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爆发前唐朝有几个藩镇(唐朝与吐蕃的战争格局)(1)

8世纪初唐蕃疆域格局

7世纪至9世纪的东亚,俩帮派大哥爆发了150多年的国战。

在东起川滇、经河陇至安西,绵延数千里的战线上,陈兵百万血肉相搏。

网上对这场百年国战的认知相当分裂,支持吐蕃的,认为吐蕃吊打唐军,鲸吞河陇安西,攻入长安撵走皇帝,成霸主之业。

支持唐朝的人,认为唐是东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动机,捶遍四邻坐享豪劲之名。

最逗的是,两拨人提出的论据,永远都是那几个:

松州之战(638年)、大非川之战(670年)、承凤岭之战(678年)、石堡城之战(749年)。

知道多点的,还能说出识迦河之战(689年)、素罗汗山之战(696年)、武街驿之战(714年)、征勃律之战(747年)和维州之战(801年)。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上述案例有两个特点——主要集中在河陇地区安史之乱前(755年)。

河陇以外的铁憨憨,都是吃瓜群众?

安史之乱后的60多年,都在喝酒撸串?

今天,咱聊聊安史之乱后的战争格局,看看从天宝十四年(唐玄宗,755年)到元和十四年(唐宪宗,819年)间,掰腕子的过程。

安史之乱爆发前唐朝有几个藩镇(唐朝与吐蕃的战争格局)(2)

安史之乱是唐朝的转折点,甚至整个中国历史的转折点(陈寅恪先生语)。

胡人胖子上台前的唐朝和之后的唐朝,根本就是俩朝代,从疆域到心理,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八年平叛的结构,可看做是西北军阀镇压了东北军阀,但西北军东调,给了吐蕃千载难逢的机会。

吐蕃人最应该感激的人,就是这个跳胡旋舞的胖子。

安史之乱后短短三十余年,吐蕃就搞定整个西北,截断河西走廊、鲸吞河陇数十州县,而此前打了近百年都未能染指。

按整个唐蕃国战的结构,三大战略方向分别是剑南、河陇、西域。

但安史之乱后,唐朝对(西)(右)的战略不同,本篇以凉州(武威)为界,将唐军分作西部(河西、安西)东部(陇右、剑南)两个集团。

安史之乱爆发前唐朝有几个藩镇(唐朝与吐蕃的战争格局)(3)

763年(广德元年)唐蕃战争形势(红色唐朝、黄色吐蕃)

一退再退的河西唐军

天宝十四年(755年)12月,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大量抽调河陇、安西边兵平叛,“并转谕西域诸国,许以厚赏,使从安西兵入援”。

吐蕃由此开启爆炸输出的模式,至代宗广德元年(763),兰州廓州(化隆)、河州(临夏)、鄯州(乐都)、洮州(临潭)、岷州(岷县)、叠州(迭部县)、宕州(宕昌县)、秦州(天水)、成州(成县)、渭州(陇西)相继沦没。

更倒霉的是安史之乱刚平复,仆固怀恩之乱接踵而来。

代宗广德二年(764年),仆固怀恩联合吐蕃、回纥围攻奉天(陕西乾县)。

危急时刻,突传唐军围攻灵州(灵武)的消息,仆固怀恩担心老巢被夺,急忙撤军。

袭灵州的唐军,乃是河西节度使杨志烈帐下的凉州兵。

当时,河西(治凉州)直面吐蕃刀锋,形势危如累卵。但即便如此,杨志烈听说长安危急,毅然尽起凉州(武威)锐卒东征,行围魏救赵之计。

出征时,他对监军柏文达说:“河西锐卒,尽于此矣,君将之以攻灵武,则(仆固)怀恩有反顾之虑,此亦救京师之一奇也!”《资治通鉴》

可惜,柏文达实非将才,被夜袭营帐损兵大半。

败回凉州后,柏文达不禁嚎啕大哭。

此时,杨志烈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此行有安京室之功,卒死何伤?”

旁边垂头丧气的军士都不乐意了,764年吐蕃攻凉州,“士卒怨其言,不为所用,凉州陷”。

杨志烈西退甘州(张掖)途中,被沙陀人所杀。

由此,吐蕃一刀斩断了河西走廊,西域与关中音讯断绝长达20年。

安史之乱爆发前唐朝有几个藩镇(唐朝与吐蕃的战争格局)(4)

杨志烈被杀后,族弟杨休明举起大旗继续抵抗,续任为河西节度使兼伊西庭节度使。

大历元年(766年),甘州沦陷,杨休明被迫退守沙州(敦煌)。

他能管辖之地,仅余沙、瓜(瓜州锁阳城)、肃(酒泉)、西(吐鲁番)、伊(哈密)、庭(吉木萨尔)六州。

次年,杨休明前往庭州征兵,被突厥杀于长泉。

再失最高长官的河西唐军依旧在坚持,观察使周鼎将军务扛在了肩上。

他主政十年(767年—777年)间,河西形势愈发严峻,肃州、瓜州、伊州相继沦陷。

河西与北庭的联系断绝,沙州成为一座孤城。

安史之乱爆发前唐朝有几个藩镇(唐朝与吐蕃的战争格局)(5)

