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字元善,号秋崖,又号菊田。安徽祁门人,一说台州宁海(今属浙江)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干官。淳祐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经明行修,隐居不仕,以诗名世!

前段时间写了开作疏花寄幽独,雪中仍作楚骚香——方岳咏梅诗所蕴含的生命情思 ,主要讲述了方岳用世之心屡受打压,既不见容于当代掌权者,又无法真正抛弃百姓洒脱归隐,心中忧闷矛盾可想而知,或引梅花为知己,或企慕梅花之孤高芳洁,或乐梅咏梅赏梅藉以抒情表志。今天我们来品读方岳的田园诗。

烘锦花堤铺绵柳巷晓来膏雨初晴(小炷炉熏待瀹茶)(1)

南宋以来田园诗歌的发展

山川草木、日月星辰、农村田园,这些自然生活、田园书写始于《诗经》《楚辞》。魏晋时期,在浪漫自由文学思想的冲击之下,拥有高远理想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终究走向辞官退隐、寄情山水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的田园诗歌是其人生观和文学观的展现,并成为后代田园诗歌的典型。他前期诗歌作品表现出为社会服务而厌恶政治乱象的热情与愤慨,后期退隐田园,心境安谧,很自然地诗作就演绎成逍遥闲适,终于完成田园诗歌的典型。

烘锦花堤铺绵柳巷晓来膏雨初晴(小炷炉熏待瀹茶)(2)

时光掠过南北朝隋代,进入唐朝。唐朝百年富庶繁华尤胜历代,于焉浪漫思潮再度风起云涌,热情浪漫的环境与山水田园的情趣酝酿升起。王维闲居辋溪,孟浩然长驻鹿门,储光羲归隐终南,刘长卿结庐嵩山,他们遥遥继承魏晋陶渊明的田园诗派,于是自然风光及农民生活即成俯拾可得的题材。一般而言,批评者皆谓初唐田园诗人缺乏深入社会底层不知顾念民生议题。中唐诗人,步趋陶渊明的以韦应物、柳宗元较有成就,但俱别有心志,终非专注融入田园民生,韦应物之孤洁清高、柳宗元之困顿强颜均去陶渊明远甚。晚唐,战争扰攘,失去田园书写的环境,可不论也。

北宋初期,诗文革新,重内容而轻形式。其后,三苏王安石自由创作脱离僵化牢笼,再后有黄庭坚江西诗派影响整个北宋,径直延续到南宋。南宋时江西诗派的影响一直存在,杰出之士不断寻求另觅路径,故南宋大家杨万里、范成大、陆游都出入江西诗派而走出自己自然书写的风格。

烘锦花堤铺绵柳巷晓来膏雨初晴(小炷炉熏待瀹茶)(3)

南宋末年,更是形成江西诗派与理学诗的反动思潮,先有永嘉四灵后有江湖诗派,又逐渐合并蔚成南宋中晚期诗坛的主力。在此期间,方岳高举自然书写的大纛,大量创作田园诗歌,形成不同于江湖诗派的风格,不但走出江西诗派又出走江湖诗派,更为他遥接陶渊明的田园诗歌取得在宋诗文学史上特殊的地位。

方岳诗歌田园有自然书写,也有关怀民生揭露酷政的一面,其诗歌最大的特点是大量运用花草、瓜果、鹅鸭、鱼蟹、风雪、晴雨、酒醪、鸟鹤、砚墨、茶灶、石鼎、园池等自然词汇,构成清、新、鲜、雅的田园自然书写世界。

烘锦花堤铺绵柳巷晓来膏雨初晴(小炷炉熏待瀹茶)(4)

山居自在

《次韵田园居》

带郭林塘尽可居,秫田虽少不如归。 荒烟五亩竹中半,明月一间山四围。 草卧夕阳牛犊健,菊留秋色蟹螯肥。 园翁溪友过从惯,怕有人来莫掩扉。

这是一首向往田园山居生活的诗。写作的时间约在淳佑九年(1249),是年方岳宅秋崖馆落成,且逢生平第二次挫折,知南康军时得罪贾似道遭弹劾,改知邵武军,方岳二次求去,一丐祠一丐罢,衷心有不如长驻田园之感慨。本诗首联就表达“不如归”的主旨,次联进一步说明一间茅庐五亩秫田大半是不可耕的竹林,然而居此山民随和亲切,竹林明月象征山民人格的清雅。

以下四句诗人像田园的设计师为山居生活打造健犊乐耕、菊艳蟹肥和一片渔樵欢愉的画面。陶渊明说:“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即在示告田园山居生活才是可贵而无惧的人生。

