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有时候无意间拿起的一本书,很可能就改变之后的人生。

当我读到上面这段文字的时候,瞬间被击中。书读多了,心里就只剩下感恩了;跑着跑着,心中就只剩下坦荡了。

读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阿德勒是谁。甚至读了很久,还在迷惑《被讨厌的勇气》是不是阿德勒的作品。书里的哲人或许就是阿德勒的化身吧。

如何接受那个讨厌的自己(读被讨厌的勇气)(1)

心理界三大巨头

之前有朋友推荐我读《理想国》,我翻了翻又放下了。《被拒绝的勇气》先后读了两次,因为这篇文字,还会再次去翻阅。

这本书是俩日本人写的。一个是哲学家,痴迷于研究阿德勒心理学。一个是作家,也同样着迷阿德勒这个身高一米五几,自小患佝偻病的男人。两个痴人一拍即合,于是就有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

真好,这本书就俩主人公,没有名字,只有“哲人”和“青年”两个称谓,不用再困惑外籍书永远记不住的人名。

场景也简单,就一个房间,两人对话,有抵触有碰撞有迷茫,当然最后是释然。

青年自是困惑,哲人循循善诱。

都说对话形式的文章不好拆解和阐述,我就挑几个观点做分享。也说阿德勒心理学以颠覆著称,看看有哪个点让我们拍案称奇。

如何接受那个讨厌的自己(读被讨厌的勇气)(2)

致力于奥地利精神领域研究,著名思想家、哲学家

原因论和目的论

大家都知道阿德勒曾追随弗洛伊德,他们分道扬镳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弗洛伊德坚持“原因论”,而阿德勒主张“目的论”

比如弗洛伊德认为我们是由以往的经历决定的,父母、原生态家庭决定了孩子的秉性和未来,几乎很难改变或超越。

阿德勒则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个人选择的结果,未来就握在自己的手里,只有我们才能赋予自己生存的意义。

个人觉得,弗洛伊德的理念相对消极。而阿德勒的就积极很多,毕竟,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是令人振奋的事情。

如何接受那个讨厌的自己(读被讨厌的勇气)(3)

你的人生,就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

人的烦恼皆来源于人际关系

人是社会人,不可能活成孤岛,终究得和社会有各种链接。大到世界,小到家庭,都是关系论。

年轻人不去上班,很大的原因是无法融入集体,而不是工作无法胜任。学生不愿去上课,不是学业有多难,而是无法融入班级。成年人不想回家,不是无家可归,而是家不像家…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是温暖的人,单位、学校是温暖的集体,家是温暖的港湾,这世界上还会有那么多悲伤的人,那么多无处安放的灵魂吗?

所以,人际关系几乎决定我们一生的幸福。哪怕你独处一室,那也是我们自主的选择,而不是简单的厌世和躲避。

如何接受那个讨厌的自己(读被讨厌的勇气)(4)

这世界苦,只要一点的甜,就可以让我们快乐很久

工作狂是逃兵

男人以事业为重这句话没有毛病。事实上,现在很多女孩子也极注重事业的打拼。

工作仅仅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应该是我们存活的全部意义。

如果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去,扮演工作狂的角色,从某个方面来讲,就是逃避责任的行为,是阴谋论,是撒谎者。

因为你还是丈夫、父亲、儿子、女婿,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既然选择了家庭,选择了婚姻,就应该有所担当。

与身边重要的人有正常的链接是我们心安的基石。否则,无论你的人生怎样辉煌,内心都将是一片荒凉。

如何接受那个讨厌的自己(读被讨厌的勇气)(5)

心,在何处安放

自卑感和自卑情结

自卑感人人都有,无论是成功的商人还是才高八斗的学者。自卑感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运用得当,它还会助你一臂之力。

自卑情结则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跟自卑感没有关系。它把自卑感当作借口反复使用。

听起来很拗口,打个比方。比如因为我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或者类似因为我长得难看,所以结不了婚。

像这种大肆宣扬“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的理论,就已经超出了自卑感的范畴,属于自卑情结。

当自卑发展成一种情结,很麻烦。你会深陷其中并乐此不疲,然后又高举着“不幸”的牌子到处求安慰。

这是一个认知问题。若不能或不想醒悟,则终生“痛并快乐着”。

如何接受那个讨厌的自己(读被讨厌的勇气)(6)

放心吧。其实,真没那么多人关注你

人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你下了坚决不改变的决心

乍一看这句话,你肯定会炸毛。what?这世界上居然还有这种人,下定决心不改变?!脑子被驴踢了吧!

可是仔细想一想,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改变很艰难,维持现状最简单。麻木着就习惯了,习惯着就麻木了。

活脱脱一只温水青蛙,这就是我们的选择。晨读、晨跑确实好,被窝、手机也很妙;学习、提升很好呀,就是抖音、游戏戒不掉(不想戒)。

所以,即便我们对生活有诸多不满,但改变更艰难,还是保持现状吧,至少轻松、安心。

如何接受那个讨厌的自己(读被讨厌的勇气)(7)

我们似乎矛盾体,撕裂分离

弱势其实非常强大,且具有特权

比如婴儿。手无寸铁,柔弱无骨,却能让那么多人围着它转。

就算婴儿特殊,这世界还有巨婴一说。因为我弱,你必须包容我;因为我穷,你不能跟我斤斤计较;因为我没有能力,所以你得处处让着我。

对,就是那种我不好,我还有理的无赖行为。

还有些人,打着不幸的牌子,博取他人同情不说,还籍此原谅自己的不作为。把不幸当作特别的武器,这辈子都需要举着“不幸”的牌子过活。

说着说着,就找到自己的影子。

如何接受那个讨厌的自己(读被讨厌的勇气)(8)

做个套中人,只骗得了自己

课题分离

不得不说,阿德勒的这个说法给了我很大的冲击。

我们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管好自己就好了,其他的任何事都是别人的课题,与我无关。

怎么可能,我听了差点跳了起来。孩子不读书,天天玩游戏难道也不用管?怎么可能和我无关,孩子的教育问题难道不是父母最重要的职业吗?

