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从小便父母双亡,跟随叔父辗转各地,最后隐居躬耕在深山之中,等待那个命中注定的明主的到来。他不仅是历代忠臣的典范,同时也被后人誉为智慧的代表,为君主的王图霸业奋斗到死。他深得帝王的信任,甚至在帝王临终前曾对其言,若继任帝王不能胜任,可以取其代之。他被历代知名人士点评,甚至连伟大的毛主席都对其进行过分析总结,知名度相当的高。他不仅有绝高的政治成就,同时还是知名的文学家,甚至在发明上的成就也十分璀璨。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述的,三国时期蜀汉著名人物,被誉为卧龙的诸葛亮。但是你是否知道,那么多关于诸葛亮的传闻故事,究竟有多少是真实的吗?你是否又知道,诸葛亮穷其一生为何没能够统一三国吗?

蜀汉草根名将诸葛亮(蜀汉最耀眼的名臣诸葛亮)(1)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大家好,我是带给大家历史启迪的祥龙。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阻隔,回到那个无比动乱却又英雄辈出的年代,共同领略诸葛亮的智慧人生。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琅琊阳都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沂南县人。诸葛亮本是出身于官吏世家,而诸葛氏当时也是琅琊的望族,诸葛亮的先祖诸葛丰,曾经在西汉时期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之时,曾经担任泰山郡丞。虽然诸葛亮有着很好的家世,但是诸葛亮的幼年又十分的不幸,三岁之时母亲便病逝,八岁之时父亲也去世了,年幼的诸葛亮带着弟弟诸葛均,跟随着叔父诸葛玄生活。

当时袁术私自任命诸葛玄为豫章太守,在诸葛玄带领着诸葛亮兄弟两个前去上任时,豫章太守的职务却被朝廷正式任命的朱皓给代替了。诸葛玄无奈之下,只得带着诸葛亮兄弟俩,投奔了荆州刘表这位好友。诸葛玄去世之后,诸葛亮隐居在隆中地区亲自躬耕,等待着自己心中的明主出现。身高八尺的诸葛亮在隐居之时,喜欢经常吟诵《梁甫吟》,并常常自比管仲、乐毅,附近的人对此都不屑一顾,只有诸葛亮曾经游学时的好友,崔州平和徐庶等人相信诸葛亮却是有这个实力。

蜀汉草根名将诸葛亮(蜀汉最耀眼的名臣诸葛亮)(2)

建安六年,也就是公元201年的时候,刘备被曹操打得犹如丧家犬一样,狼狈地投奔了荆州的刘表,领命率兵屯驻在新野。虽然遭遇到了人生中的失败,但是刘备的野心却从来没有减小,在依附于刘表的同时,积极联络当地的豪杰,为自己今后的王图霸业笼络人才。据说当时刘备与名士司马徽会谈之时,司马徽曾言,当地的所谓儒生们都是见识浅薄的人,根本不了解天下形势,能够了解天下局势的才是俊杰,当地只有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士元,才能够称得上是俊杰。

建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207年的时候,备受刘备宠信的徐庶,极力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这位曾经的好友。当时刘备根本就没有在意诸葛亮,想要徐庶直接将诸葛亮带过来见自己。徐庶见状严肃地对刘备说,这个人可以亲自去见,而不能让他屈尊来此,将军应该屈尊亲自前去探访他。刘备见到徐庶这样推崇诸葛亮,认为诸葛亮一定是个十分了不得的隐士,便听从徐庶的建议,放下身段亲身前往拜访,接连去了三次才成功见到了诸葛亮。

刘备正式见到诸葛亮之后屏退左右,单独向诸葛亮请教今后该如何做。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说,曹操和袁绍相比,声望上面有所不足,兵力方面也相对弱小,最终能够取得胜利,并不是什么天命所归,而是在于谋划得当。要说诸葛亮说话也是很有水平的,虽然这样说是事实,但是也特别强调了谋臣的重要性,明显是在突出自己的重要性。随后诸葛亮接着分析说道,现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并且拥有百万大军,不能够与其正面硬钢。

蜀汉草根名将诸葛亮(蜀汉最耀眼的名臣诸葛亮)(3)

孙权占据江东地区,已经历经三代人的统治,不仅地势险要,而且民众已经归心,同时还任命贤能之人,我们可以把他作为强有力的外援,却不能和其争锋。荆州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属于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但是他目前的主人却没有能力拥有他,这是上天赐给将军的,难道将军没有想法吗?益州地势险要沃野千里,乃是天府之国,当年汉高祖就是凭借这里成就帝业的。

此地的现在拥有者刘璋,昏庸懦弱至极,北面还有张鲁威胁,虽然益州人民殷实富足,物产十分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希望能够得到明主,将军身为汉室宗亲,信义之名传遍天下,招揽天下英才求贤若渴,如果能够占据荆州和益州,把守住险要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打辅助,对内革新政治稳步发展,一旦天下形势发生变化,派遣一名上将统领荆州军队直至中原,将军亲自率领益州军队从秦川出击,老百姓怎能不挑粮送水的欢迎将军呢?如果将军真的能够这样做了,那么便能够功成名就,实现汉室复兴的伟业了。

