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

两老、一少、两病的家庭环境,并没有阻止这个孩子进步的脚步,一家人用爱的温暖,帮助他考上了清华。

650多分放弃北大放弃继承父亲遗愿(5年前那个父病母残)(1)

他就是庞众望,一个5年前以高考744分的优异成绩,考上清华的“寒门贵子”。

家庭情况

庞众望出生于1999年,家住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庞庄村。

父母之所以给他取名为众望,就是将家人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庞众望的母亲是一名天生残疾的人,父亲也患有精神分裂症,而他的姥姥、姥爷也都年事已高,无法进行田间劳作。

这样家庭无疑会让很多人对他家里的未来,产生很多担忧。

庞众望的降生,给这个家里带来了希望,当然也给这个艰难的家庭带来了更大的负担。

可即便是这样,庞母也没有放弃让自己儿子读书的想法,她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

650多分放弃北大放弃继承父亲遗愿(5年前那个父病母残)(2)

庞母真切的明白,只有靠读书,自己的儿子才可能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庞众望也没有辜负一家人对他的殷切嘱托,从上学开始学习成绩就是班级第一名,无数的奖状,也成为了简陋房间里最靓丽的装修风格。

但一家人的生活,没有因为庞众望优异的成绩得到暂时的改变,仍然过得非常的拮据。

为了能够让庞众望安心地读书,庞父在亲属的带领下前往大城市打工,来补贴家用。

庞母一个人托起整个家里的重担,姥姥、姥爷也通过捡破烂来补贴家用,一家人都在默默通过自己的方法,来尽可能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

一家人的坚持

看着自己的挚爱亲朋这么努力地奔波和劳作,还在上小学的庞众望,其实内心也有过强烈挣扎。

650多分放弃北大放弃继承父亲遗愿(5年前那个父病母残)(3)

他不希望自己上学,要给家里带来这么大的生活负担,他也想过要放弃,最后还是在全家人的极力劝说下,才让庞众望继续坚持求学之路。

学习成绩好,只是庞众望的一个优点。

当别的孩子还在享受童年的乐趣、嬉戏玩耍时,庞众望已经静静陪在庞母的身边,帮着一起打理家务。

每天放学回家之后,他都是第一个回到家,帮母亲做饭烧菜的那个人。

那个时候的他还没有菜板子高,就搬着小板凳在厨房切菜,再等母亲回来给大家准备晚餐。

庞众望每天都起来得很早,学习之后利用多余的时间,前往村里和周边去捡垃圾,这样也能帮他的姥姥、姥爷多挣些钱。

当庞母知道自己儿子,每天早晨都起来捡垃圾的时候,她其实是有些伤心的。

650多分放弃北大放弃继承父亲遗愿(5年前那个父病母残)(4)

一家人这么努力地挣钱,都是为了能让儿子安下心来好好学习,她不希望这样的家庭条件,影响到自己的儿子。

于是庞母第一次和自己的儿子,谈起了关于家里经济条件和学习的重要性,她对庞众望说道:

“儿子,你现在的重要任务就是学习,其他任何事情都有妈妈帮助你完成,你只要好好学习将来能够考上好的大学,就是对这个家最大的帮助。”

那时的庞众望虽然年龄很小,但他也听进去了母亲话语中的意思。

从那次谈话以后,庞众望只利用放假的时候,帮助自己的姥姥、姥爷捡垃圾,剩余的时间全部用在了学习上。

学霸之路

心态的转变再加上庞众望的刻苦学习,初中考试对于他来说,或许只是一个过场罢了。

650多分放弃北大放弃继承父亲遗愿(5年前那个父病母残)(5)

班级第一,年纪第一,一系列的学习标兵,庞众望拿到手软。

随着时间的推移,庞众望住的破败房间里,不知道又增添了多少奖状,庞母也对此十分骄傲。

不知不觉庞众望也到了上高中的年纪,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附近最好的省重点高中,吴桥中学。

升入高中,庞众望也要离开家独自求学了,在前往学校的路上,他还非常担心自己的母亲能不能照顾好自己。

也是不久之后,庞母因为常年的劳作,有了贫血的病症,给原本不太富裕的家庭增加了很多负担。

当庞母了解到治疗需要费用时,她自然有了放弃的想法,还是在庞众望的劝说下,坚持了下来。

为了凑足给母亲治病的钱,庞众望借遍了周围的邻居和亲属,他向周围人承诺等自己以后有能力了,一定第一时间归还。

650多分放弃北大放弃继承父亲遗愿(5年前那个父病母残)(6)

很快庞母恢复了一些气色,为了不让儿子担心,她时常说起:

“儿子,不用担心你不在的日子里,我会把这个家照顾得很好,不要担心家里,好好学习每个月还能回家的。

“是雄鹰早晚有一天要离开自己的巢穴,天空才是你展现才华的地方。”

