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故事梗概:典雅娴静与外向热情的两难选择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讲述了“我”与死去好友木月的女友直子和“我”大学同学绿子之间发生的爱情故事。

木月和直子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直在一起玩耍,上学,到情窦初开的年纪,俩人自然而然成了男女朋友关系。小说中的“我”即渡边,是木月的好朋友,因此和木月、直子经常一起玩耍。

木月在17岁自杀身亡后,给渡边和直子心里留下深深的怀念和阴影。他们不约而同有意识离开神户去东京上大学,只为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重新开始生活。

一次在电车上,渡边和直子偶然邂逅,俩人从此开始约会。直子20岁生日那天,俩人发生了关系。但很快,直子因为精神疾病不得不休学,去深山里的疗养院治疗。

渡边经常去疗养院看望直子,回到学校就给直子写信。他希望直子尽快恢复健康,和他一起共同度过未来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绿子出现在渡边身边。她的性格和直子完全相反。直子典雅娴静,美丽端庄,澄澈纯洁,而绿子外向热情,活泼可爱,坦率直接。

渡边一方面爱上了绿子,一方面留恋着直子,对直子更有着深深的责任感。这让他“心乱如麻,不知所措”。陷入难以选择的痛苦境地,十分纠结。

当直子选择自杀后,渡边在悲痛无奈中四处游走,消极颓废,经常会独自哭泣流泪。直子生前的音容笑貌,一举一动,无不在他脑海中闪现回放。

结束了流浪生活后,渡边选择了绿子。


村上春树小说中的简单质朴的氛围(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1)


02 故事架构:线状加画面,如水晶珠帘的美丽剔透

小说以回忆的方式开始了故事的讲述。37岁的“我”在德国飞机场听到了甲壳虫乐队演奏的《挪威的森林》,想起了18年前的往事。那时直子也喜欢听《挪威的森林》。

小说整体以线状结构为主,中间又点缀了不少画面结构,这些画面有的包含与主人公命运有关的意象,但大多数以比喻为主,有的画面比较细致,有的画面比较简约,这使得小说看起来像水晶珠帘一般美丽剔透。

在第一章的回忆中,直子和渡边走在疗养院的杂木林中。直子说到了荒郊野外的一口井,这口井也许就在草地与杂木林之间,被青草掩盖,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下去。

井,是直子脑海中的一个意象,象征着阴暗,危险,很大的缺口,吞噬。也暗示了直子自杀而死的命运。


村上春树小说中的简单质朴的氛围(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2)


我们来看另一个画面。

春天的原野里,你一个人正走着,对面走来一只可爱的小熊,浑身的毛活像天鹅绒,眼睛圆鼓鼓的。它这么对你说道:“你好,小姐,和我一块儿打滚玩好么?”接着,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顺着长满三叶草的山坡咕噜咕噜滚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你说棒不棒?


渡边说喜欢绿子,用的比喻是“像喜欢春天的熊一样”,再用上面这段极有动感和趣味的文字进一步阐释了为什么喜欢春天的熊。

春天的原野,那一定是温暖阳光下,绿茸茸的、水润鲜泽的草地,蝴蝶翩翩起舞,鸟儿在远处啁啾。一个人正沐浴在和煦的春光里,这时,对面走来一只浑身上下的毛像天鹅绒一般闪亮柔软的胖嘟嘟的小熊,要和这个人在长满三叶草的山坡上打滚玩耍。这样画面,不仅美丽而且温馨并充满童话世界的趣味。

再如,渡边形容绿子发型好看所用的比喻:

好得全世界森林里的树统统倒在地上。

全世界森林里的树全部倒在地上,是什么阵势,森林给人的感觉是树木茂密阴森,遮天蔽日,那些树全部倒在地上的感觉,就是豁然开朗,纯粹通透敞亮。


村上春树小说中的简单质朴的氛围(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3)


03 故事里最让人心动的,是个配角

《挪威的森林》主要讲述渡边和直子与绿子的爱情故事。

在我个人看来,里面最动人的故事却是配角石田玲子的故事。

玲子和直子在同一个疗养院,俩人在一个宿舍,即是病友,又是好朋友好姐妹。

玲子从小学钢琴,在音乐方面一直名列前茅,拿过音乐会的奖项。可以说从小顺风顺水,是在各种赞扬和夸奖中长大的。

然而,大学四年级一个重要音乐会的前夕,玲子的小指突然动不了了,去医院,用各种方法,都没有恢复。这对于一个从小没受过任何挫折的钢琴天才来说,是莫大的打击。从那以后,玲子的精神出现了状况,做钢琴家的梦想也破碎了。

在治疗精神疾病的疗养院住一段时间后,玲子恢复了正常,并结婚生子。她丈夫很爱她,给了她继续美好生活的勇气。

而一个邻居小孩在她生活中的出现,让玲子又跌入了精神疾病的深渊。

那个漂亮的如同画上美女的13岁小女孩,聪明可爱,却比成年人都早熟,而且可怕的是,这个孩子是个同性恋。玲子意识到这一点时,果断制止了那孩子的举动,她不能让这个孩子的行为毁了自己来之不易的幸福家庭。却被那个孩子反咬一口,说玲子是个同性恋,连带玲子以往的精神病史也被挖了出来。

受到这个打击,玲子旧病复发,又进入疗养院。她知道自己的病即便好了,以后也有复发的可能,为了不连累丈夫和孩子,她主动坚决要求离婚。


村上春树小说中的简单质朴的氛围(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4)


渡边去疗养院看望直子,玲子也喜欢渡边。但她很有自知之明,只是以一个知心大姐姐的身份努力维护渡边和直子的感情。

直子死后,渡边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悲哀消沉之中,他不能忘怀直子凄清冷寂的葬礼。玲子专程去东京看望渡边,并给渡边弹了51首吉他曲,以这样的方式祭奠直子,并让渡边记住这51首吉他曲的祭奠方式,以此消除渡边的心病。

玲子的闪光点在于,处处为别人着想,并且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应该怎么做。

因此,当他和渡边发生情不自禁发生关系后,独自潇洒离去,把美好的祝福留给渡边和绿子。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挪威的森林》中,有不少性爱描写,读者对此褒贬不一。

但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与青春有关的爱情故事。主人公年龄都在二十岁左右,正值青春年少,身体与感情都蓬勃悦动,很容易陷入成长中的孤独与无助。对另一个异性身体的温暖渴求及感情需索,是单纯的,因而也是正常的。在这个年龄背景下,大量的性爱描写,并不违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