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61年(1722),大清帝国统治台湾38年之后,首次派出巡台御史,以考察台湾吏治得失及民情。这件事情,起因于前一年台湾发生的一场大动乱。

康熙60年(1721),台湾爆发「朱一贵事件」大规模的民变。5月29日,朱一贵率众在阿公店(高雄冈山)起兵, 号称「义王」,建号「永和」,民众组成的叛军,攻向各个县治及清军驻营。当时清廷驻台的兵力,武备松弛,军纪散漫,无法抵挡叛军。朱一贵起兵十余日, 全台几乎全部沦陷。朱一贵攻下台湾府,总兵欧阳凯被杀。

清廷闻讯后,迅速调集大军。7月初,闽浙总督觉罗满保派一千七百名兵丁从南台湾的下淡水(高屏溪口)登陆; 7月10日,南澳总兵蓝廷珍、水师提督施世骠率军一万八千名从鹿耳门登陆。7月14日,二路会师,包围府城,两日后攻陷府城,随后追剿叛军,迅速镇压了这场动乱。

清朝巡盐御史分析(历史回想清代第一位巡台御史)(1)

事件平定之后,福建水师提督姚堂奏请:「台湾府、县无城可守,请开捐建城。」

康熙皇帝则认为,正因台湾未筑城,乱民攻下府城之后,无法据城以守,所以朝廷大军一登陆鹿耳门, 便能直扑府城,迅速平定叛乱。倘若府城筑城,日后被叛民攻占,据险以守,则祸害无已。因此否决了此议。

闽浙总督觉罗满保又奏请增添驻台兵员,以防止叛乱。康熙皇帝亦认为驻台兵力应已足够, 而是台湾地处偏远,吏治败坏,而导致民变。经研议后,决定新设巡台御史一职,每年派遣满汉御史各一员前往台湾, 稽查吏治,以一年为期,期满更替,使朝廷可以直接掌握台湾民情,避免再次发生动乱。

在这样的背景下,黄叔璥(汉人)、吴克礼(满人)获选为首任巡台御史。康熙61年(1722)2月, 两人从北京出发,风尘仆仆南下,由福建渡海,终于在六月初抵达台湾。次年,巡查期满,康熙皇帝已逝世,雍正皇帝即位,两人留任一年。

黄叔璥出身进士,留心经世之学。抵台之后,即认真考察台湾吏治。当时台湾处于民风强悍的移民社会, 难以治理,民间多冲突纷扰,除汉人与原住民之间因拓垦侵界的冲突频传,汉人之间,不同族群, 亦常械斗冲突。若无良好吏治,则容易激起民变。

朱一贵事件,就是一件官逼民反的典型事例。朱一贵原本在阿公店以养鸭为业,具领袖魅力。由于台湾知府王珍摄理凤山县,将政事委任其次子处理,其子倚杖权势,对百姓苛征,勒索无度,终于引起民变。

清朝巡盐御史分析(历史回想清代第一位巡台御史)(2)

黄叔璥在台考察期间,做出不少治理建议。例如,当时汉人移民涌入,不断向山区拓垦,侵入原住民的传统生活领域,而引发冲突。

黄叔璥认为汉「番」之间冲突,「启衅多由汉人」。当时地方官员提出「竖石立界」的主张,采隔离政策,以避免冲突扩大,得到了黄叔璥的认同。

康熙61年(1722),台湾实施「竖石立界」的政策,「凡逼近生番处所相去十里或十余里,竖石以限之,越入者有禁。」 从南而北,共立54处界石。

这种「汉番」隔离的政策,持续施行,至乾隆时,从北到南,在汉人与原住民交界处, 除了竖石立界外,更挖壕沟,筑土垣,号称「土牛沟」, 禁止汉人侵界拓垦,也严防原住民越界出草。

此一政策,持续一百五十年,直到同治13年(1874)「牡丹社事件」之后,日本出兵台湾的刺激下,才告废止。

雍正元年(1723),也是清朝统治台湾38年来,第一次的行政区域调整,增设彰化县及淡水厅,以反映台湾治理的需要。在朱一贵事件之前,就有官员提出新增县治的想法,例如陈梦林编纂《诸罗县志》一书, 就提及诸罗县管辖的范围太过辽阔,而移民渐多,不易管辖,宜割半线(彰化市)以北,别立一县。

朱一贵事件之后,南澳总兵蓝廷珍来台平乱,担任幕僚的蓝鼎元亦建议虎尾溪以上至淡水、大鸡笼, 宜设新县管辖,以免因地方辽阔,汛防兵力单薄而无法维持治安。这些意见受到黄叔璥的重视与采纳。雍正元年,诸罗县的半线(彰化市)分设知县一员,而淡水为海岸要口,增设淡水海防厅, 设捕盗同知一员。新设县名为「彰化」,南至虎尾,北至大甲。大甲以北,设「淡水海防厅」(注1)。

图:平埔族人捕鹿图

清朝巡盐御史分析(历史回想清代第一位巡台御史)(3)

黄叔璥在台期间仅短短两年,留给后世的重要历史遗产是他在离台前完成了近九万字的《台海使槎录》一书。

他大量搜览明郑时期及清治以来台湾府志、县志等文献,并以实地巡视考察的心得, 撰写成此书,以供施政者参考,流传后世,成为重要的台湾文献之一。

《台海使槎录》内容包括两部份,一为《赤崁笔谈》,搜罗整理出关于台湾历史、地理、 海洋、气候、交通、物产、财税、武备、风俗、宗教、商贩等文献,以供施政参考。另一部份则是《番俗六考》, 为台湾官方第一次有系统的调查及记录台湾平埔族的文化。

来源: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