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武汉人相识(听说我是武汉人)(1)

郭衍怀班组正在进行施工前的准备。 郭衍怀供图

我和武汉人相识(听说我是武汉人)(2)

记者与郭衍怀的微信对话截图。

6月2日,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第104场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近期武汉集中核酸检测结果:5月14日零时至6月1日24时,武汉共对989.98万居民完成核酸检测,检出无症状感染者300名,未发现确诊病例。李兰娟院士对集中核酸检测排查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并作出判断:武汉是安全的,武汉人是健康的。她呼吁对武汉人给予更多关爱和支持,武汉的绿码应该被承认。

武汉IT白领:多个城市互认绿码,基本畅通无阻

市民何先生看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院士说武汉人是健康的,现在去外地出差,听说我是武汉人,别人都要和我多喝几杯。”

36岁的何先生,IT公司软件工程师,土生土生的武汉人。4月14日,他从武汉出发到上海,此后去厦门、南昌、南京、杭州、苏州等全国多个城市出差,坐飞机、乘高铁。除需检查健康码外,基本上没有因为是武汉人,受到另眼相待。

4月14日离汉前,何先生核酸检测阴性。高铁抵沪出站后,直接住进租住地。随后接到当地社区和警方的电话,叮嘱他少出门,最好不要去公共场所和人多处。“除此外,没有任何检查和限制……”

何先生说,10天后,他坐飞机到厦门出差,因离汉不满14天,按规定需查核酸和血清抗体。在机场,有专人专车接到酒店,10分钟出血清结果,8小时出核酸检测结果。住的隔离酒店200元一间,工作人员还贴心地赠送了水果和小点心。

何先生称,此后他去过国内多个城市,其间又再次到厦门,再无复检要求。每到一地,都是凭湖北健康码,转换成当地健康码,基本畅通无阻。

吉林广东:全国多地出台对湖北对武汉的支持政策

4月8日,武汉“解封”,伴随着复工复产,经济重启,英雄的武汉人再出发,全国多地也出台了对湖北、对武汉的支持政策,欢迎湖北人武汉人来创业就业。

6月2日,吉林省人民政府网发布关于加大湖北籍劳动者就业支持力度的通知,鼓励企业吸纳湖北籍劳动就业者,对企业新招用湖北籍劳动者,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有条件的地方可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800元。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整合企业招聘和用工信息,筛选一批就业岗位,开辟湖北籍劳动者线上招聘绿色通道。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用人单位及劳务经纪人组织湖北籍劳动者开展跨区域有组织劳务输出,且签订劳动合同、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一次性就业创业服务补助。

5月8日,广东省教育厅联合七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2020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对湖北籍毕业生倾斜,规定在本省普通高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就读的湖北籍2020届毕业生按照每人2000元标准给予求职创业补贴。除此之外,还将为重点疫情地区就业困难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举办面向湖北省高校毕业生以及湖北籍毕业生的网上招聘活动。

“发展就是应对困难的最好武器。”格兰仕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梁昭贤表示,格兰仕今年计划提供1.2万个就业岗位,包括1万个一线技工岗位,1000个应届高校毕业生岗位,1000个专家和工程师岗位,优先录用湖北的人才。“格兰仕将尽最大努力对湖北务工者、就业者给予爱护、帮助和支持。”

这些举措,暖心满满,是对英雄的城市、英雄的武汉人民最有力的支持。

西安多所高校:为湖北籍困难学生发放临时困难补助

今年3月,留在西安工业大学的武汉学生小张,银行卡中收到了校方发放的疫情专项补贴资金1000元,让他再次感受到西安人的古道热肠。

2月29日,西安工业大学设立疫情专项补助资金,为7147名贫困学生发放临时补助146.29万元,相关金额直接打到银行卡。其中,湖北籍学生可享单项补助,每人1000元起,最高2000元。6240名家庭困难学生每人补助200元网络流量费,907名研究生也获得12.59万补助。

此外,西北政法大学针对16名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新冠疫情专项补助。其中,建档立卡家庭学生每人1000元,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800元,共计发放金额1.46万元。

西安交通大学、 长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对湖北籍学生推出疫情特别困难补助,除了直接发放金额不等的困难补助金,还资助一定的上网流量。其中,长安大学对此次疫情中确诊的学生或家长进行3000-5000元的临时困难补助。

湖北籍打工族:工厂补发了基本工资,工友们嘘寒问暖

“只要听说我们来自武汉,都很友好,非常关心……”6月2日,远在广东的胡金娥告诉记者:4月9日,她和丈夫到广东复工后,感觉和以前没什么区别,要说有不同,那就是身边的人对湖北人、对武汉人更友善了。

胡金娥夫妇是东西湖新沟人,长期在广东恩平打工。去年,夫妇俩回汉过年,因疫情防控滞留老家。4月8日,武汉“解封”,两人长途自驾十几个小时,人还在路上,就接到租住地社区的电话,告知他们除了要做核酸检测外,没别的要求了,可以直接回家。

“第二天,去当地报备,做了免费核酸检测”,一周内,按照社区要求,两人尽量不出门不聚集。等检测结果出来显示正常,才正式上班。

让胡金娥感动的是,工厂对丈夫没有另眼相看,还补发了两个月基本工资。当地工友十分友好,听说他们回来了,都主动跑过来嘘寒问暖。

在当地,除去超市测量体温,基本不用扫码。前几天,她去找兼职,得知她来自武汉,老板娘一点都不嫌弃,还宽慰说“肯定没事,有事就不会出来了!”这让她十分感动。

郭衍怀是湖北黄石人,抗疫期间曾参与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复工复产后,他带着自己的团队又到广州市参与财富天地广场项目建设,项目部还跟他们班组的宿舍安装了新空调,购买生活用品,在项目管理上也是一视同仁,没有一点歧视。郭师傅高兴地说:“公司特别关照湖北班组,现在项目上已经有80多个湖北班组了。”

武汉籍游客:滞留云南期间得到当地政府精心照顾

1月23日,武汉暂时关闭离汉通道,很多武汉人滞留在外地。疫情防控期间,他们的衣食住行,都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精心照顾。

武汉战疫期间,云南省政府一张要求各地善待湖北人的通知,在武汉人的手机上刷屏。

2月7日,云南省省长阮成发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感谢信。这是一名滞留云南腾冲的武汉游客写的,信中情真意切地描述他在云南的亲身感受。

这位游客称,受疫情防控影响,他和女儿滞留在当地,就在大家不知所措时,云南及时出台政策,指示各地不要搞地域歧视,要求善待武汉人,多一些人性化关怀。大年初二,包括他在内的一批湖北和武汉游客,被当地镇长和书记,亲自安排接进专门的酒店,集中住宿,不需要掏一分钱。“我们在这里住得舒服,一日三餐吃得满意,当地人员还上门听取需求,帮忙出去采购药品和日用品。”

这位游客感慨地说:写这封信时,两批云南援鄂医疗队239名医护人员,正在保卫湖北、保卫武汉。通过这次难忘的经历,他感受到了云南人的大爱,也感受到了阮省长对曾经的工作地武汉人民的牵挂。

记者尹勤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