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基业风雨飘摇,一朝覆灭,清王朝处于世界的大变革,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自然就无法生存下去,封建王朝迅速瓦解,百姓们除了头上少了皇帝这一紧箍咒,其他生活照旧,因为有了自主权,生活自然越来越欢乐。

可是,在大清庇护了上百年的贵族子孙,他们的生活却是跌入了万丈深渊,到现在人们已经很难再找到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格格、贝勒的生存轨迹了,清朝覆灭后,这些贝勒们都做了什么呢?

清朝最聪明的贝勒爷(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贝勒爷们是如何求生计的)(1)

图片:清朝灭亡后的百姓们剧照

一、落寞的皇族

其实,到清朝末期贝勒已经算是混得很差的皇族了,满语中,贝勒,指的是宝贝,是王子的意思,所以在努尔哈赤时期,只要是皇帝和他的兄弟们生的孩子,一个姓的,都可以称为贝勒。

虽然努尔哈赤的儿子不少,可是这些贝勒们基本上各个都有实权,所以当时皇太极争夺皇位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就是这个原因。

皇太极登基后对皇族的阶级制度进行了新的划分,贝勒在这个新的划分制度中地位被下降了,因为皇太极又建立了亲王、郡王等爵位,有立功的贝勒会被一步步晋封为郡王、亲王。

比如乾隆登基前就已经是宝亲王了,而其他没有被封爵的依然被称为贝勒,只是随着皇帝们儿子孙子的增多,这些没有出色表现的贝勒爷们,从能够在官场中混得一官半职,到后来就只能依靠祖上的一点基业过活,皇帝会渐渐遗忘这些资质平庸的孩子,一个家族的没落就这样开始了。

清朝最聪明的贝勒爷(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贝勒爷们是如何求生计的)(2)

图片:乾隆登基前还是宝亲王时剧照

我们通过许多清末的小说,比如张爱玲的字里行间也可以看到,一个曾经辉煌的皇族最后悲凉的落寞。那些曾经呼风唤雨,吃穿不愁的贝勒爷们,随着清王朝的衰败失去了经济来源,自己又是从小娇生惯养,不学无术,没有一点挣钱的本事。

如果他们能够好好算计,依靠着祖上遗留下来的一点田产房产,兴许也能够果腹,再培养个孩子,可是这些贝勒爷的生活习惯特别糟糕,下馆子、逛花楼、抽大烟,没有一样落下,就如同张爱玲的父兄,迅速将家产败光,开始混日子,甚至坑蒙拐骗无所不做。

落寞的不仅仅是皇族,还有他们曾经引以为傲的贵族尊严,清朝的衰败有自身原因,还有外侵的不断攻击,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曾经称皇帝为老祖宗的皇族子孙们,他们的行为不仅忘了祖宗,还忘了自己中国人的身份,令世人不耻和愤恨。

清朝最聪明的贝勒爷(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贝勒爷们是如何求生计的)(3)

图片:抽大烟剧照

二、山穷水尽的贝勒们

繁华的京城自然是最留不出银子的,眼看着没有进项只有出项,这些贝勒爷们只能将自己家中值钱的东西贩卖光,然后开始卖田产,最后卖祖屋。

曾经戒备森严的八大胡同,聚集了京城多少豪门贵族,最后被这些贝勒爷们分割得七零八落,卖给了他们曾经看不起的老百姓,甚至还有外国人。祖屋都卖了,实在没东西能够换钱了,这些贝勒们又会想出什么幺蛾子呢?

