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在后台留言问我,据说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元凶,

我体检发现了幽门螺杆菌阳性(以下简称Hp),但是没有任何症状,

要不要治疗呢?

不治疗会不会得胃癌呢?

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些事儿。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必须要治疗吗(感染了幽门螺杆菌)(1)

一、先来看2个病例:

7月25日,我曾经写了一篇文章:

《体检各项都正常,只有幽门螺杆菌阳性,我怎么就得了胃癌?》

文章中的老者,是我们医院院长的亲戚,体检各项指标都正常,肿瘤标志物也正常,只有幽门螺杆菌阳性。老人也没有任何不适。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胃镜检查却是进展期胃癌!

该患者由于发现的较晚,但还算及时哦,行胃切除术后,目前恢复良好。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必须要治疗吗(感染了幽门螺杆菌)(2)

8月19日,我们发现了一例32岁女性早期胃癌,她是一个二胎妈妈,二宝才2岁。

她一直有消化不良、便秘等毛病,也没有太在意。一直拖着。

今年孩子2岁了,前几天才来医院检查,碳14呼气阳性 ,胃镜发现胃体前壁可疑病灶,病理结果显示胃腺癌。好在,是一个早癌。经评估,属于黏膜内癌,高分化,没有淋巴和脉管侵润,病灶在1cm左右,符合内镜下治疗指征。22日,顺利实施了ESD术,手术完美。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必须要治疗吗(感染了幽门螺杆菌)(3)

两位患者其实在几年前的常规查体中均已发现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当时因为没症状,所以都没有理会。

如果当时能够根除,也许就可以避免这么严重的后果和风险了,至少不会发展的如此迅速。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必须要治疗吗(感染了幽门螺杆菌)(4)

二、没有症状不等于没有伤害

没感觉到不适症状,并不代表就没有问题!

反过来也一样,有症状也不一定就有感染。

大约70%的感染者并没有症状,但是在胃镜下却有胃粘膜显著的改变。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必须要治疗吗(感染了幽门螺杆菌)(5)

真正患上某些疾病,早期也并没有症状,就像消化科医生中非常流行的一句话,“早期胃癌的典型症状就是~没有症状”。

目前的研究发现,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病人当中,只有30%左右的患者有不舒服的感觉,比如胃胀、胃痛、反酸、烧心等。

剩下的70%的患者基本没有什么症状。

研究显示,只要感染了幽门螺杆菌,100%都会有活动性胃炎,胃黏膜都会存在炎性反应,包括慢性和活动性炎性反应,慢性炎性反应表现为胃黏膜淋巴细胞浸润、增生、淋巴滤泡形成,活动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胃黏膜中性粒细胞浸润。

这些表现在内镜下,或者在病理切片下,可以很清楚地观察到,但是感染者并不一定感觉得到。

长期的炎症刺激,会一步步加深对胃粘膜的损伤,从一般的浅表胃炎进展为萎缩、肠化甚至不典型增生阶段。

即使在这些阶段,甚至发生了胃癌,也不一定出现特异性的症状。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必须要治疗吗(感染了幽门螺杆菌)(6)

胃癌的发展模式叫做Correa模式: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胃癌发展四部曲:

慢性浅表性(非萎缩)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异型增生——胃癌。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必须要治疗吗(感染了幽门螺杆菌)(7)

如果能及时根除Hp,就可以可改善胃黏膜炎症反应,就能阻止或延缓胃黏膜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甚至癌变。

上图中有个不可逆点,很多专家认为,一旦错过这个时机,即使根除细菌,也将很难逆转已经萎缩或肠化的胃粘膜。

(不过根据我个人经验,很多轻度肠化、萎缩,经过规范治疗还是能够逆转的)。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必须要治疗吗(感染了幽门螺杆菌)(8)

三、幽门螺杆菌“臭名昭著“、罪行累累!

1.胃炎

几乎所有Hp感染者都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包括那些没有自觉症状的人。

2.消化性溃疡

Hp感染者中,大约15%~20%会患上消化性溃疡,即平时所说的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而消化性溃疡患者70-96%是感染者。

3.胃恶性肿瘤

约1%的Hp感染者会最终发生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淋巴瘤)。

我国有14亿人,就算50%的感染率,那么将有7亿人感染,即使1%会因为感染HP而罹患胃癌,那也将是700万人,是个十分恐怖的数字!

