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那自认有文凭有文化的人或多或少都卖弄学问和才华的习惯,遇到任何能发挥的场合,他们总是自信满满的,向旁人来显摆自己肚子里有多少墨。

而对于他们专业外的东西,一概不知也毫不感兴趣。他们像不懂事的瘾君子一样,缺乏常识经常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发表看法,却时常沦为他人笑柄。

太明人情世故的孩子是好还是坏(卖弄学问的孩子终将会悔了一生)(1)

其实即使你的孩子学业上很优秀,那也不能代表他有:辨别能力,求知欲望以及对艺术和生活的欣赏能力。

大多数孩子在得到他人普遍认可和赞扬后心态上发生变化是毫无疑问的,就算是大人也很难做到心情平静不为所动。

简而言之,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在同学面前卖弄自己的“才华”一定要制止,不要让他披上那些迂腐的学者外衣,这会让人对他感到厌恶。

很多学校,他们只管理制度严格的规划,并以准则培养了一大批中规中矩的人,这样的学校只能培养出“平均”的人才,这些学生没有思想,也没有新颖的观点。完全清一色的庸人,数量再多也没用。

对于孩子的教育,你首先要考虑培养他:独特见解和首创精神,让他成为鲜明特点的人,待成年之后拥有新的观点和思想。

现在很多家长,给孩子制定各种规矩,却因为这点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即使有一定的天赋也会被 抹杀掉。

太明人情世故的孩子是好还是坏(卖弄学问的孩子终将会悔了一生)(2)

看看中国家长有目的的教育,却培养不出几个科学家?

我们想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呢?

仅仅是会赚钱的文化人么?为什么现在这个世界的科学家.艺术家.作家 这么少?为什么以前有学问的名人还流传至今当做典范呢?

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尽最大力气去培养完美的人。

完美的人:应该是心胸宽广,富于献身精神,充满仁爱之心,看到矛盾与缺点,并立志去解决它。

我们学知识最大的能量是让自己成为对世界有贡献的人,而不是为了自己有个好前途去学习的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