786年(贞元二年)前,河西走廊战争态势

大历十一年(776年),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移帐南山(祁连山),令尚绮心儿攻打沙州,心神俱疲的周鼎决意放弃沙州,焚城而去。

但这一政策,遭到沙州大族和民众的激烈反对。

次年秋,沙州兵马使阎朝用弓弦勒死周鼎,自领州事,又坚守了8年。

德宗兴元元年(784),城中军粮耗尽,阎朝打开官仓,以一匹绸缎换一斗麦的价格,向大户募粮。城中豪门踊跃交易,数日便筹得大批粮秣。

阎朝登城高呼:“民且有食,可死守也!”《新唐书 • 吐蕃传》:

就这样,坚韧的沙州又撑了两年(贞元二年),但东望援军杳如黄鹤。

等城中粮食再次耗尽,阎朝被迫与吐蕃谈判,以“苟毋徙它境,请以城降”为条件,开城投降。

至此,河西走廊尽数沦陷,唐军在不断西退,孤立无援的局面下,苦苦支撑了整整一代人(22年)。

安史之乱爆发前唐朝有几个藩镇(唐朝与吐蕃的战争格局)(6)

白发苍苍的西域唐军

西域唐军的羌歌白发

吐蕃对西北两个战略方向的攻击,显然进行过详细的谋划。简而言之就一条,截断联络线使唐军首尾不能相顾。

吐蕃第一刀陷凉州,让河西与关中音讯隔绝。

第二刀则砍向了河西与西域的结合部——伊州(哈密)。

代宗宝应元年(762年),蕃军便曾攻陷伊州,但同年在河西、北庭(吉木萨尔)东西夹击下收复,伊西庭节度使杨预战殁。

此后,针对伊州两军曾反复争夺。

目前伊州陷落的时间,目前尚无定论,但可以肯定,要比沙州沦陷的(786)时间早。

因为,766年(代宗大历元年)河西节度杨休明退守沙州时,被迫将两地行政管理分置,由曹令忠(李元忠)主持北庭,周鼎主持河西。

767年,杨休明也在前往北庭的路上,被人袭杀。可见经伊州通庭州之路,危机四伏。

安史之乱爆发前唐朝有几个藩镇(唐朝与吐蕃的战争格局)(7)

西域唐军的战略支撑点

结合唐史记载可知,至少到建中四年(783年)时,唐朝君臣依旧清楚知道,西域唐军还在坚守着一块飞地。

因为两年前,久无音讯的安西唐军,取道大漠辗转到达长安。

德宗李适得知伊州刺使袁光庭困守孤城粮竭兵尽,杀妻自焚而死的消息后,不由潸然泪下。

但转眼间,李适就想把安西、北庭打包,卖个好价钱。

建中四年(783年),泾师之变,乱军冲入长安,李适仓皇逃奔陕州(三门峡)。

为尽快剿灭叛军,他以割安西北庭(甘肃泾川县)、(宁夏灵武)四地,及每年“赠送”一万匹彩绢为代价,换吐蕃出兵协助。

朱泚叛军平复后,吐蕃大相尚结赞前来索要酬劳。

李适虽对蕃军行动迟缓、沿途劫掠、未如约收复长安不满,但还是决定履约。

他命陆贽起草了《慰问四镇北庭将吏敕书》:“已共西蕃定议,兼立誓约,应在彼(四镇、北庭)将士、官吏、僧道、老,耄寿百姓等,并放归汉界……,然俊以土地隶属西蕃。”

此时恰逢李泌再次奉诏回朝,他上殿力陈不可,“安西、北庭控扼西域五十七国及十姓突厥,以分吐蕃之势,使之不能东侵,奈何拱手与之!

且两镇将士,在河西走廊断绝后,困守孤城二十年忠心不改,现国无褒奖,却弃之而去,天下何守?!

