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你吃煎虾子了吗?真是太美味了,很多人过完年返程都会带些,你带出去的还有吗?

闽南干煎虾姑的做法(宁化客家味煎虾子)(1)

宁化煎丸,用宁化方言来说就是宁化煎虾子。宁化客家人制作油炸小吃已有数百年历史。“煎圆”(也叫“煎丸”,宁化方言叫做“煎虾子”)是宁化客家人过年时传统的自制年货,寓意“团圆、圆满”。煎丸的做法非常简单,却味美十足,是宁化客家人过年时不可或缺的油炸品之一。香喷喷的煎虾子让人不断遥想,在那热气腾腾的餐桌上,金黄金黄的煎瞎子,醒目亮丽,煎圆的甜,是一种特有的香甜,一大家子围坐一旁,甜甜蜜蜜间谈笑风生,一幅客家人热情淳朴的风俗画款款而来,从古至今,令人难舍,这或许也是煎虾子让宁化人难以舍弃的一种味觉回忆。

闽南干煎虾姑的做法(宁化客家味煎虾子)(2)

宁化煎虾子故事

据传说,宁化济村有一个姓黄的财主,为人吝啬刻薄,经常剥削百姓,任意打骂长工婢女,当地村民几乎都受过他们的虐待,苦不堪言。宁化安远的伏虎禅师听说后,装扮成一个流落异乡的难民来到黄家,自称姓叶,要求当长工。黄财主见他身强力壮,是一个好劳力,便答应了。但是只把他当牛来使唤,无论他干活如何卖力,只管打骂不绝,吃的又都是主人吃剩的旧饭和没有油盐的淡菜,简直连猪食都不如。叶长工也不生气,天天乐呵呵的。

黄财主故意刁难他,限定他每天割10担鱼草到塘里喂鱼。但奇怪的是叶长工念念有词,池塘里的鱼就都长出了脚,自己跑到山上去吃草,吃完草又自己跳进池塘。人们看到他赶着鱼上山放牧,个个惊得目瞪口呆,财主却更加地恨他。

财主又给他出个难题,派他洗酒瓮,规定瓮里要比瓮外洗得更干净,否则不给饭吃。谁都知道,酒瓮口小肚大,瓮里比瓮外更难洗,但是叶长工不慌不忙,他把酒瓮内里翻了过来,像洗猪肠一样,里里外外都洗得干干净净,再把酒瓮翻回去。

又有一回,下了半个月的雨,山上到处湿漉漉的,财主要他上山砍柴,并且规定必须是干柴。如果砍不到,就要把他的脚当作柴烧。叶长工双手空空回来,只好把自己的脚伸进灶里去烧,可是不管怎么烧,他的一双脚还是完好无损,火却越烧越旺。

财主气极了,假称自己不会计数,发给长工们每人一个竹筒子,说干一天活,就搓一个泥团子放到竹筒里,年底就以泥团数量按天算工钱。快到年终了,财主派奴才偷偷地往长工的竹筒子里倒水,泥团子糊成一块,财主说就算一天的工钱。长工们又气又急,找叶长工想办法。叶长工招集所有的长工,在财主门前架起油锅,把泥团子搓成丸状,放到锅里炸,炸出来的丸子全变成了金光闪闪的金丸。财主看得眼馋,想据为己有,命奴才抢了过来。财主贪婪地把玩着金丸,忽地金丸粒粒跳了起来,四处滚落,炸将开来,触物即烧,顷刻之间,财主偌大的府第淹没在熊熊烈火之中。百姓和长工们奔走相告,鼓舞庆贺。等到他们找叶长工表示谢意时,叶长工早已不知所踪,百姓为了纪念他,于是用糯米粉团制成煎丸食用,沿为今俗。

闽南干煎虾姑的做法(宁化客家味煎虾子)(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