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是生命的奴隶,生命是时间的弄人。
——莎士比亚《亨利四世》
莎士比亚流传青史的作品不只有脍炙人口的四大悲剧四大喜剧,还有十四行诗以及一系列历史剧。
莎翁的历史剧中,除了《约翰王》发生在13世纪外,其他作品的背景时间是连续的,可以看做从理查二世、兰开斯特王朝(亨利四世到六世)到理查三世的历史。
其中,《亨利四世》被公认为最成功的作品。
虽然以亨利四世命名,但这部剧最具成长孤光的人物却不是垂垂老矣的亨利四世,而是他的儿子哈尔,彼时的亲王,未来的亨利五世。
《亨利四世》上下和《亨利五世》可以连起来看成是王子哈尔成长为一个君王的过程。
然而剧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人物则是一个配角——福斯塔夫。
福斯塔夫被著名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称为莎翁作品中最伟大的两个人物之一,另一个,是哈姆雷特。
相比之于哈姆雷特的大名鼎鼎,福斯塔夫对很多读者却是陌生的,这个配角,何以与哈姆雷特相提并论呢?
01《亨利四世》采用了双线叙事,一条聚焦庙堂之上,废黜了理查二世的亨利四世遭遇了各方势力的反叛,这条线讲的是反叛与平叛的过程。另一条线则在市井乡野,聚焦整日混迹于酒吧的亲王哈尔的经历与成长。
福斯塔夫是与哈尔厮混的好友之一,他心宽体胖,玩世不恭,除了肉体享受,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有时候“心大”到令人无法想象。
官兵来酒馆抓福斯塔夫,哈尔把福斯塔夫藏好,自己和老板娘演戏应付官兵,等官兵走后,帷幕后响起呼噜声——福斯塔夫居然睡着了。
抽象的道德情感与责任在福斯塔夫身上从来不起作用。他去抢劫旅客,被哈尔和随从两个人乔装撞破,迅速逃回酒馆,在众人面前编造吹嘘自己的英雄之举。
被哈尔揭穿之后,福斯塔夫丝毫不觉尴尬,声称自己就是因为认出了哈尔才不敢向王子发难。
这一系列的转变发生得如此自然,毫无心理负担和包袱。
福斯塔夫简直完美展示了怕死的人在战场上的表现:装死。
不仅“苟”过去了战争,还在哈尔杀死的潘西身上又戳了一剑,拿着剑痕当证据,证明自己“杀”了潘西,领了赏。
如果福斯塔夫只是一个贪生怕死的酒肉之徒,毫无廉耻与道德,他不会如此特别。
恰恰是在毫不在乎与漫不经心之中有那么一点让人捉摸不透的认真令人着迷。
他在剧中有一系列富有哲理的金句,例如:
“青春越是浪费,越容易消失”。
哈尔混迹于酒吧,就像任亭长时候的刘邦,然而福斯塔夫却不是樊哙。
刘邦并不知道自己将来会成皇帝,但哈尔却清楚地知道眼前的一切只是伪装。
要是一年四季全是游戏的假期,那么游戏也会变得像工作一样令人厌烦,
只有偶然难得的事件,才有勾引世人兴味的力量。
连日的阴霾后人们会愈加赞美太阳,纵使躲在云层后面也比下雨好。
“浪子回头”比一个从一而终的好人更容易取得人们的好感。
一旦太阳出来,必然会与过往的阴霾做永久的切割,为哈尔和福斯塔夫的结局埋下伏笔。
02虽然帝王无情,但哈尔对福斯塔夫的感情却很复杂。一方面他深知福斯塔夫只是一时的陪伴,是自己混迹于市井的伪装。而另一方面,福斯塔夫填补了哈尔缺失的父爱,还给哈尔提供了另一个视角看待这个世界。
战场上,哈尔对着装死的福斯塔夫哀叹:
死了一个更好的人,也不会像死了你一样使我不忍。
假如我真是那么一个耽于游乐的浪子,你的死对于我将是怎样重大的损失!
全然不顾世俗的“老炮儿”面对胸有大志藏于市井的王子,也会流露出真情。
在哈尔得知父王找自己的时候,和福斯塔夫排练了一场戏,预测父王会说什么。
福斯塔夫扮演哈尔,他对扮演国王的哈尔用哈尔的口吻哀求道:
千万不要让他离开你的哈利的身边;撵走了肥胖的杰克·福斯塔夫,就是撵走了整个世界。
面对福斯塔夫的请求,哈尔却回答:“我偏要撵走他”。
这里展示出莎翁高超的叙事技巧,庙堂与市井两条线并不是完全平行,而是有着交叉与影响,由于庙堂线的推动,哈尔被召见,才有了市井线这一幕的真情流露。
可惜小王子终究要长成君王,哈尔或者说亨利五世必须牺牲曾经的友谊,埋葬自己的过去。
在成为亨利五世的第一天,新王放逐了福斯塔夫。
人们通常以为“受人滴水恩应当涌泉报”,而更有可能的情况是,发达了的人迫不及待地和帮助自己的人划清界限,巴不得证明自己是白手起家。
当然,哈尔的情况要更复杂,他并不是一个负面角色,恰恰相反,亨利五世是莎翁心目中的模范君主。也许也正是在这样一位英勇而短命的君王身上,莎翁才有空间赋予这位君王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品格。
03哈罗德·布鲁姆引用黑格尔的术语,形容哈姆雷特和福斯塔夫不受任何所谓“真理”“意识形态”的约束,是“自我的艺术家”。
如果说哈姆雷特是表达了人生的犹豫与彷徨,相比之于麦克白、李尔王的古典式悲壮,福斯塔夫则更“现代”。
他鄙视那些集体主义的叙事,更强调个体性。
有人分析他的名字构成,Falstaff,可以视为Fall staff,意为堕落的人们,由此来解读这个人物的意义。
实际上,福斯塔夫的内涵要更丰富。他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堕落的“怂货”。贪生怕死,纵情酒肉,是他在乱世保全自己的密码,他的台词不乏看透了世道的睿智:
在这市侩得志的时代,美德是到处受人冷眼的。
真正的勇士都变成了管熊的役夫,智慧的才人屈身为酒店的侍者,把他的聪明消耗在算账报账之中,一切属于男子的天赋的才能,都在世人的嫉视下不值分文。
福斯塔夫对于自己的假死毫无愧疚,“死了才是假扮”,活人装死不算是假扮。
而且,福斯塔夫还控诉同代人:“你们这些年老的人是不会为我们这辈年轻人着想的,你们凭着你们冷酷的性格,评量我们热烈的情欲,我必须承认,我们这些站在青春最前列的人,也都是天生的浪子。”
对主流的价值观持戏谑态度的福斯塔夫充满了“现代感”。有人号召他捍卫骑士的荣誉,他反问:“荣誉能够替我重装一条腿吗?”
大法官劝诫福斯塔夫说他头上的白发提醒他做一个老成持重的人。
而福斯塔夫却说,这些白发“提醒我生命无常,应该多吃吃喝喝。”
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天下兴亡是作为君王的哈尔的职责,而对于福斯塔夫或者平民来说,无论兴亡,活着都是第一位的,然后是更好的活着。
智慧是勇敢的最大要素,凭着它我才能保全生命。
福斯塔夫让一切君王霸业、宏大叙事成了讽刺,他关注的只是个体的命运,当然可以评价为“自私”,但对宏大叙事的谎言无动于衷,对乱世功绩毫无兴趣,正是福斯塔夫的智慧,也是人们看待所谓“世道”的另一重视角。
图:BBC《亨利四世》剧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