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小目标,每周推介一位Battle MC的故事。一年有五十二周,合计五十二位。有的现今大红大紫,有的早已淡出隐退。不管他们现在怎样,那段历史,不应被淡忘。”——老凯

上面这段话大家一定很熟悉,这是我每篇“Battle人物”的开篇序言。不过这段话是最后一次出现在“押韵诗人”的文章里。在发完最后一位人物Nasty Ray的文中,我已经说道了这点。终于,在历时一年半的时间里,我完成了自己定立的小目标。

散作满天星的上一句是什么诗(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1)

当时写下这段话的原因有三,一是自我督促,让自己坚持把这件事完成;二是让所有文章更有系统性、计划性,更加专业;而第三点则是最重要的,记录下这些历史,并不断提醒读者,不管文章主人公是否出名,都不应该忘记过去发生的事情。

整个Battle人物系列是我在2017年底,和初晓在联合创立“押韵诗人”之前,就酝酿好的计划。从2018年2月24日发了第一篇人物姜云升后,做到了每周不断更。到最后一个人物Nasty Ray为止,整个系列主人公累计达58位,比原计划超出6位。

散作满天星的上一句是什么诗(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2)

这58位人物中,从资历最老的竹游人老大Blakk Bubble、06年Iron Mic总冠军Ayo,到大红大紫的PG One、小青龙、贝贝,再到隐退的云南小翔、成都Drunk、河北吴晨阳,基本涵盖了各个时期,各个地域的中国Battle历史上,杰出Battle MC们的事迹。这些人物的代表地域更是从东北到了海南,从新疆到了台湾。

不过这58位人物中,并没有包含一些当下最年轻一代的Battle MC们,在此解释一下。没有记录他们,是因为他们还是当下最火最当红的一代,而我记录的全部是2017年《中国有嘻哈》开播前,就活跃的过往人物。比如2018年铁麦总冠军小丑等等,他们完全有年轻一代的实力和荣誉,且热度更大,但我没有因此而打破了最初立下的标准。

散作满天星的上一句是什么诗(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3)

整个系列文章最具特色的一点就是,客观记录下了每个人物过去的Battle经历。很多人问,为什么我会对每个人物的Battle历史如此了解。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就是看得多而已,因为我一直痴迷于钻研Battle视频,这是我从2007年就开始一直在做的事情。

这么多年的积累,全网Battle相关的视频,我基本全部看过,包括所有音质不清、画质模糊的也不放过。而像Iron Mic这种重大赛事每年的视频,不夸张地说,我反复看了上千遍。

虽然是每周发一个人物,看似时间宽裕,但实际上非常紧张。写公众号是我的一项爱好,而不是职业。白天我还有自己的工作,只能在晚上,等孩子睡觉后,再打开电脑撰写文章。但是,我偏偏又对这个系列的文章要求非常高,比如要求自己做到所有图片和文章内容相互对应,而不是随便在网上搜几张照片贴上去那么简单。为了做到这点,我只有查找过去该人物的Battle视频,从视频截下图片。而抓截最帅气的截图,我又要反复播放看视频多遍,才能找到最佳效果的配图。

散作满天星的上一句是什么诗(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4)

每次写人物之前,我还会再把这个Rapper的微博,从第一条到尾,全部浏览一遍,去查找重要人物讯息。有的Rapper微博上万条,光是看完就要很长时间。总之,光是这两项工作,就要花掉我几个晚上的精力。再加上采访时间还要几天,以及两个晚上左右的写作时间,一篇人物下来,真的要耗费掉我一周以上的时间。

这一年半的时间,58个人物中,我有幸采访了33位。有的Rapper很健谈,初次聊天就电话直接聊一小时。有的Rapper很友善,没架子没包袱。有的Rapper很官方,说话客气但特别谨慎。有的Rapper很投缘,成了真的好友。和所有Rapper们的交流都非常愉快且难忘。

散作满天星的上一句是什么诗(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5)

对于整个系列文章,我个人虽然还算自我满意的,但也还是有几个遗憾。首先,有几个特别重要的人物还是没能完成。比如北京的王波、台湾的茶米,这些人物的事迹我知晓不少,但又不完全充分,怕写出来失去了真实性。

