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鲁文茹


“梅叶未藏禽,梅子青可摘”,提起梅,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乌梅是一味应用广泛的药食同源中药,除了好吃、营养丰富,它的功效,也不容小觑。

乌梅偏方(小乌梅大有用)(1)

乌梅是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味酸、涩,性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品质评价以其个大肉厚、柔软色乌、味酸者为佳。

历代医家对乌梅的作用有诸多论述:

《神农本草经》:“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恶肉”;

《本草纲目》:“敛肺涩肠,止久咳泻痢”;

《本草拾遗》:“止渴、止吐逆,除冷热痢”。

乌梅的药用价值:

1、蛔虫引起的呕吐、腹痛

由乌梅、细辛、附子、桂枝、人参、黄柏、黄连等10味药材组成的乌梅丸,出自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 用于治疗寒热错杂之蛔厥证,疗效确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乌梅丸可麻醉蛔虫,使其活动迟钝、静止,呈濒死状态,缓解蛔虫引起的呕吐、腹痛等不适;待症状缓解后再使用驱虫剂根治。

2、咽干、口渴

乌梅味酸,可生津止渴,临床用于治疗咽干、消渴等效果确切;用量宜在50g以上,否则效果较差。

3、久咳、干咳

乌梅镇咳的有效部位是核壳和种仁,单用核壳或种仁可增强疗效。

4、儿童腹泻、厌食症

儿童喂养不当易损伤脾胃,导致腹泻、不思饮食。乌梅味酸性平,可收涩化阴、益胃生津,可用于治疗儿童脾虚泄泻,不思饮食。

5、神经衰弱、失眠

乌梅因具有“除热烦满,安心”功效,可镇静催眠;临床试验表明加味乌梅丸可减少围绝经期患者睡眠觉醒次数,延长睡眠时间,并改善睡眠质量。

乌梅药用价值高,除了制成果脯直接食用外,还可以做成哪些食谱呢?在食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食谱】

酸梅汤

原料:乌梅30g,山楂15g,陈皮5g,甘草5g,桂花5g,冰糖适量。

做法:将乌梅、干山楂、陈皮、甘草洗净倒入锅中,用2升左右的水浸泡半小时后大火煮开(注意不要用铁锅),改用小火煨1个小时左右,加入桂花及冰糖调味并熄火,待凉后放入冰箱冷藏,随喝随倒。

作为民间传统的清凉饮料,酸梅汤已经有上千年厚重的历史沉淀;它不但能解暑、生津,还可以消热、败火、消食。

乌梅粥

原料:乌梅15-20g,粳米100g,红枣15枚,冰糖适量。

做法:将乌梅洗净加入适量的水,浸泡半小时后大火煎煮,至汁浓时关火,去渣取汁,并加入淘洗干净的粳米、红枣同煮,至米烂熟时加入适量冰糖即可。

乌梅粥可生津止渴,补脾止泻,尤其适用于久泻之人。

姜茶乌梅饮

原料:生姜10g,乌梅30g,绿茶6g,红糖适量。

做法:将三种材料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严盖子浸半小时,加入适量红糖即可。

姜茶乌梅饮能清热生津,止泻消食。

【注意事项】

乌梅虽好,却不宜贪多久食。过量食用乌梅可引起反胃、呕吐、牙痛等不良反应。感冒发热,咳嗽痰多,胸闷,菌痢、肠炎初期,妇女月经期及孕妇产前产后忌食乌梅。


注:文章图片皆来源于网络,在此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

审稿: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陈玲/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廖小红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