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来,又一次深深的迷上了《昆虫记》,之所以说是又一次,是因为在几个月之前就已经读过,当时自然也是觉得特别有意思,有趣味,确实是爱不释手前段时间,因为看到我国现代的著名作家贾平凹关于读书的一句名言所打动,他是这样说的:你若喜欢上一本书了,不妨多读;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则一句一句地想着读,这叫深究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我突然醒悟一般,赶紧再捧回这本书来细细品读,果然,又读出第一遍时没有发现的新意,甚至是全然没有印象的章节,这次读过竟然欣喜万分,细细咀嚼着他那些充满哲理的文字,有一种庆幸之感,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法布尔昆虫记有关资料?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法布尔昆虫记有关资料
这段时间来,又一次深深的迷上了《昆虫记》,之所以说是又一次,是因为在几个月之前就已经读过,当时自然也是觉得特别有意思,有趣味,确实是爱不释手。前段时间,因为看到我国现代的著名作家贾平凹关于读书的一句名言所打动,他是这样说的:你若喜欢上一本书了,不妨多读;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则一句一句地想着读,这叫深究。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我突然醒悟一般,赶紧再捧回这本书来细细品读,果然,又读出第一遍时没有发现的新意,甚至是全然没有印象的章节,这次读过竟然欣喜万分,细细咀嚼着他那些充满哲理的文字,有一种庆幸之感。
下面我具体地说说从一开始到现今的一些经过与感受。
以前听说过《昆虫记》,也知道是法国作家法布尔写的。但可能要看的书籍太多,工作与生活琐事当然也繁杂,也想当然认为昆虫记不过就是写一些虫子的文章,登不了大雅之堂,所以也一直没认真对待。直到2020年暑假一次偶尔逛一家商场的书柜时,竟然让我发现了它,读了几篇后,便觉得趣味盎然,爱不释手了,毫无犹豫地买回了这本《昆虫记》,两天便读完了。读后便觉得意味隽永。比如那横扫千军无敌手的蝎子,它那一对大钳是那么准确有力,它那个向前翘起的尾巴上,有着最致命的武器:能将敌人一招毙命的毒针,即使是人类,也不得不望而生畏。那个子小小的蟋蟀,却是孩子最熟悉的,因为它的身影是那么迅捷,它的歌声是那么悦耳,多少次,在我写作业的时候,不知在哪儿角落里的蟋蟀便会弹奏起“克里克里,里-里-”或悠长或短促的动听的音乐为我伴奏,我便停下作业凝神静听;有时还要起身朝着声音的方向轻轻地走近,想一探究竟。而结果往往是徒劳的,你根本找不到它躲在哪里。
这一次我重读时,收获更是满满,而且重读过后,我猛然发现,我所读的这本不过是一本选译本,也就是说,是编辑们精选而得到的。我进一步查询百度,才知道原来《昆虫记》总共竟有10卷。我了解到了更多的书本之外的很多资料。比如,直到1878年,他55岁时,他才出版《昆虫记》的第1卷,1879年法布尔56岁时,他才拥有了一处属于他的昆虫实验园:那是一片荒芜的地方,所以作者取名为“荒石园”。当他拥有子这个园子时,他是激动又有些许惆怅地用一个比喻说:不要等牙齿咬不动时,才结出桃子来。他仍然感到幸运,虽然年近花甲,但毕竟迟到的实验园还是有了。以后,他以每三年写一卷的速度完成了第2到第10卷的写作,一直写到1907年,那个时候他已经是84岁的老人了,眼睛已经看不清了,笔也拿不动了才作罢。本来准备为第11卷写的两章就这样作为第10卷的附录。带着对选译本的狂热喜爱,我立即去京东上搜索全译本,果然很快便找到了,我太高兴了。售价是220元,我也毫不犹豫地下单了。过了三天,这套书便到了。顺便说一句,我因为喜欢,相信我的6岁的孩子也定会喜欢的。所以也给他买了《昆虫记》的拼音彩绘本,果然,他也是极其喜欢的。尤其喜欢一天到晚推粪球的屎壳郎,让他总是禁不住哈哈大笑。我还想起来书中写道:古埃及人认为:世界就是屎壳郎推的粪球的样子,这句话,也令我会心一笑:世界是个球倒是没错的!
