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8年,罗马帝国与迦太基之间爆发第二次布匿战争,两国对于地中海霸权的争夺使得西班牙成为了这场冲突的主战场。经过连年不断的征战,大西庇阿在扎马之战中对名将汉尼拔所统帅的迦太基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为罗马帝国赢得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罗马人不但控制了地中海沿岸的贸易并且征服了西班牙东部沿海地区,安达卢西亚部分地区与瓜达尔吉维尔河左岸的土地,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罗马人由南向北陆续征服了伊比利亚半岛全境。在被罗马人统治的600年间,西班牙的原住民深受罗马文化的影响,在政治、经济、宗教、艺术及社会结构等众多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而正是在这“罗马化”的过程中,原先各个分散独立的部落在历经文明的碰撞与融合后,渐渐臣服于罗马的强权之下,慢慢形成了政治上的统一。
把成熟的行省制度推广到西班牙
自从罗马人踏上了伊比利亚半岛的土地后,他们就将极为成熟的行省制度复制到了这里。公元前197年,他们建立了西班牙近省和远省,后来随着帝国在伊比利亚半岛的统治面积越来越大,原先的行政制度已经无法合理的维持他们的统治。于是到了屋大维时期,罗马统治者对西班牙行省制度做了很大的调整。原先的近省改制为塔拉戈纳省,首府设在塔拉戈纳,包括加利西亚地区与葡萄牙北部;远省改制为贝蒂卡省,以科尔多瓦为首府,管辖安达卢西亚部分地区和巴达霍斯;还将埃斯特雷马杜拉、萨拉曼卡和葡萄牙中南部划为卢西塔尼亚省,首府是梅里达。
屋大维为了西班牙政局的稳定还采取了一项重要措施,他将各行省划分为两个等级,统治比较稳定的地方归为元老院管辖,而转乱不断的地方归皇帝亲自管辖并由罗马正规军长期驻扎做保障,实行高压政策。此外,即使是元老院管辖的行省,皇帝依然有着比较大的控制权。当时贝蒂卡省归属元老院管辖范围,而经常爆发起义的塔拉戈纳省和卢西塔尼亚省由罗马皇帝直接管辖。在屋大维统治时期,西班牙的三个行省为罗马当局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财富,帝国每年在西班牙驻军身上的花费为135万迪纳里,而三个行省上缴的税收却达到了5000万迪纳里(迪纳里是古罗马的一种货币)。
移民政策推进罗马化进程
西班牙走上罗马化的发展道路是罗马统治者梦寐以求的事情。在刚进入西班牙的时候,许多罗马官兵就带着家属在其所占领的地区定居下来。而罗马统治者为了安抚人心,也会授予一小部分原住民获得罗马公民权。这种政策在部分地区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罗马人与原住民之间维持着比较和谐的关系,为双方的深入交流提供了基础。科拉古兄弟曾明确提出对西班牙实行罗马化的主张,在当时罗马统治集团内部甚至出现了要求给西班牙原住民更多权利的声音,这在当时遭到了另一派的反对而没有实现。
真正开始快速推进西班牙罗马化事业的还是凯撒大帝,他有计划有步骤地执行移民政策对后来西班牙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时罗马本土及周边地区的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许多失去土地的罗马人来到城市谋生,甚至有不少人卖身为奴。凯撒为了缓解国内的社会矛盾,鼓励那些接受公共帮助的人远赴西班牙,并帮助他们在当地兴建住房及公共设施。此举加快了西班牙的城市化进程,出现了一批像恩波里亚埃、塔拉戈纳、乌尔索这样的新兴城市。而屋大维当政以后更是在凯撒的基础上完善了移民政策,对于一些西班牙原住民居多的城市也给予了与罗马城市同等的待遇,这让许多移居西班牙的罗马人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后来,两位杰出的罗马皇帝图拉真和狄奥多西一世都出生于西班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凯撒与屋大维积极推进的移民政策取得了成功。
语言的进步是罗马化的标志
西班牙受罗马文化影响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西班牙语的拉丁化。在罗马人来到西班牙以前,当地原住民平时交流使用的是古老的伊比利亚语,这种语言语法粗糙,辞藻匮乏。在罗马时代早期,伊比利亚语依然是山区原住民的通用语言,当时有一些西班牙使节去罗马交流工作的时候还需要配个翻译。公元前49年凯撒曾经下令强行推广拉丁语,比如在西班牙公开发行的货币上面只允许刻有拉丁语,禁止出现伊比利亚语,在西班牙颁布的一切法令只使用拉丁语等。坦白说,当时的拉丁语确实要比土著的西班牙语词汇丰富,更易于做出准确的意思表示。在罗马帝国统治后期,日耳曼人、高卢人、北非人相继迁居伊比利亚半岛,使得西班牙语在拉丁化的基础上又融合了其他民族语言的特点,这也让西班牙语听起来更加清晰明快,生动活泼。直到今天,西班牙语依然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大语种之一。
罗马建筑艺术对西班牙的影响
罗马人的建筑是他们留给西班牙的重要文化遗产。气势磅礴的神殿,栩栩如生的雕像,高耸入云的柱廊以及富丽堂皇的大剧院无不向世人宣誓着罗马帝国强大的实力。在罗马的诸多建筑艺术中,桥梁技术是最为发达的一项。在西班牙,罗马时期建造的一些大桥直到今天依然保存的十分完好,塔霍河的阿尔坎特拉六孔桥长194米,高48米,宽8米,堪称古典时代桥梁建造领域的经典之作。此外,渡槽也是罗马人统治时期的杰作,在卡斯蒂利亚-莱昂自治区的塞戈维亚拥有一条举世瞩目的渡槽,他与当地的古城一起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整个渡槽长达17公里,可以将郊区的水直接灌溉到市区内,穿过市区728米的距离,然后接到一条长达119米的拱式水槽,最后到达它的终点蓄水池。令人惊奇的是,这条渡槽居然至今还在被当地人民正常使用,你真的不得不佩服罗马建筑师们的高超技艺。
