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情景剧《卧冰求鲤》

李学军

剧情时间:魏晋。(公元185——269)

剧情地点:新安。(磁涧老井一带)

剧情人物:

王 祥——男,15岁,偏瘦,粗布蓝衫(束发,束腰腿)

朱 氏——王祥继母,40余岁,中等身材。(魏晋古装)

王 融——王祥父,40余岁,中等身材。(魏晋古装)

古村民甲——男,50岁。(魏晋古装)

古村民乙——女,50岁。(魏晋古装)

青年妇女——30岁,漂亮,端庄。(休闲装)

少年儿童——10岁,微胖。(青年妇女儿子)

道具:门窗、木床、被子,鲤鱼、岩石、冰块、柴禾

(约6——7分钟,可根据情节掌握)

幕启:【灯光、轻音乐同起。屏幕背景——涧河生态风光。河水潺潺,水鸟翩翩,林茂花繁,游人络绎不绝(类似画面)。由远而近,推出磁涧老井社区轮廓(有“老井社区”门牌即可),进而特写“晋太保孝王祥之碑”。

【同期。舞台——走出一青年妇女,手拉孩子,面向屏幕,侧视“碑碣”。仿佛在给孩子讲故事(只做动作)。

【同期。画外音—— 在伟大中华民族的不断繁荣进步中,千百年来,孝文化作为一种家风和立身之本,像溪水一样,润泽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之花,结出真善美之果,从而促使了家庭更加美满幸福、社会更加文明和谐。古《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之精神,主人公之孝道,在黄河流域影响深远。他,就是流芳在眼前这条涧河边的碑碣上的名字——王祥。那是公元200年时候,也就是一千八百二十一年前的曹魏元年。那年冬天——

【紧随着声声寒风呼啸,屏幕画面转换——灯光变淡。冬日苍茫山景,狂风大作。

同期。舞台——昏暗中,王融扶朱氏左上(二人连声干咳)。王融扶朱氏躺上床,盖被。王融唉声叹气地,搓手、踱步。

同期。舞台——王祥肩背柴捆,弓腰趔趄右上。

王祥:(放下柴捆)父亲,母亲的病情怎么样了?

王融:嗨!郎中说了,你母亲的病需要喝黄河鲤鱼汤方能治愈,可这天寒地冻的,到哪里去找鲤鱼呢?唉!为父实实为难啊!

王祥:(走到床前看了一眼母亲,又跑到窗前看了看外边。然后对父亲)父亲莫担心,一定会有办法让母亲好起来的。

【同期。屏幕——大雪开始纷飞。

【同期。舞台——灯关闪烁中,王祥跑出门外。

王融:(追问)祥儿,你去哪里?

王祥:(已退。幕后回音)父亲莫担心。

【灯闭。朱氏、王融速隐退。

风声依旧。灯淡启。屏幕呈现冰天雪地,一条冰河蜿蜒于山谷。舞台灯效:呈现雪花漫卷,右侧摆一岩石(道具);正中摆一冰块(道具)与屏幕河谷方位对称(呈一河相通势)。聚光灯照其上面。

【王祥。左上。半蹲身子,蹑手蹑脚,从岸边走向河中冰块处,几次滑倒又爬起。此刻,风声加大,王祥爬在冰块上,不停地打着哆嗦。

情景剧懒汉养鱼(舞台情景剧卧冰求鲤)(1)

情景剧懒汉养鱼(舞台情景剧卧冰求鲤)(2)

情景剧懒汉养鱼(舞台情景剧卧冰求鲤)(3)

情景剧懒汉养鱼(舞台情景剧卧冰求鲤)(4)

【古村民甲、乙,先后右角上,隔岸边岩石高呼)

村民甲:那不是祥儿,你这是要干什么呀?赶快回家去吧!

王祥:(哆哆嗦嗦地)我母亲病了,需要鲤鱼汤才能治愈,我要抓鲤鱼。

村民乙:傻孩子,这河水冻得严严实实的,哪里有鱼啊!你那继母整天对你又打又骂,那么狠心的女人,你何必如此卖命呢?

王祥:你不许说我母亲的坏话,你们走开!

【村民甲乙摇头。隐退。)

【聚焦。王祥——突然“啊”地尖叫一声,然后自言自语道:

苍天呢,你救救我的母亲吧!再然后,他又颤抖着勉强爬起,

用拳头撞击厚厚的冰层。一会又双手摁地,连续用头去撞击冰

块。最后,他脱下上衫,把胸脯贴在冰块上。少顷,天空突然

划过一道闪电,随着一声炸雷响过,他面前的冰块裂开一道缝

隙,他伸出一只手,在冰下摸索起来,不一会,便摸到两条鲤

鱼。他高兴得热泪盈眶,用脱下的上衣把鱼包住,揽在赤裸裸

的怀里,随又连连磕头,并自言道:感谢苍天,感谢河神。谢

罢,他欲站起,试了几次,腿脚已冻僵,于是就一手抱鱼,一

手摁地,跪着双膝,拖着双脚,往回爬行。

【风雪依旧。灯光闪烁中,王祥抱鱼爬到家门口,叩门。父王融开门,见状大惊。 【同期。画外音——

(少年儿童)妈妈,那个大孝子当年多大?

(青年妇女)大概十四、五岁吧。

(少年儿童)妈妈,等我长到十五时,也给你抓两条大大的鲤鱼吃。

(青年妇女)孩子乖,妈等着……【同期,舞台——灯光闪烁中,音乐深沉起。王融扶儿王祥起, 进屋。炖鱼。给朱氏喂汤。特写——聚焦灯光,朱氏喝着热乎乎的鲤鱼汤,看着瘦弱的王祥,不禁眼泪滚滚,随伸手将他抱在怀中。

同期,画外音——朱氏得知王祥卧冰求鲤孝敬她的事情后,一向冷漠的性情,顿时被温暖。自那夜起,他们母子和睦相处。后来,朱氏不仅把王祥卧冰的事情讲给众乡亲们听,还一心供他读书。——公元230年,王祥通过十年苦读,最终考取功名,其孝道也成为朝廷内外众人学习的榜样。西晋建立后,晋武帝司马炎亲拜太尉王祥为太保,尊称“孝圣”,进爵为公,并将其所著《训子孙遗令》传扬广大,以正天下家风。

灯闭。众人谢幕。幕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