这套书实在既让我无比欢喜,又令我感到重负在肩。欢喜的是它那诙谐幽默的笔调,不时从昆虫身上引发的充满哲理的思想,重负是每一卷中都有大部分可以说的是需要相当理解力的文章,几乎每一章都是长长的篇幅,而且里面掺杂了大量的动植物学分类知识、生物生理学知识、化学反应知识以及各种专业性强的词汇,有艰难晦涩之感。所以,有时候读着读着,便感到困难不断增加,最后不得不停下来。很多时候,我遇到哪些不理解的、存在混淆不明确的,我便查百度弄个明白。这样才好些,但是会耽误时间,影响整体的阅读感。我后来想明白了,这不是一本普通的大众皆宜的书,更准确地说,它是需要一定的专业性的,或者说需要有较高的阅读感受力和领悟力的,可以说是一本半专业的昆虫学科普著作。因此,我们一开始读不懂是正常的,我们应该带着研究的性质去读。比如毒素的作用原理、飞蝗泥蜂是把距螽控制住,然后准确地用尾部的腹针剌中距螽的神经中枢,导致距螽六肢瘫痪无法动弹与反抗,并且在运输途中如果遇到距螽绊住草茎等不愿顺从时,飞蝗泥蜂只需要在它的头颈处按压几下即可,这样的食物只是麻醉之后的假死,但还保持着新鲜,以便在飞蝗泥蜂孵出的幼虫时可以得到足够新鲜的食物,这整个过程的前因后果和作用原理是复杂深奥的。
法布尔,有一种极其宝贵的科学精神,那就是对科学真理的诚实。或者,这种诚实本就是惟一的科学精神,即求真的精神。突出地表现在他对昆虫本能的探究和阐述中。如朗格多克飞蝗泥蜂能够精确地动手手术刀——毒针麻醉猎物距螽,这种技术的精确性和快速是人类的生理学家都不能媲美的,而用按压的方法让距螽停止一切的反抗,却能让它保持作为食物的新鲜,也是人所不能完成的。法布尔开始调侃自己是朗格多克飞蝗泥蜂的好学生,但随着实验的失败——被他按压的距螽很快地死去并发臭后,他自叹不如地承认:我不过是笨拙而野蛮的蹩脚外科医生而已!然而,另一个实验却让他大吃一惊,当他发现,他只要剪断距螽的触角与唇须时,朗格多克飞蝗泥蜂再也运不回洞穴了。因为它们用来拖拽猎物所需要的缰绳里选项里,只有触角与唇须,而没有距螽的六条腿和腹部。法布尔惊叹道:这是一种奇怪的矛盾,高深的技能与深深的无知集于一身。
在当时,达尔文因为在南美洲的一些小岛上经过长时间的考察,提出了关于动物生存和演变的学说——“进化论”,突出的观点便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一经提出,迅速为西方世界所接受,成为动物生存演变的主流观点。而几十年来一直在默默做着观察和实验的法布尔却从自己的实际观察和思考出发,不接受这种主观观点,而且用自己的实验得到的结果来反驳。法布尔所坚持认为的主要观点便是本能的理论;昆虫的本能问题是相当复杂的,他认为本能一直都是相同的,是没有演化的。他有实例证明:步行僧不会没有翅膀不会飞是最好的证明。其他的蝗虫都有翅膀,为什么只有它几千年来,没有在乱石草丛中演化出会飞的翅膀了,照理来说,它在地上只能步行,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折磨和危险,如果有翅膀的话,不就可以轻松地远离这些吗?作者诚实地写道:在身体的发育中,有后退,有停顿,有跃进,我们尽管好奇,却无法理解。这种现象的缘由是深奥的,面对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谦卑地躬身引退。作者否定了当时那些所谓大师的观点,同时也承认了自己的无知,他没有装懂,因为从种种现象表明,这是一个极其复杂深奥的问题。
法布尔,就像他笔下的隐士-----蟋蟀一般,不去羡慕妒忌蝴蝶的翩翩起舞,而是甘守清贫,把观察和研究昆虫当作自己惟一的爱好和事业,穷尽一生,只为世人揭晓昆虫世界的秘密。他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他见微知著的洞察力,他不断追问和猜想,不断地进行反复地通过实验去验证,再以自己严密的逻辑进行条分缕析,得到的结果或结论让人无懈可击,他的对真理的诚实精神和勇气让人钦佩、他一生孜孜不倦、不分昼夜地强大的意志力让人望尘莫及;他的耐心守候、废寝忘食的执着精神让人感动……所以这些,给我们还原了一个立体丰富的、充满睿智的法布尔,一个永载史册的丰碑式的智者,给后人留下了一笔极其珍贵的科学财富,留下了一部亦庄亦谐、充满天真趣味和思辨色彩的文学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