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恒星,太阳释放出的光和热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能量来源,但是太阳周期性的活动有时候也会给人类带来不小的麻烦。根据最新的研究,近年来太阳黑子的数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或许预示着下一个“小冰期”即将到来。那么,小冰期究竟是什么?又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哪些影响呢?

太阳黑子活动规律与地球人类关系(太阳黑子数量减少)(1)

或许有不少人看过电影“冰河总动员”,电影中描绘了处于冰河期的地球被冰雪完全覆盖的景象,这种全球都被冰雪覆盖的时期也就是人们口中的冰河期,也叫冰川期。尽管距今最近的一次冰河期已经过去了几百万年,如今在地球的许多角落,我们仍然能够看到许多冰河时期残留下来的冰川和冰川活动造就的壮丽风景。冰川期除了能够为人们创造绝美的风景以外,气温急剧地降低同时也会给地球上的生物带来危机。为了方便研究,科学家们根据冰河期持续时间的长短,将冰河期划分成大冰河期小冰河期

太阳黑子活动规律与地球人类关系(太阳黑子数量减少)(2)

就目前已知来说,地球已经经历过三次较大规模的冰河时期,它们分别是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叠纪大冰期以及第四纪大冰期。无一例外的,当大冰期来临以后,由于气温的急剧下降,大量生物走向灭绝,地球环境发生巨变。

不同于动辄持续数百万上千万年,破坏力惊人的大冰期,小冰期的持续时间要短得多,一般情况下不会超过一百年,短的甚至只有几年或者十几年。尽管小冰期也会带来降温,但幅度较小,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的程度比较有限,并不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太阳黑子活动规律与地球人类关系(太阳黑子数量减少)(3)

之所以有科学家认为人类即将进入一个短暂的小冰期,这与我们头顶的太阳密不可分。根据几千年来人们观测太阳得到的数据,人们开始总结太阳活动的规律,并且试图将太阳活动周期与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建立联系。

根据最新的观测结果,太阳上的黑子数量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2019年甚至有超过一百天的时间都没有观测到太阳黑子的身影。通过几千年来对于太阳的观测,人们发现太阳有着明显的活动周期,一般每隔10到12年都会迎来一次小的爆发,每两三百年太阳都会进入一个活动的极小期,这时候太阳黑子的数量就会明显减少。当太阳处在极小期,它像宇宙中辐射的能量就会减少,所以此时的地球能够接受到来自太阳的能量就会降低,地表的温度就会下降,也就预示着小冰期的到来。事实上,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已经经历过许多次小冰期,而离我们最近的是明朝末年的小冰河时期。

太阳黑子活动规律与地球人类关系(太阳黑子数量减少)(4)

你见过广东下暴雪吗?在今天这完全不可能。但是在明朝崇祯年间,广东海南等地普降大雪,整个北方地区都陷入了极端低温的天气。小冰河时期气候异常降雨带南移,出现大面积的干旱和蝗灾,据统计整个明朝时期,我国爆发的水灾、旱灾、虫灾达到惊人的3952次,这让产量本来就不高的农作物出现大面积减产,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为了抵抗寒冷,人们的食物开始以温补为主,使得大量人员变成了湿热体质,在明朝末年的混乱中无疑加剧了瘟疫的爆发和蔓延。再加上北方的牧场牧草大面积死亡,牲畜大量饿死,游牧民族就开始向气候相对温暖一些的南方侵袭,造成这一时期我国南方的人口锐减。

太阳黑子活动规律与地球人类关系(太阳黑子数量减少)(5)

不仅如此,当时中国北方的大运河一年之中有超过百天的时间处于完全冻结状态,南方地区的主要河流也普遍出现了冻结现象,要知道在当时水路运输几乎就是国家物资调运的命脉,缺乏物资运输的途径无疑加剧了地方上物资匮乏的程度,可以说小冰期成为了明朝灭亡的主要元凶之一。

在我国经历明清小冰期的时候,当时的欧洲同样也在经历小冰期带来的极寒天气,伦敦的泰晤士河被完全冻结,博览会只能在冰面上举行。这一长达70年的小冰期,刚好太阳黑子数量明显减少,在学界也获得了蒙德极小冰期的称号。

太阳黑子活动规律与地球人类关系(太阳黑子数量减少)(6)

然而,尽管地球处于小冰期时,太阳黑子的数量往往都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但是并不能就此将太阳黑子数量减少与地球小冰期之间划等号,因为很多时候太阳黑子数量极少时地球并不处于小冰期当中。相关研究表明,太阳黑子极小年只会对地球表面的气温产生大约0.3度的影响,还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准确的给出太阳黑子变化对地球温度造成的影响。既然这样,为什么如今网络上会出现大量关于地球即将进入小冰期的报道呢?

事实上,目前学界对于这一方面非常严谨,而地球即将进入小冰期则是英国“每日邮报”的杰作。根据每日邮报的报道,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议上,研究人员扎尔科娃表示,他们开发出来一个新的预测太阳活动的模型,经过模型推导,他们得出了到2030年左右太阳活动只剩现有水平的40%地球将会进入小冰期的结论。

太阳黑子活动规律与地球人类关系(太阳黑子数量减少)(7)

然而事实却是,目前对于小冰期的规律学界还没有达成统一,至于准确预测其发生的时间更是无中生有。同样是研究太阳活动的模型,不光是扎尔科娃的模型,科学界早就已经有很多模型对太阳活动进行预测,但是结果往往都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事实依据,扎尔科娃的模型同样也是这样。每日邮报报道的“太阳活动减少60%”,实际上并不是指对地球温度影响较大的辐射和光的减少,而是指太阳黑子以及太阳耀斑数量的减少,这并不能支撑起地球即将进入小冰期这一结论。

对于目前的人类来说,在应对极寒天气时,我们已经有了多种多样的御寒措施。我国的太阳检测计划——“夸父”计划也已经展开,随着人们对于太阳活动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或许在未来真的能够找到太阳活动周期与地球小冰期的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