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传》里女友珍妮总是告诉阿甘:”跑,阿甘,快跑!”

一位朋友说:我告诉儿子在幼儿园硬气点,谁欺负你,你就揍他。我不知道他是否真这样教育过儿子,还是只是在外人面前张扬一下男子汉气概而已。他的儿子倒是真给他惹了几次事,把同学的书给扔了,掐了女同学,等等。他为儿子去向其同学和家长赔礼道歉了好几次。而我生怕孩子打架,总是叮嘱他:“你要跟同学好好相处,同学拿了你的橡皮,撕坏了你的书本,不跟他计较,爸爸再给你买新的。”孩子打架,出手也没有个轻重,谁把谁打伤了,都不好办。

英国5-12岁儿童知识点(英国儿童十大宣言)(1)

英国5-12岁儿童知识点(英国儿童十大宣言)(2)

英国5-12岁儿童知识点(英国儿童十大宣言)(3)

  十几年前,我家邻村一对父子跟四五个小青年发生冲突,儿子不顾他父亲正在挨人打,自己先跑了。这件事迅速传播开来,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嘲笑那个儿子。为人之子怎能对父亲挨打置之不顾呢?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不应该跑,自己遇到这样的情景肯定不会跑。但是假设不能等同于实际,这些谈论的人如果真遇上这样的情形,没准也有会跑的。从作为儿子的角度讲,跑是很难让别人接受的,估计自己事后也会觉得愧疚。但是,如果从父亲的角度考虑,没准有的父亲觉得儿子跑得好,只要儿子好好的,自己受点伤又不算得了什么呢。我如果作为父亲,我就会这样想。

  人在互相交往中,难免会遇到磕碰,吃亏时能忍则忍,能让则让,不可睚眦必报,这不仅是做人的雅量,而且也是为了远离危害,自我保护。

英国5-12岁儿童知识点(英国儿童十大宣言)(4)

英国5-12岁儿童知识点(英国儿童十大宣言)(5)

英国5-12岁儿童知识点(英国儿童十大宣言)(6)

西晋的王衍曾经托族人办事,但过了好久,族人也没给办。后来,在一次宴会上两人相遇,王衍就对那位族人说:“前些日子托您办的事,怎么还没办呢?”族人听了大怒,拿起饭盒就扔到王衍脸上。王衍一言不发,洗干净脸后,牵着丞相王导的手一同坐车走了。王衍在车里照着镜子对王导说:“你看我的眼光,竟超出牛背之上。”牛背是经常挨鞭打的地方,眼光超出牛背,意思是指不计较挨打受辱这类小事。

这雅量够好的了吧,不过与娄师德相比还差一个层次。武则天当朝时,宰相娄师德温和谦恭谨慎,不曾跟人家有丝毫的隔阂。娄师德的弟弟被委任为代州刺史,娄师德跟他说:“我很担心你跟人家起争执。”弟弟说:“人家吐我的脸,我就自己擦去走了就是了。”娄师德说:“只做到这点还不够。凡是人家吐你脸,那个人一定是很生气的,擦掉它,那就违背了那人的心,为什么不等它自己干呢?”

  做人要常怀敬畏之心,莫逞硬逞强,武功再高,也有吃亏的时候。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正像有人说的那样,“觉得自己很厉害,天不怕地不怕的,都在监狱里待着呢。”

  “遇到打架的,赶快跑”,这是家人的忠告,因为深爱,所以有一万个不放心。在网上被家长热捧的英国《儿童十大宣言》其中有一条写道:“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可以不要等大人的指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