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封禅是一个帝王至高无上的荣耀,表示在自己的统治下,实现了海内一统、天下太平,需要给老天爷汇报一下成绩。

正史记载,一共只有六位帝王封禅过泰山,分别是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赵恒。

但颇为有趣的是,这六个人的功绩是一个不如一个,而且大都是有头无尾。大概是因为这个缘故,自宋真宗以后,就再也没人干过这事儿了。

史上共有六位皇帝泰山封禅(史上共有六位皇帝泰山封禅)(1)

在这六位封禅的皇帝中,唐朝和汉朝各自占了两位,比较符合汉唐两代的历史地位。那么,除了这六位,还有哪些皇帝有资格封禅泰山呢?

屈指算来,至少有六位,分别是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这六位皇帝中,我最替唐太宗李世民打抱不平,就凭李治和李隆基,你们够格吗?一个靠老子,一个靠奶奶,而且到最后都玩脱了,何德何能与李世民相比。

其实,李世民并非没有封禅的可能,也是唐朝最有资格的。公元631年,赵郡王李孝恭首次提议封禅,遭到李世民的拒绝。第二年,群臣又是联名上奏请求封禅,李世民回答道:

史上共有六位皇帝泰山封禅(史上共有六位皇帝泰山封禅)(2)

“你们都认为封禅泰山是帝王盛举,朕不以为然。如今天下安定,百姓富足,即使不去封禅,又有什么损害呢?从前秦始皇行封禅礼,而汉文帝却没有,后代岂能认为汉文帝的贤德不如秦始皇吗?而且侍奉上天扫地祭祀,何必一定要登上泰山之巅才能表示诚意呢?”

然而,群臣还是接连不断的请求,终于把李世民给说动了,只有一个魏征坚决反对。

李世民不禁有些扫兴,问魏征:“你不想让朕去封禅泰山,是认为朕的功劳不够高吗?”魏征答:“够高了!”

史上共有六位皇帝泰山封禅(史上共有六位皇帝泰山封禅)(3)

“德行不厚吗?”“很厚了!”“大唐不安定吗?”“安定!”“四方夷族没有归服吗?”“归服了!”“年成没丰收吗?”“丰收了!”“符瑞没到吗?”“到了!”

李世民有点疑惑了:“那为什么不可以封禅?”魏征侃侃而谈:“陛下虽然有上述六个理由,但大唐承接隋亡之后,户口没有恢复,国库还很空虚,陛下的车驾一旦前往泰山,大量的骑兵步辇随从,其劳顿耗费,必然难以承担。

而且陛下前往泰山封禅,四夷君长都将随从,如今从伊水、洛水到东海、泰山,人烟稀少,满目疮痍。这是引戎狄进入大唐腹地,示之以空虚。况且赏赐无数,也不能满足这些人的欲望;免除几年徭役,也不能补偿百姓的劳苦。像这样崇尚虚名而实际对百姓有害的事,陛下怎么能做呢?”

经过魏征的劝阻,再加上碰巧黄河南北数州县发生水灾,李世民的这次封禅终究还是泡了汤。后来,李世民屡次计划封禅,却因为各种原因没去成,也算是历史的遗憾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