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间,社会上流行两句话:“鸨儿爱钞,姐儿爱俏。”是说,老鸨子都喜欢白花花的现大洋,而妓女们则喜欢小白脸儿。

可还有一句老话,大伙儿想必更熟悉,那便是:“小白脸儿,没好心眼儿。”

就拿徐树铮的爱妾苏映雪来说,就因为背着丈夫,喜欢上了一个姓梁的小白脸儿,到头来被人骗财骗色,无颜面对夫君,只得一死了之。

悲情青楼女子(名妓大都爱名伶)(1)

名妓爱“小白脸儿”,这在行内称之为“倒嫖”,那时候的报纸以此为乐事,几乎每天都有关于名妓包养名伶的新闻出现,比如留春园的头牌花魁“花美玉”与高庆奎,留春园的探花“小红玉”与李万春,莳花馆的“惠弟”与赵君玉。大森里十四号的“小花蕊”与白玉昆……最典型的当属大森里九号的“美弟”,曾公开在新闻纸上发表“豪言壮语”:“要玩遍四九城所有的伶人。”

还有个美凤园的头牌花魁,人称“美魁老五”,她格外中意梅兰芳,却苦于无缘相见。不知怎的,她竟认识了梅兰芳的一个姓李的小徒弟。于是,便本着得不到西瓜就吃芝麻的心思,跟这个小李子混到了一块儿。整天一口一个“梅郎”叫着,俨然这个小李子就是梅兰芳。真真儿叫人笑掉大牙。

悲情青楼女子(名妓大都爱名伶)(2)

老鸨子见这位“美魁老五”入了魔障,便准备将她转让出去。赶巧,有个叫杨珠山的阔爷相中了老五,愿意娶她当五姨太。老鸨子非常高兴,立即棒打鸳鸯,将老五卖给了杨大爷。老五一门心思等着小李子来带她走,哪想到小李子是个吃软饭的主儿,别说找杨珠山要人,连露面都不敢。没多久,又傍上了另外一个名妓,接着吃他的软饭,才不管老五的死活。

再说个名叫香妹的姑娘,她十六岁就被卖到了庆余堂,起初当“清倌”,专门服侍几位固定的阔爷。很快,她便成了压轴子的红姑娘,吃小灶,穿貂裘,出门坐汽车,谱儿比那些姨太太还大。

悲情青楼女子(名妓大都爱名伶)(3)

有阵子,她迷上了看戏,相中了“玩票”的纨绔子弟蒋某。自此,把这位蒋郎当成宝,倍加呵护,要什么就给买什么。

这位蒋公子本是富家子弟,家里开着金店银号,就因为傍上了窑姐,被父辈所不容,将其打出门去,并跟他脱离父子关系。

香妹心疼蒋郎,便在东方大酒店包了一间大房,作为与蒋郎的温柔乡。这期间,她跟着蒋郎学会了抽大烟,一发不可收拾,把这些年攒下的钱全都换成了烟膏子。钱没了,就典当衣裳首饰,可这么下去,总有山穷水尽的时候。

于是,两人便离开北平去了上海,她找了个堂子,继续干老本行。而她的蒋郎则在一家金店谋了个差事。

这二人的故事,倒是像极了李碧华笔下的《胭脂扣》,香妹是如花,蒋郎是十二少。只可惜,《胭脂扣》中,十二少到底还是辜负了如花,而蒋郎是否也辜负了香妹呢?两个字——当然。

悲情青楼女子(名妓大都爱名伶)(4)

两个曾享受过荣华富贵的人,又怎受得了三餐不继,相对泣血的苦日子。蒋公子最终还是跪在了父亲的脚下认错,发誓洗心革面,再不与风尘女子来往。

香妹自蒋郎弃她去后,万念俱灰,本欲一死了之,却被一卖牛肉汤的汉子救下。于是,便跟着这个大自己二十几岁的小贩儿从了良。从此,放下身价,给大户人家当保姆,赚取几两散碎银子养家糊口。

每当看到新闻纸上,已经唱红了的蒋郎与闫菊朋、程艳秋、杨小楼、尚小云等等红极一时的角儿同台演出的照片,不知她该是喜还是忧。

悲情青楼女子(名妓大都爱名伶)(5)

正如《胭脂扣》中所写:“人生,即便使出浑身解数,结果也由天定。有些人还未下台,已经累垮了;有些人巴望闭幕,无端拥有过分的余地。爱情,大概一千万人之中,才有一双梁祝,才可以化蝶。”

哼!姐儿爱俏,纯属胡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