烘锦花堤铺绵柳巷晓来膏雨初晴(小炷炉熏待瀹茶)(5)

《有蟹无酒》

左手持螯欠酒杯,枉烹郭索亦冤哉。 老饕借尔为诗地,多病凭谁作睡媒。 归钓兴随春浩荡,独醒人与月徘徊。 渊明未必穷於我,薄有公田办秫材。

本诗重点在“归钓”与“独醒”。前四句将方岳精明的眼光、瘦骨嶙峋的身材、多病少睡的精神和持螯无酒的贫穷,面面刻划出遥思君国忧民忧世的田园耕者的形象。第五句“兴随春浩荡”书写出田园居之舒适;第六句“与月徘徊”告诉吾人“独醒”之无奈。江湖派诗人多半不愿涉足政治,而方岳强力主战,常殷切地对家国大事表达意见,他的田园诗歌仍然看得到隐约的忧国心灵。末两句“渊明未必穷于我,薄有公田办秫材”特别表达山居之艰辛,有助于了解诗人躬耕勤奋的诗酒人生。

烘锦花堤铺绵柳巷晓来膏雨初晴(小炷炉熏待瀹茶)(6)

《山居十首之三》

我爱山居好,闲吟树倚身。

田园无事日,天地自由人。

野竹穷三径,山苗草八珍。

醉归浑不记,黄犊自知津。

方岳诗歌以山居、山家、山墅、山行、山中、山庄等为名所书写的诗,超过八十五首,可见山居这类生活的确是他的最爱和事实。本诗的欣赏首联意接三联,次联意接末联。田园生活,居乎山居闲吟,行于野竹鸟道,食则八珍山苗,惬意蔬食,神仙似的。“田园无事日,天地自由人”是行意流畅的流水对,把无事自由的田园日子节奏说得十分轻快。“醉归浑不记,黄犊自知津”句,自自然然地表现出诗人真情率性的风格,让山居和田园溶成一片,也使人与牛的互动浑然有趣。

烘锦花堤铺绵柳巷晓来膏雨初晴(小炷炉熏待瀹茶)(7)

烘锦花堤铺绵柳巷晓来膏雨初晴(小炷炉熏待瀹茶)(8)

寄情僧道

《访僧》

夏气仍清美,疎林绿未交。

旧移花亚竹,新乳鸟争巢。

池地多宜箭,山寮只盖茅。

每思分一榻,从客借书抄。

僧是出世间的人,追求脱离凡尘的寂净天地。如何描写僧人的高华?如何记录访僧的过程?访僧的目的为何?是本诗书写的重点。诗题《访僧》就是诗人寻求精神的寄托,首联次联,写初夏时节晴空万里,一径所见绿林、花竹、鸟争的开朗心情和探幽乐趣刻划成绝美画境。到达后,果然是优雅清凉之所,有植满箭竹池塘,有山寮茅庐,箭竹高直、茅庐雅洁均衬托出僧人高华的品德。最后二句“每思分一榻,从客借书抄”表达对出家僧修为的仰慕,访僧抄经不过是附带目的吧。

烘锦花堤铺绵柳巷晓来膏雨初晴(小炷炉熏待瀹茶)(9)

《次韵净照》

一筇一衲出山相,不道斯人故可人。

我已久闻挥翰手,师宁相对坐禅身。

山林有味青灯古,天地无情白发新。

认取本来真面目,瀑泉诗好未知津。

本诗前两句写释净照性情可人是出家众的外相。第三、四句“挥翰手、坐禅身”续写出家众的才华与格调。接着第五句六句描绘时间,以“青灯古”喻寺庙古而有味,以“白发新”喻生命短暂与天地无情。最后两句以佛语“真面目”、“知津”作结,寻真面目是释净照的建言,未知津则是方岳内心的彷徨。“瀑泉诗好未知津”将景情反差融合成句,又不显唐突,十分特别。诗中对我执的看法,出家与在世或有不同,但释净照所居地的清静,谈吐的儒雅、待客的温馨活龙活现,跃然纸上。

烘锦花堤铺绵柳巷晓来膏雨初晴(小炷炉熏待瀹茶)(10)

《山庵》

枯松煮瀑香可啜,野竹生萌甜可掘。

山中道士归不归?一夜猿鹤老明月。

《紫虚观》

小炷炉熏待瀹茶,瓦盆添水养蒲芽。

江南地暖得春早,开尽雪篱无数花。

这两首小诗都是方岳游访道观的录记。第一首,记山庵盘桓终日,观清景、赏悬瀑、喝香茶、吃甜笋。等了一整天还不知道士归不归?一夜的惦记思念,从看老明月想象猿鹤传信中待到天亮。山庵道士多么令人期待哩。第二首,记载紫虚观所见。这是初春时节,诗人感受到室内的温暖,由小炷、炉熏、待茶悠悠的暖意蒸蒸而上。眼光所及瓦盆、蒲芽,细微的雅致由然而生。紧接着,诗人从江南春暖写出对生机的寄望,寄望开尽雪后花,对开拓南宋版图、对险阻的宦途似乎依然有期待的挣扎。

