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智君

写软文遇到瓶颈(写作绝活纸媒发稿难)(1)

我曾经被国内一家比较大的网上写作辅导院校聘为讲课老师,每次讲课都受到文友的欢迎,也许是我竟讲干货的原因吧。

文友都意犹未尽,纷纷加我的QQ或者微信,单独向我请教或者交流,探讨如何解决写作上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

其中,关于稿件难发的问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文友普遍认为:稿子即便写好了,也很难在报刊杂志上发表。

  记得有一个写稿很厉害的文友,直言不讳的对我说:“老师,我联系你,就是想让你帮我在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一些作品,哪怕花俩钱都行。”

因为不便于透露真实姓名,在这里,暂时称呼他刘先生。

经过了解,刘先生是南方某省的基层学校教师,前几年他写了两本书,还加入了省作家协会。

刘先生讲,他写的作品(短篇)质量没有问题,原因是不认识编辑难以发表。他想通过我认识编辑,把他的作品发表了。

写软文遇到瓶颈(写作绝活纸媒发稿难)(2)

他还说,长时间没有作品发表,已经影响到他的声誉。

刘先生的苦恼确实是码字群体的一个共性问题,也诊断出报刊杂志难发稿的病灶,不用说别人,我曾经也有过他这样的困惑。

在写作初期,我写过几篇自己非常满意的短篇小说和散文,投给了多家报刊杂志,到头来就是一个结局——石沉大海。

后来,我有机会认识了国内一家知名文学期刊的编辑,那几篇石沉大海的稿子很快陆续发表了,有的还被《读者》转载。

我的体会也是这样,稿子写好难,如果写好了,不认识编辑,发表也难。

中国流传甚广的一句话:人熟为宝。说的是认识人多,人脉广,干什么事都容易成功,反之寸步难行。

当然,我写稿年头多了,认识很多省、市级报刊杂志的编辑,向他们推荐几篇作品发表是没有问题的,然而,我不会做以此敛财的事情,一是这么做不会长远,传出去对我和编辑不好;二是我想给刘先生渔网,而不是鱼。

写软文遇到瓶颈(写作绝活纸媒发稿难)(3)

给他鱼,他一吃就没了,给他渔网,他会通过捕鱼长期吃鱼。

不管是我的经历,还是文友的普遍反映,这一条是肯定的:不认识报刊杂志的编辑,即使稿子写得好也很难发表!

如此说来,结识编辑可以说就是开启了发稿的绿色通道。

有的文友问我,如何与编辑勾搭上?

在他们看来,勾搭编辑太难了,一是打电话对方没有耐心听,二是与编辑相隔遥远,很难实现当面交流的目的等等。

文友把结识编辑叫勾搭编辑。在这里,我要把这个词改一下,勾搭编辑不如“勾引”编辑好。

我个人认为,勾搭和“勾引”都是一种比喻,勾搭随机性很强,显得不那么执着;而“勾引”就不一样了,“勾引”带有用心良苦的意思。

由此,我强调一点,想结识编辑,不用心良苦怎么能行!

那么,如何“勾搭”编辑呢?下期就把我的实战干货毫不保留的讲给大家,希望多多关注我!

写软文遇到瓶颈(写作绝活纸媒发稿难)(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