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在韩愈的这首诗中,绵绵春雨滋润着京城,早春时节蕴含着无限生机诗中的天街,据认为就是西安朱雀门外的大街如今的朱雀大街两旁高楼林立,路上车水马龙,早没了青青草色与朦胧烟柳不过在大街一段的西侧有一面唐诗文化墙,上面就写有这首诗和对天街的介绍,记录并提醒人们这里曾有过的景象,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土门遗址的诗句?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土门遗址的诗句(诗中的遗址)

土门遗址的诗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在韩愈的这首诗中,绵绵春雨滋润着京城,早春时节蕴含着无限生机。诗中的天街,据认为就是西安朱雀门外的大街。如今的朱雀大街两旁高楼林立,路上车水马龙,早没了青青草色与朦胧烟柳。不过在大街一段的西侧有一面唐诗文化墙,上面就写有这首诗和对天街的介绍,记录并提醒人们这里曾有过的景象。

唐诗的美,在于由文字传达出的意境。正因如此,朱雀大街上的唐诗让人遐想。不仅是遐想,人们还会根据诗中的一些意象进行复原,其中一例恰是天街。

复原为实物场景的天街是洛阳定鼎门大街。2021年我参观洛阳定鼎门时正是一个春雨天,看了城门前遗留的驼印和发掘完的门址后,一进城门便是满眼的绿,几十米宽的草地碧绿如毯,两旁还有成排的绿树。四月的草色已不是“遥看近却无”,雨天里的天街显得空寂,四周安静得只有沙沙的雨声。我当时也生出几分疑惑,洛阳的定鼎门大街也是诗中的天街?在洛阳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内气势恢宏的壁画中也有天街、天枢,想来称之为天街自有缘由。请教常年发掘研究隋唐两京的同事,同事回答说,韩愈给张籍的那首诗写于唐穆宗时的长庆三年,当时韩愈在长安,因此该诗描绘的是唐长安的天街,但洛阳定鼎门大街在文献中同样称天街。定鼎门大街希望呈现的,正是唐代都城的景象和唐诗中的隽永意境。

2021年我还参观了另一处唐诗中出现的遗址,那就是新疆吉木萨尔县的北庭故城。北庭故城曾是唐代庭州和北庭都护府的所在地,2014年北庭故城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考古学家现已明确了北庭故城的整体格局,它有内外两重城,有城壕、城垣、马面、敌台和角楼,城内有衙署区、居住区、作坊区、屯兵区,在城址内外有若干重要建筑和寺院遗址。如今外城的东城墙还保留有高耸的土台,“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句描写的正是东门外的景色。岑参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还写到“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唐代的轮台县属庭州,位于庭州西。九月的天气正炎热,站在北庭东城墙外的观景栈道上,一眼可见的是绿色的杂草与农田。尽管如此,仍有一种神奇的吸引力让人驻足远眺。

从京城到边塞,从润物细无声的早春细雨到奇幻壮丽的八月飞雪,这些美好意象都出自于诗。千年前的场景现已成为遗址,是诗定格了当时的情境,传诸后世。诗对事物和世界的描绘,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因其融入了诗人的情思与心境,并不能等同于历史真实。在这个意义上,诗作作为现实的一种表现,文字与诗中描写的实物保存了古人的情感,最终被锤炼成一段段文化记忆,反过来又进一步影响着我们的情感和想象。正如今天,在考古发掘和保护的基础上,人们力图通过这些遗址来再现诗作中的意境。诗与物共同成为我们的文化遗产。

巧合的是,一年之中我还参观了第三处与唐诗相关的遗址,即河南的崤函古道石壕段。杜甫曾夜宿于此并写下了《石壕吏》。不过,如今的石壕村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关注,或许是因为这首叙事的诗作与遗址对应不那么紧密,不似状物、抒情之作更能调动人们的遐思吧。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作者:施劲松

来源: 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