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茂是下蔡人,师从史举先生,学习百家学说。在芈月传中将甘茂刻画成一个小人,而历史上的甘茂是怎么样的呢?

得于惠王成于武王


历史上甘罗是怎样死的(历史上的甘茂是怎么样的)(1)

甘茂学成之后通过张仪和樗里子得以求见秦惠王,史记中记载:王见而悦之,使将,而佐魏章略定汉中地。汉中沃野千里,为后来秦灭六国提供了物质保障,而且刘邦平定天下也是以汉中为根据地的,可以看出汉中的重要性。

甘茂能通过樗里子的考核而面见秦惠王,说明甘茂的贤能,因为樗里子被称为秦国智囊,何况外加张仪的推荐。

后来秦惠王去世,武王即位,秦武王在太子时就不喜欢张仪,觉得张仪不够诚信,于是张仪和魏章离开了秦国。当时蜀地蜀相谋反,武王派甘茂去平定了蜀地,回来后,拜为左丞相。与樗里子一起辅佐。

军事才能

秦武王文功武治,有称霸天下的雄心,于是对甘茂说:“寡人欲容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亦。”意思就是修一条路直通周朝朝都洛阳。

于是甘茂对秦武王说让他去联合魏国攻打韩国,打通通往洛阳的路。为此甘茂还对秦武王讲了一个故事,希望自己在久攻不下时,武王能够坚持一下,并在息壤这个地方与武王盟约。


历史上甘罗是怎样死的(历史上的甘茂是怎么样的)(2)

果然攻打宜阳五个月还没有攻下,武王本想召回甘茂,又想到自己与甘茂的“息壤之盟”便让甘茂大举进攻,才攻下了宜阳,打通了函谷关到洛阳的道路。秦武王得以到周地,当然武王在周地举鼎,受伤而亡是后话。

武王去世后,庶弟即位,秦昭王的母亲是楚国人,也就是宣太后。楚怀王派兵攻打韩国,韩国向秦求救,宣太后因为自己的楚国女子而不救韩。

甘茂以秦国是韩国的依靠,劝说秦昭王如果秦不救韩,那么韩国以后就不再来朝拜,韩国与魏等国万一形成敌对秦国的形式,那么对秦国是不利的,这样秦昭王才派兵救韩,这也说明了甘茂的远见。

甘茂与樗里子两人为秦国攻城略地,在白起还没有受到重用时,是他们俩为秦国版图的扩大做了不朽功勋。

各国优待

宣太后当政时最忌惮甘茂和樗里子,樗里子在秦国位高权重,又是赢姓重臣不好下手。向寿是宣太后的亲戚,这时苏代在楚国为向寿献计,因为甘茂将武遂还给韩国,向寿趁着甘茂在外打仗时,在秦昭王面前说甘茂的坏话。甘茂担心,逃离了秦国来到魏国,而后又投奔了齐国。

甘茂遇见了苏代,请求苏代救自己远在秦国的妻子和儿子。于是苏代便对齐王说甘茂的贤明,不能让甘茂回到秦国去,但是应该优待他,齐王让甘茂做了上卿。


历史上甘罗是怎样死的(历史上的甘茂是怎么样的)(3)

后来甘茂出使楚国,秦王希望能将甘茂换回来,楚国范娟对楚王说,甘茂师父虽然不行,但是甘茂是个贤士,如果甘茂回到秦国,那么秦国只会越来越强大,那样对楚国不利,而秦国的丞相最适合的人选是向寿。因为向寿是秦王亲戚,又非常听秦王的话,最主要的向寿不像甘茂贤能。可见当时诸侯国对甘茂是多么推崇,为此秦昭王还下诏免除了甘茂家的徭役,希望甘茂能够回到秦国。

甘茂最终没有机会回秦国,在魏国去世了。

子孙之能

他的孙子甘罗也是一个贤才,十二岁就侍奉吕不韦,因为献计激张唐去燕国,又兵不血刃得到赵国五个诚邑,最后与赵国合谋攻打燕国得十一座城,这都是一个十二岁少年的功劳。秦始皇念他贤明,拜为上卿。试问如果一个平常人家能够教出一位十二岁的神童吗?何况是做宰相。


历史上甘罗是怎样死的(历史上的甘茂是怎么样的)(4)

从甘茂能得到秦惠王的认可,到秦武王时期的军事才能与后来各诸侯国争相优待来看,甘茂并非一位小人,至于《史记》中记载:“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只是对甘茂逃亡秦国做出的评价,当然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觉得历史上甘茂是怎么样的人呢?欢迎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