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84年,燕国为报灭国之仇,攻打齐国,当战争在边境进行的时候,齐国都城临淄依旧歌舞升平,不久,以燕国为首的五国联盟攻打到了临淄,此时还是一个市场小吏(就是菜市场管理)的田单骑牛车逃亡到了齐国最后仅剩的两个城池之一即墨。

田单刚逃到即墨不久,燕军就紧随其后攻了过来,而即墨守城大夫在出城迎战时,不幸中箭,然后在危急关头,差点被射中第二箭的时候,那个射箭的人被田单射了下来,大夫捡了一命。

燕国攻打齐国,派出的是燕国名将乐毅,率领十万大军兵临齐国城下,但是乐毅却说,燕国不想攻城,希望齐国派人出来议和。

而此时,齐国守城大夫由于受伤严重,难以支撑,就想把即墨交给田单,却受到了众人的质疑,觉得他只是一个市井小吏,凭什么要把即墨交给他守护呢,但是守城大夫看出了田单智勇过人,于是不顾众人猜忌,执意将城符交给了田单,而这一举动,也证实大夫确实没有看错人,田单后来带领齐国人民,从岌岌可危两座城池到一步步复兴齐国。

当时的齐国城池即墨,由于长时间太平安逸,人民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耽于享乐,大部分民众都受不了苦日子,如果长时间将他们拘禁在城里,那么到时候,即使燕国不出兵攻打,齐国自己也会打开城门,而当时燕国将军乐毅,看出了齐国这种状况,也因为当初齐国占领燕国,由于暴力统治,不到五年就被反抗的燕人赶走,于是乐毅虽然有十万大军,却没有举兵进攻,而是奉行,只要齐国投降,一定会善待人民,想要用仁义感化齐人,让燕国不战而胜。

事实证明乐毅的办法很管用,齐人逍遥惯了,围困的时间长了以后,很多齐人都感觉不耐烦,觉得投降和不投降都一样,已经有了投降的心,而没过多久,齐国的君主也驾崩了,齐国更是人心惶惶,认为单一个即墨守不了多久,而以前投降的城池也过得不错,乐毅对齐人不错,想要投降的大有人在,不仅老百姓,很多朝廷官员也主张投降。乐毅温和的战略完全深得齐人民心,反抗之心被消磨,厌战情绪日益增强。

而此时田单想了一个办法,他听说即墨人敬畏祖先,相信神灵,于是就派人找了一个幻人,假装是神人显灵了,给他传达旨意,并告诫齐人不能投降,终有一天会赶走燕人,于是齐国的百姓全部相信了,齐声大喊不会做燕国的奴隶,于是就靠着这个信仰,齐国在燕国的围困下,足足坚持了四年之久。

但是,谎言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时间越长,齐人也越来越开始怀疑,但是恰巧此时,燕国君主燕昭王离世了,于是田单散布了乐毅要谋反的谣言,让燕国新任君主燕惠王和乐毅不和,这种机谋其实并不高明,但是它在君臣之间却屡试不爽,于是乐毅成功被罢免,田单用反间计逼走了乐毅,然而燕国并没有就此撤兵,反而换了新的将领骑劫围城,骑劫不像乐毅,他主张战争攻城。

而田单又想出了一个新办法,向骑劫透露了齐国人最害怕被割掉鼻子,于是没过多久,骑劫就割了几个齐国人的鼻子,田单又派人向骑劫透露了齐国人最怕被挖了祖坟,结果骑劫果然又派人挖了齐国人的祖坟,这一下子击起了齐国人的愤怒,大喊要杀了燕人,仇恨击起了齐国人的斗志。

这两件事办完以后,田单又开始向骑劫示弱,表示他的威名在外,让即墨人恐惧,打算投降,但是需要一些时日说服齐国人,于是骑劫就给了田单一些时日,准备接受齐国的投降。

而就在骑劫得意洋洋准备接受齐国投降时候,田单则找了一千头牛,命人用红布蒙住牛头,牛角上绑了武器,牛尾巴上绑了绳子,在一天晚上,打开城门,点燃了牛尾巴上的绳子,让这些带火的牛冲向了燕国战营,燕军驻扎的地方火光四起,燕军溃不成军,这就是著名的火牛之战。

经此一战之后,人们全部响应田单,田单军队所向披靡,以前被燕国夺取的城池也在田单的号召下又一一收回,当年就光复了整个齐国,被乐毅攻下的七十多座城池,又被田单全部收了回来。

田单也声名大振,被君主册封为相邦,封安平君。

一个市井小吏,创造了复国的传奇,只能说,田单真的太会掌控人心,用人心一步步夺回了齐国。

田单复国上中下三集(靠一千头牛复国)(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