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孩子姑姑准备做清明果了。大儿子小儿子似乎都没什么特别的反应,我却像个孩子似的激动不已。大概是小时候没什么零食吃,才会觉得清明果就是世间美食珍品。

去年,我曾亲自到田间地头,采摘清明果的制作原料——清明草(刚刚百度了一下,这种野草又名鼠曲草、田艾),然后交给二姨去完成后续工作。

今年雨水多,家里又有个高三毕业党,索性就不管了。

妈妈到集市上买了一些清明草,想着跟孩子姑姑放在一块儿做,所以我只得丢下手头上的事,陪着一起去了。

我们制作的清明果比百度上的要复杂得多。

清明草采摘回来,清理并洗干净后,需用石灰水一起煮,然后就用这水一直浸泡着。

待到准备做的头一天,把清明草取出来,放在流动的清水中反复淘洗,直至把石灰水全部冲洗掉。

接着,把所有的菜、糖都准备好。一般都会做成甜的和咸的两种口味。菜很丰盛,主要是自制的老坛酸菜、春笋、豆芽、豆干、藠头、咸肉,喜欢辣的再放些干辣椒末。糖呢,通常用红糖,加上黄豆粉、芝麻粉搅拌,有时也加花生末之类的,格外香甜据说这样糖不容易流出来。

次日一大早,把清洗干净的清明草用刀剁碎,再和大米一起混合,磨成绿绿的米浆。(小时候都是放在石磨里磨的,现在可以放在机器里磨,轻松多了。)

清明果制作方法和步骤(制作清明果)(1)

再炒一大盆菜,就可以开始做了。

锅里倒上适量的菜籽油,烧热,舀适量的绿米糊,在锅里反复搅动。柴火烧得旺旺的,锅里的米糊慢慢的凝结成青团,香气扑鼻。待到青团里里外外完全变色,就算是熟了。

清明果制作方法和步骤(制作清明果)(2)

不怕烫的用双手把青团反复揉搓,再揉成一个个大小匀称的剂子,舀一大勺菜,就像包饺子一样把口子合起来。不同的是为了整个菜果不至于裂口子,我们都要把边沿往里压。这样也显得更美观。

清明果制作方法和步骤(制作清明果)(3)

甜的清明果做法更简单,把糖塞进去,再搓圆,放入模子,压实,一敲,漂亮的果坯就完工了。模子是木头制成的,现在也有塑料做的,内壁常常刻有“福”“寿”字样或者花朵图案,寓意深刻,形状美观。小孩子不会包饺子形的清明果,但都特别喜欢敲模子。听着“咚”的一声,果坯掉在案板上,特有成就感。

清明果制作方法和步骤(制作清明果)(4)

每年做清明果,总会邀上邻居家的能手,一大群人围着桌子。主人家热情地招呼:“先包个尝尝!”巧妇们往往会客气地推辞:“刚刚吃过午饭呢!”于是,说说笑笑间,手里不停地忙活着,热闹极了!

我也算得上包清明果的能手。拿过一个小青团,在手心里来回搓,然后两个。大拇指放在青团中间,向边上压出一个圆圆的碗状,放入炒好的菜,封上口子,最后捏出细细的匀称的边。其实,看一个人包的清明果是否漂亮,主要就是看整体形状和边沿。

也有菜放太多了或者做到后边,菜汤流出来了,口子就合不拢。这时候,最管用的办法就会悄悄地往嘴里塞。唇齿间溢满菜的清香,清明果特有的清香。

往往是所有的青团做完,肚子也撑得饱饱的。

清明果,是我们家乡的风味美食,流传至今的风俗之一,更是邻里乡间和谐生活的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