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兴汉崛起(两汉三国之三国鼎立)(1)

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是指东汉灭亡前后,魏、蜀、吴三个政权鼎足而立的局面。

三国鼎立时期始于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建魏,至公元280年西晋灭吴。

三国之兴汉崛起(两汉三国之三国鼎立)(2)

三国鼎立局势图

三国是东汉灭亡前后的乱世中,主要通过军事斗争脱颖而出的三个赢家。

魏国建立于公元220年,其疆域最大,占有东汉十三州中的九州。包括秦岭、淮河以北的整个北方地区;其人口也最多,约440余万;此外,魏国在三国中的文化学术也最繁荣,建安七子及曹氏父子是三国时期的主要文学代表。

三国之兴汉崛起(两汉三国之三国鼎立)(3)

魏国的诞生

因此,后世史学界以魏为正统。晚期的魏国政权被司马氏所控制。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以曹丕代汉献帝的方式代魏为晋,魏灭。

蜀国实际上是后人的叫法。当初刘备自认为汉室后继,本定国名为汉,于公元221年建国。蜀汉是三国之中最弱的一个,其原本具有益、荆两州。后关羽失掉荆州,只占得益州一地;人口仅94万。

三国之兴汉崛起(两汉三国之三国鼎立)(4)

蜀国的诞生

蜀国于公元263年被魏国所灭,其灭亡的直接原因是后主刘禅无能,间接原因是诸葛亮、姜维连年伐魏造成国力空虚。

吴国是三国之中最后成立者。公元229年,孙权继曹丕、刘备之后称帝,迁都建业,建立吴国。其疆域次于魏,大于蜀,据有东南扬、荆、交三州,人口230万。

三国之兴汉崛起(两汉三国之三国鼎立)(5)

三国建都图

吴国于公元280年被西晋以武力所灭。至此,三国悉归于晋。

三国鼎立期间,由于军阀连年混战,全国总人口一度从东汉的5000多万,锐减至1000多万,可以说是一段相当残酷的历史时期。

(图源网络,侵权必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