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鼠妇
鼠妇
俗称潮虫、团子虫、地虱婆、地虱子、鞋板虫等,它们身体大多呈长卵形,栖息于朽木、腐叶、石块等下面,有时也会出现在房屋、庭院内。鼠妇不属于昆虫,为甲壳动物中唯一完全适应于陆地生活的动物,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二、马陆
马陆
马陆也叫千足虫、千脚虫、秤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多足纲,倍足亚纲,体节组成。长约20~35毫米,暗褐色,背面两侧和步肢赤黄色。马陆性喜阴湿。一般生活在草坪土表、土块、方块下面,或土缝内,白天潜伏,晚间活动危害。马陆受到触碰时,会将身体卷曲成圆环形,呈“假死状态”,喷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三、椿象
椿象
椿象体后有一个臭腺开口,遇到敌人时就放出臭气学名又叫“臭大姐“、”“放屁虫”、“臭姑娘”等。椿象是一类翅膀变化异常的昆虫的通称,约有3万多种,其中90%以上是害虫。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扁平,体形有大型的也有微小的,口器长成喙状,适合刺吸。
四、蚰蜒
蚰蜒
蚰蜒俗称"钱串子"、“草鞋虫”、香油虫”、“草鞋底”等。蚰蜒属的百足虫,节足动物,像蜈蚣而略小,体色黄褐,有细长的脚十五对,生活在阴湿地方,捕食小虫,有益农事。蜈蚣的一种,黄褐色比普通的蜈蚣小,触角和脚部很细很长,毒颚很大,栖息房屋内外阴湿处。
五、蛴螬
蛴螬
蛴螬是金龟甲的幼虫,别名白土蚕、核桃虫。蛴螬体肥大,体型弯曲呈C型,多为白色,少数为黄白色。头部褐色,上颚显著,腹部肿胀。体壁较柔软多皱,体表疏生细毛。头大而圆,多为黄褐色,生有左右对称的刚毛。危害多种植物和蔬菜。某些种类的蛴螬可入药,对人类有益。
六、蝼蛄
蝼蛄
蝼蛄,俗名耕狗、拉拉蛄、扒扒狗、土狗、地蝲蛄等。背部一般呈茶褐色,腹部一般呈灰黄色,根据其生存年限的不同,颜色稍有深浅的变化。前脚大,呈铲状,适于掘土,有尾须。生活在泥土中,昼伏夜出,吃农作物嫰茎。蝼蛄有利尿、消肿、解毒等医药功能。
七、短额负蝗
短额负蝗
短额负蝗为直翅目,蝗总科。中国东部地区居多,喜栖于地被多、湿度大、双子叶植物茂密的环境,在灌渠两侧发生多。以卵在沟边土中越冬;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孵化盛期,7-8月羽化为成虫。
八、豆虫
豆虫
豆虫,学名豆天蛾,苏北称其幼虫为豆丹,分布广泛。末龄幼虫在土中9~12厘米深处越冬,越冬场所多在豆田及其附近土堆边、田埂等向阳地。 成虫昼伏夜出,白天栖息于生长茂盛的作物茎秆中部,傍晚开始活动。是一种以吃豆叶,喝甘露为生的一种软体小动物,它高蛋白低脂肪,富含七种人体无法合成的氨基酸,被称为“纯绿色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