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一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而每到春分节气时正是草长莺飞,柳暗花明的时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春分节气的由来和春分节气的习俗吧,希望大家喜欢!

春分节气的由来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的由来:

春分节气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一个指导农业生产的规范化节日,春分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此时,春意渐浓,是春耕和出行游玩的大好时候。在历史发展中文化交流传播,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二分二至”四个节气(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在先秦时期便在各地流传。

在我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而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而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称:“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春分时太阳行至黄经零度,正当二月中,因为中分春天为两半,所以得名叫春分。

春分节气特点有哪些(春分节气的由来)(1)

春分节气的习俗:

1.竖蛋

春分节气时,最有名的传统活动就是竖蛋,到了春分节气这天,鸡蛋会很容易竖立起来,很多小学还会在春分节气这天特意开展这样的竖蛋活动。

2.踏青

春分节气时,人们还会纷纷踏青出户,这时候正是百花齐放的时候,户外风景十分好,另外户外活动中,放风筝也是一个重要项目。大家可以通过放风筝来活动筋骨,消除“春困”和“乏焖”。

3.吃春菜

春分节气时,在南方一些地区会有吃春菜的习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在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

4.春祭

春分节气是春天的第四个节气,此时也是农耕展开的好时候,在农耕前都会进行祭祀。而春祭就是扫墓祭祖,在春分扫墓开始时,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等等。然后开始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 因此,春分节气时,会有很盛大的春祭活动。

5.送春牛

春分节气时,就会出现挨家送春牛图的现象。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6.粘雀子嘴

春分节气时,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