这次诸葛亮的分析讲述,被后世称之为《隆中对》,刘备听完诸葛亮的分析之后,毫不吝啬地为诸葛亮点赞,并且极力邀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就这样成为了刘备集团的首席谋士。刘备彻底地被诸葛亮的才华镇住了,经常和诸葛亮讨论天下形势,两人之间的关系也迅速升温,让作为结拜兄弟的关羽和张飞十分不满,认为这个手不能提的文人抢夺了大哥对自己两人的宠爱,刘备当面特意向两人强调,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儿有了水,希望你们不要在议论了,这才强势的压下了两人的不满。

蜀汉草根名将诸葛亮(蜀汉最耀眼的名臣诸葛亮)(4)

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的时候,诸葛亮开始为刘备谋划荆州。诸葛亮先是向刘表的长子刘琦展现了过人的智慧,获得了这位法理上荆州未来继承人的器重。当时刘琦的地位也是岌岌可危,因为刘琦的后妈经常在刘表那里吹耳边风,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孩子推上位,刘表因此对次子刘琮十分宠爱,对刘琦越来越不满。

刘琦便屡次向诸葛亮请教安身保命之法,而诸葛亮却来了个欲擒故纵,每次都找借口推脱了,就是不为刘琦出谋划策。刘琦手下当时确实没有什么能人,无奈之下借着饮宴的机会,给诸葛亮来了个上屋抽梯的计策,逼迫诸葛亮为自己提供安身保命之法。诸葛亮就这样顺理成章,表现得十分无奈的出主意说道,您看不到历史上申生在朝内的危险,重耳在国外却安全吗?刘琦当时瞬间领悟了诸葛亮的意思,这是让他外出以自保。当时刘表手下大将黄祖被东吴杀害,刘琦借机自荐为江夏太守,获得外出就任的机会得以自保。

虽然诸葛亮将刘表的法定继承人算计的远离刘表的统治中心,为刘备今后能够更加轻松地夺取荆州扫除了障碍,不过人算还是不如天算。刘表逝世之后,没有能力的刘琮虽然成功继位,但是曹操当时已经成功统一了北方,并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攻打荆州。当时刘备的实力还是十分弱小,诸葛亮想要铤而走险,让刘备采用武力方式,直接抢先拿下刘琮,随后整合整个荆州力量抵抗曹操。但是刘备本身就是个十分保守的人,最后以不忍心为由,没有采纳诸葛亮的建议。刘备面对气势汹汹的曹操二十万大军,果断地选择了率领军队和百姓南逃,结果被曹操一顿猛追,在当阳长坂双方大战一场之后,刘备狼狈逃串到了夏口。

蜀汉草根名将诸葛亮(蜀汉最耀眼的名臣诸葛亮)(5)

刘备逃到夏口之后,东吴的孙权派遣鲁肃前来考察情况,当时鲁肃建议刘备向孙权求救,就在这样极其危险紧张的时刻,诸葛亮请命出使东吴,向孙权进行求救。诸葛亮见到孙权之后,采用激将法成功说服孙权联合抵御曹操,但是孙权又担心刘备兵力少,最终不足以和自己进行联合,不能够抵御住曹操的进攻。于是诸葛亮铆足了劲的将刘备兵力吹嘘到了万余人,并且以曹军远道而来不熟悉水战为由,成功的说服了孙权与曹操硬钢。

实际上这次诸葛亮能够成功说服孙权,与孙权手下谋士鲁肃等人的帮助脱不了关系,虽然孙权内心十分不想与曹操硬钢,但是孙权手下谋士们却十分清楚,必须打退曹操的这次进攻,不然接下来东吴也会极其危险,所以纷纷力劝孙权出兵。最后孙权派出三万大军和几名战将,与曹操打响了著名的赤壁大战,以火攻的方式成功打退了曹操这次的进攻,曹操因为刚刚吃了败仗损失惨重,军队内部又爆发了瘟疫,最后无奈的撤军北还。刘备在曹操撤军之际,听从诸葛亮的建议,趁机占领了荆州四郡之地。

建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210年的时候,堂堂凤雏庞统投奔刘备,却没有获得刘备的赏识,被任命为了耒阳令,庞统心灰意泠的根本不处理政事,因此而被刘备罢官。诸葛亮多次向刘备进言,述说庞统有大才,不可大材小用。而东吴的鲁肃也写信给刘备,述说庞统是才能过人之辈,极力进行举荐。随后刘备对庞统进行了一番当面考察,庞统在与刘备面对面的交谈中,向刘备提出了放弃荆州四战之地占据益州,努力发展内政强化己身,坐看天下风云变幻,抓住时机猛虎出山夺取天下的方略。经过这次的交谈之后,刘备被庞统的才华折服,当场任命庞统为治中,并且还任命其担任军师中郎将,其地位和诸葛亮不相上下。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分析诸葛亮未能实现天下一统的原因时,曾经犀利地指出,就是因为隆中对策略中,占据荆州和益州两处要地,使得本就不多的兵力进行分散,最终才未能实现统一的梦想。而庞统所出的战略规划,便是主动放弃荆州这个四战之地,全力夺取益州地区,据险而守以观天下,这个方略实际上应该更加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但是十分可惜的是,刘备并没有完全采纳庞统的意见,而是坚持了诸葛亮《隆中对》的方案,最终虽然建立的蜀汉政权辉煌一时,但结果却没能如愿以偿。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只能讲到这里,下期为您带来诸葛亮的后半生。感谢大家的观看,我是带给大家历史启迪的祥龙。希望大家能够在祥龙的讲述中获得收获。有些人可能不认同我的看法,欢迎相关的大能,将自己的观点发布在评论区,我们大家相互讨论。我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