清朝最聪明的贝勒爷(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贝勒爷们是如何求生计的)(4)

图片:贝勒爷剧照

1、自谋生路

在这些贝勒爷当中,也有最后迫不得已出来打工自谋生路的,比如最后一代郡王宴森。宴森出身克勤郡王府,这是慈禧太后的娘家之一,慈禧太后家中人丁并不兴旺,因此对于自己的表亲还是挺照顾的。

宴森家里就接受过慈禧无数的赏赐,可是没有办法,克勤郡王也是扶不起阿斗,花钱如流水,不仅将慈禧太后的赏赐全部当掉了,还将自己家中能卖的都卖了,到了宴森成为郡王的时候,接的是一个非常干净的空壳子,为了活下去,宴森豪气地去给人当车夫,用自己的汗水来换取三餐。

这个消息在全国都轰动了,人们笑称宴森是“车王”,可不是吗?一代郡王给人当车夫,许多人慕名而来,宴森的生意也好得不得了。

也有些贝勒会给人代写书信,凭着自己的书法也能卖点饭钱,像他们这样依靠自己的一点力气或者书法来维持生计的贝勒并不多,大部分贝勒不仅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更是半文盲,汉字都不认识几个,更不要说书法了,像这样的贝勒爷占了大多数,他们又将如何生活下去呢?

清朝最聪明的贝勒爷(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贝勒爷们是如何求生计的)(5)

图片:给人当车夫剧照

2、盗祖坟卖祖坟

中国人自古以来对祖先祖坟是非常看重的,因为在我国,风水一门流传千年,即便是普通百姓也深信不疑,有祖坟自然是多加管理,小心供奉,就怕祖先不高兴了,不给后人带来好运,可是满清皇室的贝勒爷们被金钱逼急了,完全将他们祖先世代营造的风水祖坟贩卖得一干二净。

清朝最聪明的贝勒爷(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贝勒爷们是如何求生计的)(6)

图片:贩卖风水祖坟剧照

首先,卖古树

去过故宫、圆明园的朋友都对这些宫廷古厝有一个特点特别好奇:在这里除了房舍特别老,路旁的树木也都是“千年树精”,不仅如此,皇陵或者皇家墓地都种着品种名贵,年龄特别老的古树,这些被称为“风水林”。

古树在风水中就有绵延后世,保佑后人的说法,因此,清王朝也和其他朝代的皇族一样,下令严禁砍伐这些古树。可是想不到,有一天他们的后人,这些依靠他们辛苦打拼一世得来的家业生存的“寄生虫”们,会为了维持自己的奢侈生活,将坟头这些古树砍个精光。

这其中最为有名的还是克勤郡王的后人,在宴森之后,并没有贝勒愿意像他那样依靠出卖劳力过活,于是他们首当其冲,将自己祖先坟头的这些名贵树木全部砍下卖给了木材厂。

后来的郑亲王昭煦知道这件事后,将这作为生财之道,赶紧也将自己祖坟上的珍贵树木卖给了木材厂,再到后来,京城有祖坟的贝勒爷们没有一个不去祖坟上砍树木卖的。

清朝最聪明的贝勒爷(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贝勒爷们是如何求生计的)(7)

图片:祖坟上的树木剧照

其次,挖祖坟

十年树木,想要得到一颗名贵的成年树木何止要十年啊!祖坟上的树木砍光了,接下要遭殃的自然就是祖坟了。这些贝勒爷们一想到祖先死的时候陪葬了那么多的宝物,就坐不住了。

加上民国时期盗墓贼猖狂,一些祖坟已经被盗墓贼光顾了,自己也得不到什么好处,于是,这些贝勒爷就开始明里暗里的将自己祖坟挖出来,将祖先宝物一一拿出贩卖。

这样的做法让世人唾弃,也引起了当时民国政府的注意,为了让自己的“挖祖坟”更加合法,这些贝勒爷们甚至想出了“起灵”,也就是迁移祖坟的办法,还和当地的政府勾结在一起,瓜分自己祖先的陪葬品。

清朝最聪明的贝勒爷(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贝勒爷们是如何求生计的)(8)

图片:陪葬品剧照

看到这些曾经锦衣玉食的贝勒爷们,为了生活将自己祖先留下的一砖一瓦,连带进棺材的财物都贩卖掉,不禁感慨富不过三代的道理,如果想要让自己打下的基业能够得到完善的处置,教育孩子比给他们留下金山银山更加重要。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