有了母亲的鼓励,庞众望也渐渐放下了心理包袱,更加刻苦地学习。

终于,在他高二那年,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

专项计划

清华大学出台过一项政策:农村专项计划。

这个计划的初衷,就是为了鼓励一些寒门学子,能够在众多千里马中脱颖而出。

很显然,庞众望都是有条件,能够成为农村专项计划的一员。

650多分放弃北大放弃继承父亲遗愿(5年前那个父病母残)(7)

老师很快将他的名字报到当地教育局,相关领导了解情况后,都为庞众望的精神所感动,他也顺利成为这个计划中的一员。

这个计划,在庞众望还没有高考的时候,他就有了60分的加分政策。

这对一个普通学生来说,简直是不敢想的事情,但对于庞众望来说,其实有没有这个政策他都能进入自己梦想的大学。

毕竟在那个时候,老师都断定即便是没有这个政策加分,庞众望考清华和北大都是很有希望的,一切最后真应了那句话:

“没办法,实力在那摆着。”

考上清华

庞众望终于迎来了能改变命运最有效、直接的机会,2017年的高考,也伴随着时间的转动,悄然来到他的身边。

650多分放弃北大放弃继承父亲遗愿(5年前那个父病母残)(8)

挑战来的快去的也快,不久之后就到了公布高考成绩的时候,庞众望以裸分684分的好成绩,为自己多年寒窗苦读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684再加上60分的附加分,让庞众望成为2017年沧州市理科状元。

成为状元郎的庞众望,并没有什么变化,他早早就离开了校园,到附近的餐馆打工,为自己赚取学费。

报考专业时,庞众望报考清华大学的精密仪器专业,这个专业也是庞众望一直喜欢的专业,多年的坚持终于让他圆了自己的梦想。

不久后,清华大学的校长,亲自赶往沧州庞众望的家里,给这位状元送来了录取通知书。

当这个通知书,交到庞母手里时,一家人喜极而泣。

此时的庞父也回到了家里,虽然他不太懂儿子的学习,但他仍为庞众望感到骄傲。

社会各界的帮忙

“理科状元”这样的新闻,在高考季是很吸引人们眼球的,很快庞众望就成为了众多媒体人的关注对象。

650多分放弃北大放弃继承父亲遗愿(5年前那个父病母残)(9)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到庞众望的过去生活,媒体也开始大肆报道。

庞众望对这些事情却不太关心,他依然每天坚持前往餐馆打工。

当有人采访庞母的时候,庞母总是微笑地面对媒体,告诉媒体自己根本没有太帮助自己的儿子,一切都是儿子的努力的结果,自己只是做好一位母亲应该做的事情。

媒体和社会各界也对庞母表达,他们对庞众望与庞家人的生活非常关心,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想要从物质上帮助他们。

但这些物质上的帮助,都被庞母拒绝了,即便是再辛苦他们也希望能够让孩子通过自己完成未来路,不希望通过别人的帮助,让庞众望有了心理负担。

后续发展

庞众望成功进入清华之后,努力学习成为了他的座右铭。

650多分放弃北大放弃继承父亲遗愿(5年前那个父病母残)(10)

在学习的同时,他也会利用空余的时间去打工赚钱,奖学金加上平时的兼职,让他没有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

他的学习成绩也没有因为打工而耽误,大学四年的生活很快就过去,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被学校保研。

如今5年过去了,正当人们想了解庞众望现在过得怎么样时,才得知他如今已经成为了清华大学的一名博士生。

当媒体来到了庞众望的家里进行采访,正好庞众望也在家,现在的他变得从容和自信。

他对自己的未来规划得很好,就是完成学业之后,在这个专业中找到人生的价值。

寒门的精神影响

庞众望的成功是他多年努力的结果,是他用汗水换来的未来,当然也离不开一家人的默默付出和庞母的精神支持。

650多分放弃北大放弃继承父亲遗愿(5年前那个父病母残)(11)

庞母也给了庞众望继续努力拼搏未来的希望。当庞众望想要放弃时,都是庞母在身后支持他前进。

即便是庞母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也无法用知识去辅导,但她用不屈不挠的精神,一直鼓舞着庞众望前进。

650多分放弃北大放弃继承父亲遗愿(5年前那个父病母残)(12)

努力是成功的基石,庞众望用实际行动,给了我们一个最好的答案。

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但你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够让知识变成成功的桥梁。

庞母也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帮助孩子学习不一定要会“四书五经”,哪怕你什么都不会,只要给孩子传输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孩子要放弃的时候不要责怪,给他支持和鼓励,让孩子有信心战胜属于自己的“劫难”,一切都会苦尽甘来。

很期待庞众望在未来的发展,也衷心希望他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一家人的生活条件。

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我们也相信,庞众望可以做到众望所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