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和品牌有什么不同(与上市公司距离那么大)(1)

最近,我被客户穆总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我们公司与同行上市公司的距离那么大,还需要品牌建立和维护吗?”

简单总结,穆总的意思就是:现在公司还在发展阶段,不需要品牌建立和维护。

很明显,这个想法是错误的,特别是现在这么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忽视品牌就等于慢性自杀。

但是,我们先别急着批评穆总的想法,也别急着质疑“品牌”是否真的重要。

上市公司和品牌有什么不同(与上市公司距离那么大)(2)

首先,我们先看看穆总为什么会问这样的问题。

很难得的,客户与我坦诚相待,直抒胸臆,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

承认品牌不重要,相当于是承认自己要在市场品牌化竞争中急流勇退。

说出来真是会让“有见识的人”笑话的。

我以前遇到的客户,他们拒绝建立品牌和维护品牌的理由往往都是“没钱”。

你告诉他,不需要太多钱,如果是公司人员先建立品牌意识,把基础品牌工作做好,其实能省很多钱,那客户往往又会说“没人”。

真是“没钱”又“没人”吗?

四年前拒绝我的品牌建议、现在运营维艰的客户尹总告诉我:“其实那时候很有钱,只是觉得品牌不重要,做代工都能挣那么多,何必再花钱去建立品牌,这东西又不能直接挣钱。”

那时他们只考虑做代工,招聘了市场人员,也请了外援团队,但是都没有去认真做调研分析,也没有给自己建立品牌和定位,当遇上产业转移和外贸变冷后,便急急忙忙转型做C端市场,不清楚自己的目标客户,准备的营销文案看起来空洞苍白,毫无商业逻辑可言。

所以,相较之下,穆总把“自觉不如人,还是别做”的想法直接说出来,真心可爱多了,起码他是有认真思考过要改变现状。

上市公司和品牌有什么不同(与上市公司距离那么大)(3)

其次,穆总为什么是向我提出这个问题呢?

在谈话中,他提到跟他们差不多规模的同行,其实都有在做品牌建立或是品牌维护,但是在他看来,效果都不怎么好,而且有些方式看起来很“傻”。

作为“老江湖”,穆总虽然不了解品牌方面的实质工作,但也看得出这些同行遇上了不靠谱的品牌顾问,被忽悠了。

在谈话中,穆总听说过我做的品牌案例,认同我的品牌服务理念,他不像其他客户一样用“没钱”或“没人”来搪塞我,说明他相信我的专业度——能基于他的企业发展现状和市场发展规律,给出针对性且真诚的建议。

但穆总又觉得同行的品牌维护效果不好,也有可能不是品牌服务方不靠谱,而是他们这种行业和处在现阶段的企业,不需要做品牌建立,更不需要所谓的品牌维护。

可是,同行中已经上市的公司,在品牌维护方面投入了很多财力和人力,在穆总看来效果好像不错,吸引了很多大客户。

就算他公司的服务品质比上市公司好,价格比上市公司低,都没法与之抗衡。

知道我更多的是给中小企业做品牌顾问,穆总向我提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在问:“大公司和初创企业之间的竞争,品牌的作用真实存在吗?”

上市公司和品牌有什么不同(与上市公司距离那么大)(4)

最后,穆总为什么要强调与上市公司相比?

其实穆总入行将近30年,公司几百号人,做过的项目也有一些代表性案例,务实、认真、诚信、可靠是他的立身准则,也是企业精神。他们的服务质量在客户和同行中是有口碑的,赢得很多回头客。

但是穆总一直觉得自己还是个小公司,而且还是处在初创发展阶段。注意,他们并不是互联网公司。

确实,上市公司与穆总的公司相比,就是个庞然大物,将近40多年的发展,资金雄厚,几千人的规模,接触的基本是国际项目。

我觉得,穆总拿自己公司跟上市公司比较,是为了鞭策自己,要不断进取,但是也容易产生自己公司远不如人的错觉,踏入“渺小自怜“的陷阱,久而久之,也不敢做出大的决定和举措,更不会寻得大的突破和改变。

就拿品牌建设来说,连菜贩子都觉得要给自己寻一个好的摊位,立个大招牌,才能卖得多卖得贵,更何况是影响百人生计的企业。

穆总强调自己的公司还非常的渺小,认为过去30年以来一直忽视品牌建设是情有可原,也是在自我暗示:没有品牌建设,公司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但是他心里也明白,与上市公司相比,他们差的确实是“品牌形象”。

发展了30年,如果连一份可读性强的企宣画册都没有,说是初创公司,也不为过。

上市公司和品牌有什么不同(与上市公司距离那么大)(5)

所以,回到穆总的问题:“我们公司与同行上市公司的距离那么大,还需要品牌建立和维护吗?”

答案是肯定的:需要

下一篇,我将谈谈为什么中小企业需要品牌建立和维护,同时也说说穆总接下来的提的问题:“如果需要品牌建立和维护,应该怎么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