其次,有许多知名度不高,但又抹下惊鸿一瞥的人物没有去写。比如成都的AAA、西安的MC毒和门猪、09年Iron Mic的北京冠军杨阳。这些人物都有记录的价值,但皆因资料非常有限,写出来人物形象不丰满,放弃了写他们的打算。

散作满天星的上一句是什么诗(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6)

最后,很多Battle历史上重要人物,没能采访到本人。对于没有采访到贝贝、小青龙这种,我一点都不遗憾。因为他们的Battle历史全部有完整的纪录,但是没能采访到大狗、派克特、爆音这些Battle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却非常遗憾。

比如大狗和派克特,我只对于他们在Iron Mic这种大赛上的经历有了解,而背后肯定还有更多的不知名战役,无处查询。这也直接导致,这些重要人物的事迹写得不完整。如果有机会采访到他们本人,我还会重写这些人物的文章。

散作满天星的上一句是什么诗(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7)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也多次有退缩的想法。因为写到后期,我会发现每篇文章的写法模式都基本相同,非常枯燥。尤其写详细Battle经历的时候,很多故事有交叉重叠,会有为了码字而码字的感觉。但是想想自己每次开篇立的Flag,我不想自己打脸,必须完成。而且很多老大哥都对我帮助和鼓励很多,比如云南MC飞,上海Tang King等。轻易放弃了不就辜负这些前辈们了么。

Battle人物系列,伴随着“押韵诗人”的成长,终于到了今天完结。不过今天不仅是“Battle人物”的完结,还是我短期内期最后一次在押韵诗人发表推文。当我完成这个系列文章后,我自己有一种被“榨干”了的感觉,加上自身工作和家庭等原因,我认为现在停笔也是最合适的时候。

散作满天星的上一句是什么诗(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8)

这一路来,非常感谢整个押韵诗人团队的支持。团队的几位小兄弟都是各个生化绝技的能人,纸博士精通说唱乐理、擅长乐评,他在这方便展现出的才华已经非常接近专业Rapper的水准。少卿笔名Zerggie,他思维敏捷,文章逻辑非常清晰,少卿是我认为所有中文说唱相关公众号中,最擅长把自我态度融入热点新闻的人。龙泉比我小12岁,是押韵诗人粉丝群成立后的我发掘的头号粉丝。龙泉开朗乐观的性格,负责帮大家处理各种客服问题,但从不抱怨。我们也曾经让龙泉尝试写文章,但事实证明,他没有这个天赋(哈哈)。

不过,最感谢的还是我最信任的搭档初晓,初晓也叫船长,初晓对中文说唱的痴迷程度让我吃惊。在认识初晓之前,我从没想到有人对说唱会痴迷到如此地步。初晓电脑中的中文说唱歌曲存货多达10几个TB(备注:1TB=1024GB),这已经远远不是普通说唱爱好者能理解的级别。我心中初晓最过人的地方就是善于发现他人之长处。也正是在初晓的撮合下,把我们几个各具特色的人,融合到了一起。我们五个人中,两个有工作,两个是学生,只有初晓是全职把押韵诗人当作事业去看待。也正是这种全身心投入到推广说唱文化上的勇气,让我实在佩服。

散作满天星的上一句是什么诗(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9)

说实话,在Battle人物系列完结后,我也江郎才尽。如果把整个“Battle人物”系列所有文章拼凑到一起,基本就是一部中文Freestyle Battle的发展史。即便你几年后,再次翻开来看,也会是有意义的。这就是我坚持写这个系列的原因,即便内容不吸引眼球,这些文章也会有留传下去的价值。

Hip-Hop不仅有Peace&Love,也有纸醉金迷。说唱自媒体传播的东西,要有博人眼球的热点新闻,也应该有被忽视淡忘的过往历史。现在的国内所有说唱自媒体里,还没有出现一个,会去把重心选择记录过去这些历史的。因为做这件事确实不能带来等值的流量,但这件事又一定要有人去做,而我更愿意去当这个记录者。

今后,我还会用自己的微薄之力,记录下更多我心中值得记录的人物和故事。这些人物和故事中,没有Higher Brothers或PG One,没有撕来撕去的Beef,没有《中国新说唱》,甚至我每周只能发一两篇文章。我也想看看自己能坚持做这件事多久。因为今年我还有一个大计划,我打算用半年的时间,记录下详细的Iron Mic发展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