阿德勒说,你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这句话包含了太多的内容。强迫永远得不到你想要的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如果孩子没学会直面困难,遇到难题,也只能逃避,逃避一辈子。

但同时我们也要明白,疏离不是分离,亲密不是无间。你觉得活得累,那是因为你跨界了,管了不该管的事。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的起因,就在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将简单而不羁绊。

如何接受那个讨厌的自己(读被讨厌的勇气)(9)

楚汉河界,泾渭分明

我希望你过得好,但不希望你过得比我好

原因很简单。那是因为你没把我当“伙伴”,而是把我当成你的竞争者。

第一次听到“小伙伴”这个词,出自我们的国学老师之口。毕业于浙大的理工科男生,放弃自己的专业,办了免费的国学班,我们这些老姐姐坐在安静的教室里,看他一脸满足,天文地理侃侃而谈。

很多人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是“我的失败”。比如你幸福了,我会有失落感;你赚的钱比我多,我心理严重不平衡…

所有的这些,就是因为你把对方当成竞争对手,而不是自己的亲密伙伴。这世界有太多比我们强的人,难不成天天让自己添堵?

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想法。所以,很多事就在我们的一念之间。所谓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大抵就是这个意思。

如何接受那个讨厌的自己(读被讨厌的勇气)(10)

我们不是竞争对手,我们是亲密战友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①、人活在世上,最不幸的恐怕就是不喜欢自己,嫌弃自己,进而糟蹋自己。

很多次想起太宰治《人间失格》里的主人公叶藏,还有电影《被嫌弃松子的一生》里的松子,心里就充满了悲凉。

如果你连自己都不爱,这世界上还有谁会珍惜你,爱你?!

自我接纳不等同于自我肯定。我们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

②、信赖,即无条件信任。

曾经我很狂妄,拍着胸脯说自己不惧怕遇到任何人。意即无论对方怎样糟糕,我都可以净化他,至少在一起的时候,他不可能是坏人。

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其实方法无他,就是无条件的信赖和关爱,信任到你都不好意思使坏的那种程度。

一旦信赖加深,彼此都有了巩固关系的勇气,人际关系的喜悦才会层层增加,一段关系才会弥坚。

所以人和人之间最重要的就是沟通的深度和广度,然后获得很深层次的幸福。

我们始终要记住这一点,绝不能因为害怕失去就不敢付诸行动,以至于与任何人都无法建立起深厚的关系。

如何接受那个讨厌的自己(读被讨厌的勇气)(11)

让我们都成为彼此温暖的存在

③、老季,是我在头条认识的好友,现在是一起挖掘小红薯的薯友,她说了一句话把我逗乐了。

“三玥,你在头条给人的感觉很疏离,在这里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迸发了所有的热情。”

“我答应过的,要说话算话。”

不是非要有多大的能耐,才可以帮助到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板,也有自己的擅长,彼此成就,共同成长,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所谓弱者互撕,彼此拆台,最终害人害己;强者互帮,彼此搭台,最终互利共赢。

我们只有在无私帮助他人的时候,更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摒弃简单的索取和理所当然的得到。

如何接受那个讨厌的自己(读被讨厌的勇气)(12)

来吧,把你的手给我

有些人存在就很美好

读到这个观点,心里很有共鸣。因为这也是我很喜欢说的一句话。

总觉得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就是心与心的碰撞和交流。在世间行走,我们必会遇到很多的人,发生很多的事。

即便就笑一笑,也可以暖心很久。更无需说那些有过交集,有过携手,在心里小心翼翼安放过很久的人或事。

读过很多书,遇到过很多人,发生过很多事,才铸成了现在的自己,独一无二的自己。

怎能不感恩?

如何接受那个讨厌的自己(读被讨厌的勇气)(13)

感恩遇见,感谢有你

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

我们的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造成的,更不是因为自身能力不足,而是缺乏勇气,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这可能是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所在,也是我最推崇的一个点。

卡耐基对他的评价是这样的:终其一生研究人类及人的潜力的伟大心理学家。

阿德勒的童年很不幸,先天佝偻病。四岁才学走路,后来又两次遭遇车子碾压。学习成绩倒数,老师劝他回家修补鞋子就好。

阿德勒是绝地反击的典型案例,经过自身努力,成为医学博士。反馈社会,开诊所救助穷苦百姓,特别是马戏团的侏儒症患者给了他很多的感触,从而开始研究精神领域的知识。

被讨厌的自由,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不用再担心被人讨厌。当然被人讨厌也不是我们的追求。但是如果我们能做到即便被人讨厌,也无所畏惧。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

如何接受那个讨厌的自己(读被讨厌的勇气)(14)

做更好的自己,好好呵护它

@三玥书谢谢朋友们的留言,一一收到。读了一本好书,有了点滴感受,特拿来分享。

只是文章有点长,又有点枯燥。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