烘锦花堤铺绵柳巷晓来膏雨初晴(小炷炉熏待瀹茶)(11)

烘锦花堤铺绵柳巷晓来膏雨初晴(小炷炉熏待瀹茶)(12)

生活闲适

《煮茶》

瀑近春风湿,松花满石坛。

不知茶鼎沸,但觉雨声寒。

山好僧吟久,云深鹤睡宽。

诗成不须写,怕有俗人看。

闲适幽情是围绕田园山居生活的一环。饮酒、煮茶、听雨、闲吟、抚琴、书画原为宋朝文人生活的核心,方岳既然山中居,物资也许欠缺,但精神方面绝对不虞匮乏,他善于安排行动,举凡踏雪寻梅、观花赏月、持螯饮酒、煮茶听雨、闲吟题画种种抒发性情开发心灵的触媒,不曾间断。本诗前四写法由室外及室内,时节春雨,户外泉瀑水质甚好,松花松枝煮茶清香。宋人斗茶讲究色香风味,不过田园山居时,煮茶倒是以温暖春寒料峭的身心为尚。首联的“湿”、“满”炼字极贴切,次联绘出室内老人在寒天煮茶的速写,

茶沸与雨寒形成画面冷暖对比的反差,因在屋里身体应温暖远胜过外境的寒意。第三联让吾人知道原来研磨茶茉及煮茶地点就在云深不知处的山寺,共饮的伴则是会吟诗的山僧和自在栖睡的闲鹤。末联“诗成不须写,怕有俗人看”表示诗意虽已成文字却可免,欲辩早已忘言矣。

烘锦花堤铺绵柳巷晓来膏雨初晴(小炷炉熏待瀹茶)(13)

《听雨》

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

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

客应嫌酒尽,花却为诗开。

莫下帘尤好,恐妨云往来。

诗人写竹斋小眠,被阵雨惊醒之况味。首联田园居久,梦境里山碧苔翠,如同现实世界,一样离离,生意盎然。门无车马喧,是寂寞点,换得身闲忘机的生活,太值得了。乡间秫米歉收备酒无多,若有来客请勿恶嫌,因为山花鲜丽无比,优美的环境尽可赋诗。每当天气放晴,勾起帘幕,云来云往,一片悠悠。本诗文字朴雅,意境悠闲。

《春日杂兴》之十一

高下云藏野老家,纵横水漱竹篱斜。

勒将春去许多雨,流出山来都是花。

白首风烟三径草,清时鼓吹一池蛙。

身闲不耐闲双手,洗甑炊香夜作茶。

这首诗是春回大地的彩绘水墨,画面云山之脚有野老人家,歪斜竹篱为围绕,四周山瀑漱水溅溅,起联境幽寂寂。次联开始尽情呈现动态,热闹登场的有春雨、春花、风烟、池蛙,这些自然界的热情终于打动老人幽静悠闲的心,不由得洗甑、炊香、作茶,做长夜吃饭喝茶的活动,这是充满生机的一夜,洋溢田园闲适的意趣。

烘锦花堤铺绵柳巷晓来膏雨初晴(小炷炉熏待瀹茶)(14)

烘锦花堤铺绵柳巷晓来膏雨初晴(小炷炉熏待瀹茶)(15)

追求隐逸

方岳世籍田家,误着儒冠,走闯青紫,或仕宦或归隐一直荡漾在方岳的心头。他写给西湖道士的《与至能夜话》诗提到:“肯辞白发亲?我盖坐贫故”,当知初始家贫思翻身,实际上虽历数任知州,两袖清风如故,却在宦场遭逢惊涛骇浪,九死一生。方岳诗歌特别蕴涵追求隐逸的徘徊心境,其田园自然书写清、新、鲜、雅的风格几乎联结了大多数的写作主题,且整体呈现。

《劝耕之二》

归欤我亦耦耕人,麦陇桑畦意自亲。 才出郭收连日雨,已拚花负一年春。 农安用劝村村急,文不须工字字真。 自是非材头白头,不缘方寸在吾民。

本诗写的是郡守劝耕,同时也写出农事之忧,还隐含有回归田野的企盼。首联即自述归隐的愿望,兼述农民的出身。昔日在野,麦陇桑畦的耕作都是亲自行动,从无假手于人。次联说春雨连绵,方出郊外便惊觉恐怕要辜负花农一年花期,更担心雨势误了耕民一年耕期和收获。第三联指出耕作本是农民生存的本业,何需劝耕?而劝农文无需纹饰,只要真诚感动农民,不必过于工巧。末联谦述才能不足耗尽精神满白头,衷心念兹在兹的只有为百姓服务的热诚。