罗马奴隶制在西班牙的发展
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西班牙,奴隶们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他们从事着十分沉重的体力劳动,比如成为矿山开发的主要劳动力,为国家做贡献,或当一名英勇的角斗士成为贵族们茶余饭后的消遣。罗马帝国在西班牙的奴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为庄园主做苦力,另一种是为市政管理部门(古罗马在西班牙的市政部门和移民一般都会有定量的公有奴隶)做一些基础服务,比如邮差、出纳员、保安等。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西班牙的奴隶虽然大多从事重体力劳动,但也会投身于一些艺术教育类的工作,比如绘画、雕塑、戏曲创作、教师和医生等职业。不过,奴隶在社会活动中没有享受教育和参与宗教祭祀的权利。
宗教信仰的趋同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宗教往往是文化传播的最终目的,这一点在西班牙也不例外。在罗马人统治初期,伊比利亚半岛上存在着四种宗教信仰,即原住民的传统宗教、罗马宗教、东方宗教和基督教。最开始原住民的传统宗教在民间依然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1世纪时基督教开始在罗马广泛传播,由于他们最初并未动摇到统治阶级的利益,因此罗马皇帝并没有对其进行过多的关注。据说第一个将西班牙和基督教联系起来的人是传道士圣地亚哥·马约尔。到了3世纪,西班牙的莱昂、梅里达和萨拉戈萨等大城市已经出现了初具规模,组织严密的基督教社团,并且由主教带领信徒们活动。在戴克里先皇帝在位时期,由于基督教徒们拒绝承认皇帝是神,不履行帝国的从军义务,因此受到了戴克里先的残酷迫害,而作为罗马帝国的行省,西班牙的基督徒也未能幸免,他们要么锒铛入狱,要么被没收财产,基督教势力一度偃旗息鼓。
不过,随着君士坦丁一世和李锡尼于313年在米兰联合颁布了宽容基督教的敕令,承认他们的合法地位,原先在西班牙已经转为地下运动的基督徒们再次活跃起来。公元391年,出身西班牙大地主家庭并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皇帝狄奥多西一世正式确立基督教的正统地位,并对异教徒进行打压,致使许多异教徒被迫改宗基督教,也使得基督教在西班牙占据了无可比拟的地位。
罗马人对西班牙经济发展的影响
由于农业是罗马帝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他们在征服西班牙的同时,也将自己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到这里。西班牙的农民很快便学会了土地轮作理论和肥料使用技术,他们会灵活的使用犁、锄头、长柄镐头、铁锹等农具,齿轮式和滚动式的脱粒机也开始慢慢在农业生活中普及起来,这使得西班牙的农业生产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由于当地的葡萄产量以火箭般的速度增长,西班牙很快从葡萄酒消费地变成出口地,甚至一度迫使意大利本土的葡萄种植业面临瘫痪,让罗马当局不得不对其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而罗马统治者在橄榄种植业方面对于西班牙的限制较少,因此他们成为了罗马帝国境内最大的橄榄生产区。如今西班牙被称为是橄榄油王国,其产量达到了世界总产量的50%,葡萄种植面积也居世界首位,这与当年罗马人统治时期的大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除了农业发展外,罗马人的到来使得西班牙地区的海陆贸易发展如虎添翼。他们兴建了塔拉戈纳、拉科鲁尼亚、马拉加、加迪斯与托尔萨多等主要港口,开辟了许多以前没有的航线。而在陆上交通方面,罗马时代的西班牙表现得也丝毫不遑多让,他们修建了一条由西班牙直达罗马的“奥古斯都大道”,还修建了一条将萨拉戈萨、巴伦西亚、布尔戈斯、阿斯托尔加和巴拉多利德连接起来的“银色大道”。据统计,当时西班牙的道路距离总和达到了惊人的两万公里,这就算是放在技术发达的今天也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
结语
或许有人会问,为何西班牙轻而易举的就被罗马帝国所同化?我认为那是因为罗马入侵之前的西班牙还处于一个相对比较蒙昧的时代,诸多原住部落所建立起来的一个个所谓的王国只不过是尚未脱离氏族社会的基础形态,他们并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因此根本不是古罗马这样的高度中央集权化的奴隶制国家的对手。罗马文化在强权的保驾护航之下在西班牙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并且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力。
不过在西班牙逐渐罗马化的进程中也充满着斗争和暴力,罗马人凭借着强悍的武装力量肆无忌惮的剥削压榨世代生活在伊比利亚半岛的原住民,并对敢于起来反抗的人们给予了残酷的镇压(比如平定著名的卢西塔尼亚起义)。可以说西班牙的原住民用流血和牺牲换来了与罗马人的民族融合,促进了社会文化的进步。站在历史的角度上看,罗马时代对于西班牙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还是有着比较积极的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