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网讯(记者 马莹)近日,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命名名单正式揭晓,来自陕西的中铁一局电务公司信号女子班组成功入选。得知这一消息后,班组长邵宏琴激动万分,她赶紧将喜讯发到了“姐妹群”里。

  橘黄色的工装、安全帽,蓝色的制式发卡和统一的工具包是他们的日常着装。每每从满是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工地走过,总能引来大家关注的目光。

  她们,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向阳花”。

  她们,是一群陕西姑娘。

  她们,除班长邵宏琴外,其余全是90后。

  她们,“成团”已20余年,凭借一手的绝活,征战南北,参建了多条国铁、地铁建设……

最厉害的女团(轨道上的最美女团)(1)

  “让我试试吧”:只因一句话,她立誓要闯出一番天地

  “让我试试吧。”没有人知道,这支班组的发迹史竟然因这么一句话。

  时间回溯到1993年,邵宏琴正式从学校毕业并入职铁一局电务处,同年被调入兰新铁路复线信号系统工程项目部工作。刚到不久,出生于铁路工人家庭的邵宏琴便被领导叫了去,准备安排她加入当时已经准备组建的信号女子工班。别人劝她说要多给领导提困难,尽量留在项目部办公室,但她却执意要走不一样的路:“别人能干的我也能干,我就想挑战一下自己。”随后,一句简单的“让我试试吧”不仅成为了她工程生涯的开始,更成为了她数十年来“逆风”追梦的铿锵誓言。

  初入工地,年龄最小且下了“军令状”的邵宏琴一刻也不敢耽误跟着师傅学剥线。看似简单的一道工序,对于邵宏琴来说可是难上加难。不同于家用电线,工程电缆大多都比较粗,而且硬度尤为高。“这样可不行,手上得有劲儿,下刀要稳要准!”为了学好“第一道”手艺,邵宏琴利用剩余的废料一遍遍练习,以至于手套都磨破了好几双。紧接着,她又开始学习压线焊接。不比剥线,压线可是个技术活儿,如发丝的线缆必须精准无误地焊接在设备端头,焊点还必须饱满美观。于是,邵宏琴便将碗口粗的一大把细小的废弃电缆拴在宿舍墙壁上,利用晚上的空闲时间反复练习。最终,她靠着不服输的倔强熟练掌握了信号系统配线施工的所有工序,顺利出师。

  时至今日,邵宏琴提起那段往事,仍满怀感恩:“正是源于自己对任何困难的不服输,让我走上了这条工程路,而且这一走就是27年。”

  “没啥辛苦的”:辗转数十载,她们被誉为最美战地黄花

  2021年3月5日,三八节前夕,西安地铁9号线灞柳二路车站迎来了一群身着工装的女工。她们有说有笑,时而笑谈、时而拿起手机自拍留影,引来了站内乘客的关注。作为参与9号线地铁工程的建设者,这是她们首次乘坐由自己参与建设的地铁线路。

  2019年底,刚刚结束阳安铁路信号系统施工的她们转战西安,承担起了9号线信号系统的施工任务。对于陕西籍的班组成员来说,在“家门口”干工程原本是一件好事,可以抽空回家看看,但由于施工工期紧张,她们也顾不得其他,立即投入到新的施工任务中。一边施工正紧,一边又遇到了突发紧急情况。2020年初,新冠疫情全面爆发。随着国家层面联防联控机制的形成,班组全员主动请缨、“逆行”上岗,并于2月底全员返岗,投入到紧张的地铁施工中,成为企业首批复工的作业班组。2021年的春节,为响应就地过年号召,她们坚守岗位,抢抓时间完成了上海地铁14号线真如站的室内全部配线任务;7月20日,郑州突遇极端降雨天气,整个城市严重内涝。时值在郑州地铁项目参与施工的班组全员当即行动,又投入到紧张的抢险任务中,在三个小时零十分钟内累计完成了包括箱盒配线、调试等在内的10组20台转辙机更换配线的全部任务,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

  哪里有需要就义无反顾奔向哪里,班组全员就是秉持着这样的信念翻山越岭、绽放花香。

  工地条件有限,上厕所成了女工们最大的难题。为了能尽量减少如厕频次,她们很少喝水,只为在节约时间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为了能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她们在地下潮湿的设备室里,一待就是整整一天。90后小姑娘们纤细的手磨破了皮……

  “和男同志比起来,我们的确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但工程单位有它的特殊性和局限性,肯定只能舍弃一方面了。好在我们是一个集体,大家远离家乡都不容易,所以彼此都以亲人相待,每个人也都能在这样的环境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谈到对工作和家庭方面关系的理解,邵宏琴这样说道。

最厉害的女团(轨道上的最美女团)(2)

  “我们也可以”:巧手起老茧,她们破解了多项工艺难题

  小小的设备室,总有些许意外。施工正忙时,女工李苑玲的头发突然散落下来。见此景,女工赵妍笑着说:“邵班长,赶紧找扎带帮她扎一下头发”。邵宏琴迅速拿来绑扎线缆的塑料扎带,几个绕圈,穿孔一扣,一个崭新的“发卡”惊艳亮相。

  谁也想不到,线缆绑扎中用到的扎带竟被她们三下五除二制成了新型发卡。勤于思考、乐观向上,她们立足岗位不断钻研,成就了自己。

  27年间,她们参与了大大小小200多个车站的2000多面设备机柜的配线,一次准确率达100%。开辟了信号系统工程“五个一致”的极致施工工艺,还成为率先使用颜色区分线缆功能分区的施工团队,使得工程变成匠心雕琢的工艺品。

  在实践过程中,她们积极参与“五小”活动并形成了多项成果:研究并投入使用的电缆成端柜,提高了电缆屏蔽接地性能和安装工艺;用刀片自制出了适合女工小手使用的剥线刀,使剥线作业的功效提高了一倍;用纸盒为打号机制作套管支架,大大降低了手工转动套管带来的人工损耗。

  2021年3月5日,班组进行了隆重的形象标识系统发布仪式,面对着身边工友的夹道欢迎、陕西省总工会领导的亲切慰问,邵宏琴激动地说:“姐妹们辛苦了,我真替她们感到骄傲。”

  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中国中铁“青年文明号”、“陕西省青年文明号”、“陕西省工人先锋号”、“陕西省五一巾帼标兵岗”、第八届陕西“好青年”集体,所参建的郑州地铁2号线获“国家优质工程奖”、上海地铁17号线获上海市“2018-2019年度市政工程金奖”、班组长邵宏琴获“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这些荣誉是动力,更是压力和责任。一群花样少女,蛰伏在隧道里、铁轨边,只为把工程做成精致的工艺品。她们乐于奉献,无怨无悔,用勤劳和充满智慧的双手书写她们的青春。

编辑:刘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