发现,严管之下“作业盒子”仍变相收费。

作业盒子发布作业怎么删除(严规之下变相收费)(1)

中央电教馆:60余家学习类App处自查阶段

日前,主打进校的学习类App“作业盒子”被某网站报道称已率先完成在中央电化教育馆的审核备案工作,获国家教育资源体系首批资质认证。

“当前均处于自查阶段,并没有所称完成备案并获得首批资质认证的情况。”中央电教馆工作人员1月15日下午告诉南都记者,上述消息为不实信息。

该名工作人员表示,接入体系的60余家学习类App的相关数字教育资源已经下线,均属于自查阶段,通过审查后才会重新上线。

南都记者从中央电化教育馆官网获悉,1月7日曾发布关于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资源汇聚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近期将对已接入的企业资源应用开展排查工作。

根据教育部2018年12月28日发布的《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此次企业自查工作中应包含坚决杜绝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及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内容、不得向学生收费或由学生支付相关费用等内容。

通知要求,相关企业应于2019年1月31日前完成自查整改并重新申请上线,逾期未完成或排查中发现任何违规问题,将对相关资源应用做下线处理,并保留依法依规进一步处理的权利。

据上述工作人员介绍,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是电教馆受教育部的委托,根据《教育部关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 建设运维,该体系可以进行资源汇聚,为学校师生提供服务。

“教育部近期印发新通知后,汇聚审查工作就按照通知的要求从严开展。”该工作人员表示,企业完成自查后,将会审核是否符合通知精神。

严管之下“作业盒子”仍变相收费

作业盒子App官网显示,截至目前已走进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400多座城市的70000所学校,超过3000万小学师生在用其布置和提交作业。

根据教育部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其中提到“进入校园的学习类APP不得向学生收费或由学生支付相关费用,保障学生信息和数据安全,防止泄露学生隐私”。

作业盒子发布作业怎么删除(严规之下变相收费)(2)

南都记者1月16日打开“作业盒子”小学端发现,签到处提示可开通超级会员,费用从40元至283元不等。

除开通会员充值外,该款软件还提供学习卡,即使用人民币充值获得学习卡,兑换多个自学品类。此外,首页的多个板块以解锁地图包为由提示购买。

以作业盒子App的“同步练”为例,提示通过开通12元至298元不等的收费习题项目,孩子还可获得PK点、金币、体力卡、皮肤等奖励。

采写:南都记者 张雅婷

点击看专题【在线教育APP测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