4.消化不良

Hp感染者大约5%~10%会发生Hp相关的消化不良。

5.其他疾病

增生性胃息肉、胃黏膜肥大症等少见胃病。

6.胃外疾病

包括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维生素B12缺乏症、白血病、川崎病、冠心病、气管炎、糖尿病等等,至少有30几种疾病,被证明与之相关。

7.其他消化道肿瘤

有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消化道肿瘤,比如大肠癌、胰腺癌、肝癌都与HP有关联。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必须要治疗吗(感染了幽门螺杆菌)(9)

四、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有效预防肠型胃癌

幽门螺杆菌(HP)已定性为一类致癌因子,HP感染引起慢性胃炎,进而导致胃粘膜萎缩、肠化也已经被公认为胃癌发病的前期病变。

目前认为Hp感染是预防胃癌最可控的危险因素。

据估计,约90%非贲门部胃癌发生与Hp感染相关。

普遍根治Hp感染可降低胃癌发病率,并应尽早实施从而避免出现难以逆转的胃黏膜肠化生后预防胃癌的效益明显下降。

2018年1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季加孚教授团队的“胃癌综合防治体系关键技术的创建及其应用”成果,获得了国家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这是在国际上首次也是目前唯一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干预研究,证实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有效预防胃癌,可使胃癌发病率降低39%,并首次明确了其对重度癌前病变人群和老年人群也具有预防胃癌的作用。

日本的Sugano教授最新的Meta分析显示,根除Hp可使胃癌发生风险降低54%,不根除Hp的对照组10~15年中约4.3%(480/11149)发生胃癌。

日本的一项针对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炎患者的调查结果显示:

10年内罹患胃癌的患者比例,

没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罹患率为0%,

而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比例则为2.9%。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必须要治疗吗(感染了幽门螺杆菌)(10)

另一项研究显示:

早期胃癌治疗后根除幽门螺杆菌除菌的患者,与幽门螺杆菌未除菌的患者相比,3年内发新发胃癌的几率明显降低,数值统计结果相差了三倍。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必须要治疗吗(感染了幽门螺杆菌)(11)

五、40岁前受益最大,萎缩、肠化前根除可100%消除肠型胃癌风险

根除Hp可改善胃黏膜炎症反应,阻止或延缓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可逆转萎缩,但难以逆转肠化生。

所以,在胃萎缩或肠化生前根除Hp,阻断了Correa模式"肠型胃癌演变"进程,几乎可100%消除胃癌发生风险。

已发生胃黏膜萎缩或肠化生者根除Hp,可延缓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进展,也可不同程度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

因此,根除Hp的最佳年龄为18~40岁。

近期一项来自中国香港的回顾性研究显示,在60岁以上人群中开展H.p根除也可获益,但其降低胃癌发生率的效果要在根除10年后才能显现。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必须要治疗吗(感染了幽门螺杆菌)(12)

七、哪些人必须根除?

目前国内关于无症状是否根除,还有两派意见。

“鹰派”以李兆申院士为代表,建议成年人,只要没有抗衡因素,一经发现,都建议根除,而且越早越好。

而“鸽派”却担心会破坏菌落平衡、抗生素耐药、医疗资源浪费等等,一直比较保守和谨慎。

但两派的共识一般如下:

14岁以下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除非有必要,不建议检测和治疗;以下人群建议检测并根除:

1.年龄大于等于40岁;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3.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4.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5.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必须要治疗吗(感染了幽门螺杆菌)(13)

八、检查和治疗都很简单

检查是否感染,一般常用的检测手段是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简单、快捷、无创、无痛、准确。

治疗一般推荐含铋剂的四联疗法,疗程10-14天。

治疗后一个月复查呼气试验,此时,最好连胃镜一起做。

一旦首次根除失败,要停药3-6个月,再次根除。

根除治疗HP,是一个很专业的工作,切记不可自己擅自用药和盲目治疗;

另外,网传火麻油加蜂蜜、蒲公英、某些牙膏、中草药、咀嚼片等,并不能彻底根除幽门螺杆菌。切勿上当!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必须要治疗吗(感染了幽门螺杆菌)(14)

九、结论

胃癌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生活习惯、遗传、生活环境等都是致病因素,HP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必须要治疗吗(感染了幽门螺杆菌)(15)

根除HP可以有效地预防胃癌,大幅度降低罹患几率,但不能完全避免胃癌;

不根除也不一定就会发展成胃癌。

根除hp任然存在一些风险,比如抗生素耐药与不良反应、肠道菌落失调等。

但,两害相权取其轻,对于一些有胃部疾病,有家族史,年纪超过40岁的人,还是建议,无论有无症状都要根除。

对于有抗衡因素不适宜根除、或者不想根除的感染者,要定期胃镜检查,不可掉以轻心。

#清风计划##青云计划#@头条健康@头条辟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