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球,没有比榴莲更有争议的水果了。有人认为榴莲是香的,有人则认为榴莲是臭的。吃榴莲的人,食髓知味;不吃榴莲的人,唯恐避之不及。

公共场合请不要吃榴莲(叹一声榴莲窦娥冤)(1)

在一些国家,禁止了在公共场合吃榴莲。但对于爱吃榴莲的人来说,或许很想叹一声榴莲“窦娥冤”,他们会认为榴莲一点儿也不臭啊,那么香,为什么要禁止榴莲?

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企业,已经推出了榴莲味香水,要坚决捍卫“榴莲是香的”这一认知。

那么,说榴莲是臭的,榴莲真的很“窦娥冤”吗?你认为该不该在公共场合禁止食用榴莲呢?

为什么会有人觉得榴莲臭?

榴莲的果肉实际上是含有芳香性物质的,这是榴莲吃起来非常香的原因。但在榴莲里还有一种有机硫化合物,这种挥发出来的物质,是一些人觉得榴莲比较臭的原因。

对于一种气体臭不臭,主要是由人类自己来判断的。人类的嗅觉是进化而来的,当人类闻到一些有毒的气体或危险物散发的气体后,大脑会告诉你“这东西不好闻、太臭了”,主要是让你远离它。

我们的认知中,也经常把臭和脏、臭和有毒联系起来。

公共场合请不要吃榴莲(叹一声榴莲窦娥冤)(2)

但这种保护机制是有漏洞的,榴莲就恰巧钻了这个漏洞。榴莲没有毒,也不是什么危险物,也不脏,反而起来非常吃。但它的气味却恰恰刺激了我们的嗅觉保护系统,让我们对榴莲的气味产生了排斥,本能的认为榴莲的气味是一种臭味。

对于第一次接触榴莲的人来说,这种“臭味”是非常明显的。

公共场合请不要吃榴莲(叹一声榴莲窦娥冤)(3)

不过,我们人类的大脑也有修复漏洞的能力。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久处芝兰之室而不觉其香,久处鲍鱼之肆而不觉其臭”,这句话非常有科学性。它说得就是人类大脑对气味判断的纠正机制。

当我们吃榴莲吃多了后,我们的大脑就默认之前的判断有误,会进行纠正。这时,大脑认为榴莲散发的硫化物的气味没有毒,就不会为了保护你而产生“臭味”,大脑会渐渐的将这种气味进行忽略。

这时,你就不会觉得臭了。

而榴莲中本身的芳香性物质没有被忽略,所以很多人又会开始觉得吃榴莲非常香,而不闻其臭。

榴莲的问题出在哪?

榴莲有6500多万的历史,经历了6500多万的进化和变异,榴莲的品种却依旧非常少。以苹果为例来说,全球苹果有1万多个品种,而榴莲仅有30多个品种。在30多个品种中,一些榴莲品种还濒临灭绝。

公共场合请不要吃榴莲(叹一声榴莲窦娥冤)(4)

榴莲与可可树、棉花是近亲,但可可树和棉花就没有榴莲的奇特味道。主要是榴莲在进化过程中,不知道为什么多了一种产生“硫化合物”的基因,这段基因让榴莲产生了如今的这种奇特气味,可可和棉花没有这段基因,躲过了这一“劫”。

不然,如果棉花也有了这一段基因,那整天穿着棉衣出门,我们就自带榴莲味了。

榴莲有4.6万个基因,但榴莲能产生这么大的争议,也仅仅是这么一个“硫化”基因决定的。

榴莲为什么要产生臭味基因?

水果产生气味一般都是为了吸引鸟兽来食用,温带水果还好说,因为果实成熟后,会逐渐落叶,果实比较明显,只要长得颜色鲜艳就可以吸引鸟兽的注意。

但热带水果不一样,热带水果大多数不落叶,在绿叶的遮掩下,果实比较难吸引鸟兽,于是需要产生一种气味来吸引鸟兽。所以,诸如百香果、诺丽果等热带水果,都会有一种气味。

公共场合请不要吃榴莲(叹一声榴莲窦娥冤)(5)

只是,榴莲选择的这种气味,对我们人类来说可能是比较难闻。可对一些腐食性动物来说,可能这种气味是一种美味。

当然了,这些只能推测,至今还没有科学来解释为什么榴莲偏偏要这样进化?

该不该禁止在公共场合吃榴莲?

如果要让大家都觉得榴莲不臭,最好的办法是,大家都多吃榴莲。可这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一些国家为了保护“不吃榴莲”的人士,禁止了在公共场合吃榴莲。

但偏偏又有一些企业在研制榴莲味香水,这也是比较奇葩的事儿。

公共场合请不要吃榴莲(叹一声榴莲窦娥冤)(6)

不过,笔者看来,禁止在公共场合吃榴莲,倒也是可以的。毕竟,对一些人来说,榴莲的气味还是比较刺鼻的。

不是说榴莲不好吃,只是刺鼻性的气味,还是“独享”为妙,好比臭豆腐,在公共场合吃臭豆腐,也不是那么好吧?

你认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