烘锦花堤铺绵柳巷晓来膏雨初晴(小炷炉熏待瀹茶)(16)

《山居》

春溪革湖漱山瓢,归卧藤阴藓迳遥。 云气酿成巫峡雨,松声寒似浙江潮。 书生与世例迂阔,山意向人殊寂寥。 却喜庾郎贫到骨,韭畦时一摘烟苗。

又是一年春天,方岳归卧祁门。这诗首联写山居的春意,溪水甘滑,葛藤蔓延,苔藓小径,遥遥指出住家的深幽。次联说山中云雾浓郁时有似“巫山巫峡气萧森”的大雨,远处传来像浙江钱塘潮般声势高涌的松涛声波。

第三联讲“书生迂阔”是自我解嘲,“山意寂寥”是将山拟人化,表示山意和山居者的美好竟无人理解。诗人在末联写自己的清贫和欢喜于烟霞之余尚可适时一摘春韭的日子。隐逸的生活是诗人的抉择,求仁得仁,当然乐在其中。

烘锦花堤铺绵柳巷晓来膏雨初晴(小炷炉熏待瀹茶)(17)

《山中之二》

世间尘土隔丘林,竹遶松园不厌深。

一片野云人寂寂,几番山雨夜沉沉。

桑麻事业本来面,竹帛功名过去心。

持戒十年今始定,邯郸梦不到寒衾。

《山中之四》

古木苍藤自一丘,草庐吾亦爱深幽。

断无俗物敢排闼,尽有好山堪倚楼。

已老始知书作祟,不才宁与命为仇。

石床只在松阴底,拳手支头百不忧。

隐居丘林草庐百不忧是这两首诗的题旨,也是衡量现实的决定。第一首诗前两联讲隔深沈寂丘林居,昔日的梦想今已成现况。三、四联可以交错倒装解释,持戒十年方悟桑麻事业是本来面目,过去竹帛功名都像邯郸一梦。

烘锦花堤铺绵柳巷晓来膏雨初晴(小炷炉熏待瀹茶)(18)

诗中虽有惋惜,愿望已圆,值得释怀。第二首诗前两联讲林居之雅,古木苍藤,深幽草庐,山楼相倚,排闼雅景,真仙境也。已老、不才两句稍有牢骚,直到最后两句才说出松阴石床自在无忧的心灵自由,早已胜过人间无数。

烘锦花堤铺绵柳巷晓来膏雨初晴(小炷炉熏待瀹茶)(19)

方岳一生述职历经四次重大挫折:第一次挫折,反对投降蒙古,右相史嵩之嗾人论黜,使他停职闲居六年(1239-1244)。第二次挫折,是其知南康军任内,阻止贾似道下属勒索民船,遭弹劾,改知邵武军(1249)。第三次挫折,为其任知邵武军时,山寇与郡教授廖复之勾结,方岳奏请驱逐,不准,后自动去职(1253 冬),遂赋闲山中三年(1254-1256)。第四次挫折为遭遇最恶劣的羞辱,右相丁大全造宅,强令方岳捐买钉钱,被拒,于是派员弹劾,夺取岳考功印历,追至门里索贿迫其售田,方岳主动题废印历,终于归隐祁门故里躬耕,直至逝世(1259-1262)。

观方岳经历,或官或隐,实无一日飘泊江湖,无意置身江湖诗派,其思想个性不拘广学多师,最后造成方岳田园诗歌具备清、新、鲜、雅的诗风。方岳田园诗歌的影响力可以说在南宋独树一帜,对后世田园诗歌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烘锦花堤铺绵柳巷晓来膏雨初晴(小炷炉熏待瀹茶)(20)

了解一位词人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便是欣赏他的词作。根据他们不同风格的词作,了解他们的生平。喜欢唐诗宋词的朋友,可以看看这本《枕上诗书》!

烘锦花堤铺绵柳巷晓来膏雨初晴(小炷炉熏待瀹茶)(21)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关注遥山书雁,带您领略文化的博大精深!

更多精彩:

青裙玉面初相识,九月茶花满路开——浅析古诗词里「茶花」形象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浅析古诗词中芍药的意象

夕窗明莹不容尘,凌波仙子态娟娟——浅析古诗词中水仙花的意象

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浅析古诗词里「杨花」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