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期军阀政客勾心斗角政局异常混乱。刺宋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宋教仁,号遁初,国民党的主要创建者,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之一,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人物。早年与黄兴交好,成立反清组织华兴会,后又支持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是改组同盟会创立国民党的主要操盘手。

宋教仁死对谁最有利(宋教仁究竟死于谁人之手)(1)

宋教仁主张实行宪政和政党内阁制。他学习过西方许多国家的政治思想,知识渊博,见识甚广。宋教仁是位出色的政治理论家、革命组织者和思想实践者。他的许多政治思想相当超前,与当时包括孙中山在内的许多民主革命者不同,更与当时的实力派人物袁世凯的政治主张不能相容。

宋教仁领导的国民党在当时的选举中大获全胜,踌躇满志的宋教仁信心满满欲北上组阁实践其政治理想。1913年3月,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遭刺杀身亡。

宋教仁死对谁最有利(宋教仁究竟死于谁人之手)(2)

刺宋案发,举国震惊。国民党人将刺宋案主使直指袁世凯及其北洋政府,许多人主张武力讨伐掀起二次革命。的确,宋教仁的政治主张和组阁行动将直接危及北洋派的实权统治。另外,宋的政治思想与国民党内高层人物之间也多有矛盾,也有人怀疑这是国民党内政治斗争的结果。刺宋案引发的二次革命很快失败。但它带来的政治影响却难以平复。

在举国上下的关注下,案件调查不久就有了结果。持枪行凶的是黑帮人物武士英,还有应桂馨、吴乃文等幕后人物,后来又查获涉案嫌疑人北洋政府官员洪述祖等。但这些人物除了洪述祖与时任国务总理的赵秉钧有所往来,其他都是些江湖青帮之流,没有任何政治影响力。嫌疑人一句替人出头(刺宋)的表示,显然与刺宋案引发的政治海啸不相匹配。案件审理过程中的一系列蹊跷,也令人颇感费解。于是各种谣言和猜测不胫而走。

宋教仁死对谁最有利(宋教仁究竟死于谁人之手)(3)

刺宋案一说是袁世凯的北洋政府主使所为,除掉可能影响其政治权力的最大敌手;一说是国民党内部斗争的结果,而后嫁祸于人;一说则相信了嫌疑人的交待,完全是与北洋实权派人物有旧的洪述祖等人出于替主子出头的江湖思想私自主张所为。还有的则怀疑与陈其美等人有关。

时至今日,刺宋案已过百年,由于政治影响太大,究竟谁主使制造了这一事件依然有些扑朔迷离。有人竟然罔顾当时的调查信息,煞有介事地怀疑是与宋有政治分歧的孙中山先生,出于党内权力斗争的考虑直接指使人制造了刺宋案。不能不说,这些人仅凭个人妄加揣测的想象就想定案,简直非人类心智所能及!

宋教仁死对谁最有利(宋教仁究竟死于谁人之手)(4)

时隔多年,刺宋案虽然掀起了轩然大波,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政治进程。但在社会舆论和政治影响等等因素的叠加作用下,案件的调查与审理不可谓不细致。刺宋案自始至终没有查获当时人们所怀疑的任何政治人物的涉案证据。包括袁世凯、赵秉钧和国民党高层的任何人。直接涉案人相继归案并离奇死亡,多年后的洪述祖也归案并受到处理,虽然为本案平添了许多谜乱,但与其说刺宋案本身扑朔迷离,到不如说此案引发的政治乱局迷惑了人们的双眼和心智。

宋教仁死对谁最有利(宋教仁究竟死于谁人之手)(5)

刺宋案完全是内阁国务秘书洪述祖等揣测上意(主要是袁世凯、赵秉钧等人),以为他们忌恨并想除掉宋教仁这一政敌,但考虑个人身份和政治影响不便亲自出面说透。洪述祖自以为心领神会而授意与之有交的应桂馨等人去办。行刺的武士英则是个唯主子是从自认为侠义的黑帮混混。大人物殒命小混混之手尤为可惜,但也只能说是时局混乱之际的一个时代缩影。

宋教仁死对谁最有利(宋教仁究竟死于谁人之手)(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