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型人格的整合(智仁勇体系和九型人格)(1)

孔前儒家经典内涵首次披露,隐秘的儒家文化。

总算喘了口气,前一阵家事闹了很长久,这几天终于闲下来了,有时间写点东西。

前段时间有人问我,看过九型人格没有,那个理论和智仁勇-允执厥中的体系很像。

其实笔者在很久以前就注意到了九型人格体系。

九型人格的符号是由葛吉夫(George Gurdjieff)在1900年左右引进至西方内部,Oscar Ichazo首先将九型性格的教导与其图形互相结合,并阐明每种性格的主要特质,而精神病专家Claudio Naranjo将其发扬光大,提出搜集九型性格特质的核心方法。之后再由Don Riso及Russ Hudson将九型性格特质详加阐释,包括九种内在发展的层次(Level of Development)与及每种性格特质的“内在逻辑”(Inner Logic)。

起源与发展九型人格学说最早的时间已不可考证,但是研究者都一致认为它的起源非常久远,可能要追溯自西元前二千五百年或者更早。


九型人格把人的性格分为9个类型。分别是:

1完美型

〖欲望特质〗:追求进步

〖基本困思〗:我若不完美,就没有人会爱我。

2助人型

〖欲望特质〗:追求服侍

〖基本困思〗:我若不帮助人,就没有人会爱我。

3成就型

〖欲望特质〗:追求成果

〖基本困思〗:我若没有成就,就没有人会爱我。

4自我型

〖欲望特质〗:追求独特

〖基本困思〗:我若不是独特的,就没有人会爱我。

5理智型

〖欲望特质〗:追求知识

〖基本困思〗:我若没有知识,就没有人会爱我。

6忠诚型

〖欲望特质〗:追求忠心

〖基本困思〗:我若不顺从,就没有人会爱我。

7活跃型

〖欲望特质〗:追求快乐

〖基本困思〗:我若不带来欢乐,就没有人会爱我。

8领袖型

〖欲望特质〗:追求权力

〖基本困思〗:我若没有权力,就没有人会爱我。

9和平型

〖欲望特质〗:追求和平

〖基本困思〗:我若不和善,就没有人会爱我。


九型人格的整合(智仁勇体系和九型人格)(2)

图片来自网络


九型人格体系之中和智仁勇特质最符合的是三大直觉中心。也叫凯伦-韦布的区域划分

腹中心:

8 9 1,或者称为生存(行为模式)中心,以身体力行为导向,对生存的问题直觉最强。腹中心符合勇。

脑中心:

5 6 7,或者称为资讯(思维模式)中心,以思考和分析为导向,对现实事物的运动现象直觉最强。脑中心符合智。

心中心:

2 3 4,或者称为情感(情绪模式)中心,以感受和想象为导向,对人情和环境的气氛直觉最强。心中心符合仁。


据我的实践经验,这个九型人格体系在应用上感觉不是很切合实际。有的人符合这九个类型的特质,有的人却不符合这个特质,而是九型人格中某几个人格都掺杂那么一点,但又不完全属于那个性格。

性格分类不明确,依靠九型人格体系成长的问题更是谈不上了。

但是按照智仁勇-允执厥中体系反而更契合现代人的状态。好分类,好理解,提高起来也更容易。

那么为什么九型人格体系会不那么准确呢?是因为年代久远失传了吗?其实也不完全是失传,而是社会教育背景变了。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在前面列出来的九型人格特征中有一个〖基本困思〗,这个〖基本困思〗的模式是“我若不(没有)XXX,就没有人会爱我。”

那么好了,问题找到了。就是当时整个社会处于一种被爱包围的环境。你做到什么就有人爱你了,没有爱就无法生存,这就和西方的宗教环境和贵族体系相对应了。当年那些人在这个环境下,要依靠家族势力和宗教的势力存活,所以爱和被爱很重要。物质上要继承家族的遗产,精神上也受着西方基督教思想的控制。所以基本的智仁勇就会发展为九型人格。而九型人格体系流行的时间也是基督教教育成型很久之后,很多受过教育的贵族子弟就会出现如九型人格所列举的九种基本困思。

而现代社会自食其力的人很多,宗教也无力控制人,智仁勇会各自发挥它的功效,在自己的体系里突飞猛进了,因此上九型人格反而不那么管用了。

那么进一步分析为什么智仁勇的基础性格会形成九型人格体系呢?恰恰就在于那个基本困思。


九型人格的整合(智仁勇体系和九型人格)(3)

智仁勇


由于社会和宗教的原因个体对于周围家族宗教强势环境的依赖形成了对于爱与不爱的恐惧。这是最初教育的恐惧,已经深入人心,扭曲了基础的性格。

智觉醒的早的孩子(后称智觉者,仁觉者和勇觉者)遇到同为智者的抚养教育者,就会形成5号理智型的性格。

勇觉者遇到同为勇者的的抚养教育者,就会形成3号成就型的性格。

仁觉者遇到同为仁者的抚养教育者,就会形成9号和平型的性格。

勇觉者遇到作为智者的的抚养教育者,就会形成1号完美型的性格。因为他作为勇者要同时是满足智者的要求,以下类同。

勇觉者遇到作为仁者的的抚养教育者,就会形成8号领袖型的性格。

仁觉者遇到做为智者的抚养教育者,就会形成2号助人型的性格。

仁觉者遇到作为勇者的的抚养教育者,就会形成4号自我型的性格。

智觉者遇到作为勇者的抚养教育者,就会形成6号忠诚型的性格。

智觉者遇到作为仁者的抚养教育者,就会形成7号活跃型的性格。


九型人格体系是深入人心的精英教育形成的性格扭曲,在现代社会教育成为谋生手段的今天,这样的贵族性格在普通民众中并不多见。现代教育性格情况的心传还是以家庭为主,如果一个家庭父系是勇者弱教育,母系是仁者强教育,孩子是智觉者就会形成一少部分6忠诚型人格和一大部分7活跃性人格,而他本人还是以5理智型为主(或隐藏)的混合型人格。

以此为例。九型人格体系的困惑可知了。用更根本的智仁勇体系一对照,我原来是智者,怪不得和父母都格格不入呢,有豁然大悟的效果。有时候简单的反而更根本,能够直指人心。


关注:原始儒家,带你探索隐秘的儒家文化。

九型人格的整合(智仁勇体系和九型人格)(4)

原始儒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