更何况,吐蕃观望不进,阴持两端,大掠武功等地,受赂而去,何功之有!”--《资治通鉴》。

安史之乱爆发前唐朝有几个藩镇(唐朝与吐蕃的战争格局)(8)

贞元初年(785年)唐蕃疆域格局

贞元五年(789)十二月,吐蕃发兵围攻庭州。

这次,吐蕃事先联合了葛逻禄白眼(白服)突厥组成联军。在大将恩兰·达扎路恭(唐书称“马重英”)率领下,三十万人卷地而来。

次年五月,唐回(鹘)联军惨败,北庭失守。

北庭都护杨袭古,率残部二千人退守西州(吐鲁番)。

不甘心失败的回鹘“悉起国内丁壮”五万人,联合西州唐军复夺庭州,但再次惨败。

参战的唐军只剩一百六十多人,杨袭古本想退回西州。

但回鹘大相突然翻脸,将杨袭古和残存唐军尽数杀死。

庭州之战从根本上改变了北疆的格局,回鹘惨败元气大伤,葛逻禄乘势取了浮图川(今吉木萨尔东南),将回鹘势力一度逐出西域。

吐蕃惨胜也是元气大伤,战局最紧迫时甚至发诏书,从苍山洱海之畔的南诏调兵。

“吐蕃因争北庭,与回鹘大战,死伤颇重,乃征兵于牟寻(南诏王),需万人”。《旧唐书 • 南蛮传》

唐军惨败,杨袭古被杀,再无力夺取庭州,天山之北仅余西州一城。

“安西由是遂绝,莫知存亡,而西州犹为唐守。”《资治通鉴》

在敦煌藏经洞发现的文献中,有“去年西州倾陷”的记载,结合同文“贞元九年十月十五日”的日期,可判定西州陷落的时间为792年。

安史之乱爆发前唐朝有几个藩镇(唐朝与吐蕃的战争格局)(9)

806年(元和初年)唐蕃疆域格局

此时,河西走廊已全部失守,关中唐军虽逐渐从安史之乱的打击中缓了过来,但“平时安西万里疆”的旧事,就像一个遥远的鸳梦。

唐朝对西域既无心也无力,不代表草原霸主回鹘没想法。

随后几十年,回鹘单挑吐蕃 葛逻禄,打得龙战越野其血玄黄。

西域诸州反复易手,甚至出现了年初与年末,分别被不同势力控制的情况。

这种地狱难度的副本,消耗了巨量的国家资源,公元840年后两国相伴走向灭亡,前后仅相差2年。

安史之乱爆发前唐朝有几个藩镇(唐朝与吐蕃的战争格局)(10)

安西四镇陷落的时间史料均无记载,但至少李适对着安西使臣哭鼻子时(781年),孤守安西的郭昕(郭子仪之侄)可能还控制龟兹、疏勒、于阗、焉耆四个战略节点。

于阗(和田)最晚的唐朝纪年为“贞元六年(790)十月四日”,也就是北庭失陷当年,这点可与藏史记载相印证。

相比于其他唐城,龟兹的坚守时间最长,迟至贞元十一年(795),唐蕃仍至少爆发了一场血战。

《九姓回鹘可汗碑》上记载,吐蕃围困龟兹,回鹘应援而来,“吐蕃落荒,奔入于术,四面合围,一时扑灭,尸骸臭䅑,非人能堪,遂筑京观,败没余烬”

这封碑文是目前够找到,有关龟兹唐军最晚的记载,也可与克孜尔石窟壁画上,“贞元十年”的汉文题记向证。

也就是说,困守大漠孤城的西域唐军,自764年凉州沦陷后,至少坚持了31年。

安史之乱爆发前唐朝有几个藩镇(唐朝与吐蕃的战争格局)(11)

西部唐军的不断退却、辗转挣扎,首先要拜安胖子所赐。

安史之乱爆发前的河西唐军,可是在苦拔海、积石军、石堡城打出了一波收割,西拓疆域千余里,重夺了九曲之地(贵南、同德、共和、兴海等处)。

但安史之乱后,唐朝连关中都快弄不明白了,哪还有心思琢磨西域?

唐军从未放弃西域,但庙堂将西域做了弃子。

这点从李适准备打包卖给吐蕃,便可见一斑。

虽然,割让之策被李泌否决(估计李适也觉得丢脸),但唐朝能做的,除了哭一鼻子,再赏个封号,剩下就是自求多福了。

当然,吐蕃能打也是重要因素,毕竟河陇安西不是充话费送的。

安史之乱爆发前唐朝有几个藩镇(唐朝与吐蕃的战争格局)(12)

9世纪初唐蕃疆域格局

但相比西部的弃子,东部唐军退无可退,陇山川西任何一点守不住,唐朝想不over都难。

而对于吐蕃来说,战争目的只有一个,吞河陇以战养战(占西域注定是赔本买卖,可参见唐庭多次放弃西域之议),入关中更好的以战养战。

于是“身后就是莫斯科”的唐军和“眼前就是花花世界”蕃军,在东线进行了更血腥和激烈的拼杀。

下一篇,咱们将视线东移,看看东部唐军的困境逆袭!


详解历史细节,厘清来龙去脉,视角不同的中国历史!欢迎关注“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

安史之乱爆发前唐朝有几个藩镇(唐朝与吐蕃的战争格局)(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