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精粹,其中蕴含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礼仪等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江苏省海安市墩头镇加强国学教育,以国学经典润泽孩子德行成长,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一举措在当地备受好评,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给孩子录一个国学经典故事?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给孩子录一个国学经典故事
国学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精粹,其中蕴含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礼仪等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江苏省海安市墩头镇加强国学教育,以国学经典润泽孩子德行成长,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一举措在当地备受好评。
办暑期公益国学班
让农村孩子“离校不离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7月6日,海安市墩头镇宝祥村党群服务中心内书声琅琅,一群孩子身着汉服,正襟危坐,在志愿者老师的带领下,齐声诵读《论语》。 据了解,这是宝祥村开办的暑期公益国学班,墩头镇的一些老教育工作者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义务当起授课人,他们教育孩子从小学习优秀的国学传统文化,了解中华五千年文化精髓,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传统美德。 “村里这期国学班,从即日起将持续一个月,每周二、四、六的上午开课,让孩子们特别是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宝祥村关工委校外教育辅导站站长、村党支部书记汤仲德介绍说,“平时我们还利用周六时间,在王宏武、梅德旺等村民家中开设国学公益讲堂。”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在阵阵读书声中,志愿者丁春梅说,通过这篇《论语》的学习,让孩子们知道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熟悉一些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从中学到有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期间,我们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结合现实生活,侧重向孩子们传授《论语》《大学》《诗经》等国学文化经典,引用其中经典,教育孩子做一个爱国爱家、讲道德知礼仪、讲文明守法纪的好孩子。 当天,除了经典学习,退休老校长曹国民以“永”字之八划,即“侧、勒、努、趯、策、掠、啄、磔”之写法为实例,指导孩子们用毛笔练习“永”字写法,领略传统文化魅力。 “平时苦于工作忙,没时间关爱孩子,现在让孩子来村里学习一下国学和书法,既让孩子增长了知识,又给我们家长减轻了孩子假期没人看管的烦恼。”该村村民严伯洲高兴地说。
学校开设国学讲堂
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今年以来,墩头镇吉庆小学利用每周五下午放学后的半个小时,开设“国学公益讲堂”,吸引了不少儿童及其家长。 “积极引导乡村孩子了解国学、认知国学、热爱国学,让他们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不断地汲取营养,接受感恩、益智等教育,帮助他们塑造健康人格,增强文化自信;同时倡导家长参与,与孩子共读国学,共同提升文化修养”校长汤仲根道出了初衷。 国学讲堂上,志愿者王晴等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了《孝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名著,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好家风好家训的深层含义,并与孩子和家长们一起吟诵经典,互动相学,课堂气氛轻松而热烈,30分钟的“国学讲堂”让大家意犹未尽。旁听的家长都深有感触地说,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有益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另外,学校还组织学习有关饮食礼仪,让学生们体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古诗句的真谛,使所有孩子都成为了“光盘一族”。 “国学教育改变了孩子的一些陋习,帮他们提升了仁孝德礼俭的修养。”不少学生家长都为此感到十分欣慰。
播撒国学经典种子
绽放灿烂文明之花
为让国学经典的种子在水乡墩头镇开出文明之花,助力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今年6月份,墩头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教育代表团与苏州市高新区狮山实验小学家委会共同举办了一场“国学经典、文明实践、共通共融、攀高行远”主题活动。通过国学讲堂、家长读书会、互动交流等活动,让传统国学与文明实践碰撞出灿烂火花。 在国学经典讲堂观摩课上,大家以《论语》《弟子规》等为教材,用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好家风,告诉孩子和家长们如何做一名好孩子、好学生、好公民。 “今后,要进一步推动国学经典诵读进课堂、进校园、进家庭,让国学走入生活,传统成为时尚,”墩头镇教育助理陆军表示,按照《关于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精神,充分发挥国学经典的现代德育功能,把国学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让国学教育有效对接现代文明,精心组织开展益德益智、丰富多彩、深受孩子喜爱的文明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传承传统文化、陶冶情操、收获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