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时期,涌现出了很多的山东名将。在军阀混战之中,鲁军出身的将领被认为是最具有战斗力的,在军阀混战中出现了许多的中高层的军事人才

民国山东名将 民国时期山东猛将遍地(1)

但是辗转于军阀混战之中的这些名将,为什么没有自成一派呢?在民国军阀混战的时期,山东出现过在各大军阀中的骨干至少有八位,为什么都没有直接成立鲁系的军阀派系呢?

这些要从清朝末期摇摇欲坠的大清帝国说起,清朝末期的实际掌权人慈禧太后为了换取清廷在国际上的认可,不停的签署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毫无底线的挥霍着祖宗基业。

绝望的百姓和民间组织开始觉醒,义和团、红灯照等等扶清灭洋的运动声势浩大,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位奇人,深受慈禧太后的赏识。

极具争议的袁世凯

清朝末年,一位在朝半岛学成归来的年轻人开始大力的推进改革,因是海归的原因,谋得了一个在小站训练新军的职务,袁世凯从此逐步的进入了他高光的军事生涯。

民国山东名将 民国时期山东猛将遍地(2)

袁世凯又名袁项城,在天津训练新军的时候,带动新军八千余人,这个时候一心谋求改革的袁世凯对当时的国内外的军事形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不仅如此,他还把这些分析的内容写成了奏折,发给了清末大清帝国的实际掌权人慈禧太后。袁世凯针砭时弊,详细的分析了国内外局势,尤其是对山东的形势分析的非常到位。

在袁世凯看来,强租胶州的德国,依靠胶州湾为支点不断的觊觎日照、连云港等地,有强取豪夺的迹象,一旦让他们得逞,其余列强必定会纷纷效仿,到时候帝国更加困难。

民国山东名将 民国时期山东猛将遍地(3)

并且建议慈禧太后制定统一的军事训练手册,实行统一的管理制度,进行全新的改革。袁世凯此次奏折不仅条理清楚,逻辑到位,而且还把自己带领新军前往胶州湾附近大秀肌肉的演戏禀报了慈禧太后。

这让慈禧非常的高兴,长时间的签订赔款和割地租地的合同,突然接到一个铿锵有力的图强治国方案让慈禧太后异常的高兴。

这一次奏折让慈禧太后记住了袁世凯,觉得袁世凯描述的军事操练和管理制度的事非常可行,就让袁世凯直接编辑了一版训练手册和管理制度。

民国山东名将 民国时期山东猛将遍地(4)

袁世凯第二次奏折,把详细的训练方法和训练计划,管理制度等等做了一个方案,这个方案的可执行性和操作性非常的强大,这让慈禧太后刮目相看。

这个时候剿灭义和团的山东巡抚剿匪不力,慈禧太后正好记这个机会让袁世凯上任山东巡抚,袁世凯从此开始进入了他人生的高光时刻。

凭借着他八千新军,再加上山东巡抚的势力,袁世凯在山东任职两年,发展了几万人的兵力,而这些人大部分是北洋军阀的班底,也就是日后军阀派系中的骨干力量。

同根同源的三大军阀

袁世凯是清末北洋新军的掌权人,在不断的升迁之后袁世凯成了北洋军阀实权派人物。随着袁世凯权倾朝野软硬实力的不断上升,袁世凯也是开始膨胀了起来。

民国山东名将 民国时期山东猛将遍地(5)

他先是逼退了溥仪的皇位,自己做了大总统,创立了警察制度等等举措也是有着一定的积极历史作用,但是窃取了革命胜利果实的袁项城后来却是大开倒车。

袁世凯取消民国当了一段时间皇帝后,又被迫取消帝制,后来暴病身亡之后,北洋军阀分成为了直系、奉系和直系军阀。

虽然分成为了三个派系,但是这三大派系中很多的中高层的班底,也都是袁世凯在任山东巡抚时发展起来的新军将领。

民国山东名将 民国时期山东猛将遍地(6)

这些将领在后来的军阀混战中一路高歌猛进,为出身地赚足了眼球。虽然在三个派系军阀中的山东猛将如云,但是他们都归属于各大派系,自己并没有直接的领导权,就算是有直接的领导权也无法因为一个名称的问题去改变派系的名称。

活跃在各大军阀派系中的鲁将,跟各个派系中的高层基本都是同学或者战友,因此三大军阀的名称从来没有被更改过。因此,纵然是后来虽然出现了军阀林立的情况,也没有出身山东的将领出来单立门户。

不利的地形劣势

从作战的方向考量来看,各个军阀没有选择山东也是出于对战略需求这个根本。齐鲁大地地处东北部,是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当时最为典型的一幕就是隶属奉系军阀的张宗昌兵败逃往日本。

民国山东名将 民国时期山东猛将遍地(7)

张宗昌被称为混世魔王,之所以长期委身于乱世枭雄张作霖就是自己的地盘山东这块地方没有战略纵深。

在张作霖遇刺身亡之后,张宗昌北撤被张学良封在关外,逃亡日本返回后被暗杀。所以这个活生生的例子看来,再猛的将,再勇的王都不好在这个地方立足。

像孙传芳、吴佩孚、王占元、张怀芝、靳云鹏、靳云鹗、卢永祥等等这些活跃在各大军阀中的高级将领都是非常有名气的山东人,但是不管他们到多么高的级别,从来没有想过从山东另立山头。

民国山东名将 民国时期山东猛将遍地(8)

战略要地的位置自然是不会被考虑为建立根据的条件,除了同根同源之外,地形成了阻碍产生军阀派系的客观条件。

在民国出现的山东猛将中,为各自的派系风险自己高光的智慧,在那个特别的年代,山东梦见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名片。尤其是常胜将军吴佩孚还登上美国的时代杂志周刊,直系军阀实权派东南王孙传芳。

总结

袁世凯在任山东巡抚的时候,违抗了清廷的旨意,没有参加抗击八国联军的战争,保全了自己的势力。

这期间他培养了大批的军事人才,这些人才很多都来自本山东本地,这些人后来成了北洋军阀的骨干管理力量,直到最后发展成为了北洋军阀的高级将领。

这些猛将在民国时期组成了各军阀势力的头部管理才,但是因为齐鲁大地地形的原因和同根同源的问题,所以没有人出来自立鲁系军阀门户的情况出现。

当然,这种情况没有出现是有着一定的科学道理的,如果真的出现,结果也只能像张宗昌那样自取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