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定出来的,也就是阳历一年的长短,以回归年的长短为依据。我们知道,一个回归年的长度是365日5时48分16秒,假使直接把它作为一年,那么就会发生:这一年的一月一日在零时开始,第二年的一月一日就要到5时48分46秒开始,第三年的一月一日就到了11时37分32秒开始。这样一月一日也就不能说是一年的第一天了,因为它还有上一年的一部分;“除夕”这个词也就失去意义,这样很不方便。因此,为了方便起见,阳历以365日为一年,叫做“平年”。这样每年不是就比回归年少算5时48分46秒吗?一年相差5个多小时,累积到四年就是23小时15分4秒,差不多等于一日了。为了补上这个差数,阳历每4年增加一日,加在二月末,这一年共366天,这叫做“闰年”。

​但四年比回归年少算的是23时15分4秒,增加了一日是24小时,这样不是又多算了44分56秒吗?这个数目看起来很少,但累积到四百年就是三日,因此,阳历除了规定每四年增加一日外,还规定满一百年少闰一次,到第四年再闰,这就是每四百年中有97个闰年(减少3个)。这样阳历一年的平均长度是365日5时49分12秒,和回归年的长度差不多相等了,三千三百年才差一日。

阳历几年一次闰年(阳历的平年和闰年)(1)

在 calendar.2015 年三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