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写了一篇点评《小舍得》大结局的文章,讲了子悠和欢欢的结局,后台有常粉留言,问到米桃。其实相较子悠和欢欢,米桃的故事更让我唏嘘。
电视剧里,编剧给了米桃一个不错的结局:爸妈租了一套大房子,计划把妹妹也接到身边,一家四口从此可以幸福快乐地生活。
而原著的结局则更“现实主义”一些:米桃从农村来到大城市上学后,适应不了种种落差,各种压力缠身,从而导致抑郁,最终退学回了老家。
结合米桃敏感、内向、早熟的性格,以及她的家庭环境、个人遭遇等等,我觉得抑郁的结局固然残酷,却也有其合理性。
种种的压力,让一个本该顺风顺水、自信骄傲的学霸,最终走向了抑郁。看完米桃的故事,或许我们能得到这样一个启示:
我们常对孩子说“你除了学习,还能有什么压力”,但我们或许不曾察觉的是,孩子面临的困难、迷茫、压力和纠结,其实远远不止于学习。
比较之下的物质匮乏:为何米桃会自卑?
美国诗人Emily Dickinson有首小诗,可以很好的形容米桃从农村来到大城市的处境:
我本可忍受黑暗,
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然而阳光已使我的荒凉,
成为更新的荒凉。
Had I not seen the sun
I could have borne the shade
But Light a newer Wilderness
My Wilderness has made
Emily Dickinson
比如米桃去欢欢家写作业的场景,就堪比一场“变形记”。
从农村转学来的米桃,看着欢欢家的大房子、满柜子的限量芭比娃娃,还有只要她想去撒个娇就能去的人均400的儿童餐厅,再想想自己菜场公厕旁简陋的家——家里连个像样的卧室都没有,更没有漂亮的娃娃……这样的落差,对于处在青春期又“心事重”、内向敏感的米桃来说,冲击简直太大了。
再比如,欢欢有一衣柜都塞不下的裙子,几乎集齐了所有的颜色和款式,她能穿着漂漂亮亮的裙子去电视台当小主持人、在各种场合抛头露面,而米桃连“夏令营”是什么都不知道。
在她的概念里,书包破了补补再接着用,衣服的颜色也只分两种:耐脏和不耐脏,好不好看不重要,只看“过两年还能不能穿”。
巨大的贫富差距,让一个10多岁的孩子产生了强烈的落差。物质上的匮乏感让米桃无所适从,内心的自卑让她不愿意再去欢欢家“接受内心的毒打”。
而她更深层次的自卑来源,其实从成年人的视角很好理解,那就是:我妈妈一直都在我最好朋友家里做钟点工,我妈妈在她们家里是做“服务员”的。
这对于一个刚从老家来到城里,刚上五年级,还不能从容看待贫富差异的孩子来说,是很伤自尊的一件事。
虽然每天和人家坐在一张桌子上吃晚饭,但地位和身份的不平等对于米桃来说无疑是一种煎熬:都是同学,为什么我的妈妈就要给你们家当钟点工呢?
这让我联想到了前段时间育儿圈的大新闻:一位育儿大V的孩子在美国名校自杀了(疑似得了抑郁症)。这位育儿大V是个非常尽职的爸爸,为了培养孩子成才,他在离婚后,不惜辞掉高管工作,全职带孩子,十几年来每天给孩子做饭不重样,就算节衣缩食也要把孩子送进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在看新闻的时候,有一个细节令常爸印象深刻:为了培养儿子“勤俭节约”的品质,这位爸爸让儿子去同学家开生日party的时候,还要兼顾“收破烂”的责任,要把同学家的废品带回来卖钱。
这位父亲的初衷或许是好的,但他没有想到,十几岁的孩子,正是最在意别人眼光和议论的年纪,让孩子在同学家收废品,这对孩子的心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我们之前在一篇科普青春期的文章里,讲过一个“橱窗实验”,结论是当被别人关注的时候,相比于成年人,青少年的情绪反应非常强烈,焦虑程度也上升很多。那些在大人眼里看来无足轻重的小事,却能让孩子为此焦虑、紧张甚至抑郁。
所以,很多在成人眼里“这都不是事”的事,在青春期的孩子眼里却是天大的事。
在米桃妈妈的观念里,自己在女儿的同学家里做小时工,不仅能挣钱,还可以兼顾到孩子的学习,不是两全其美的一件事吗?
而米桃的内心却经历着山呼海啸一般的动荡和焦灼,那些贫富差距带来的冲击和压力,让她深陷焦虑无法自拔,而父母对此一无所知。
后来,当米桃以“找各种借口不去夏欢欢家”来表现出抗拒的时候,得来的却不是父母的理解,而是责备:
他们没有开导、疏导孩子自卑的想法,而是不断地“补刀”:
你太不懂事了,太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了。
“不能太内向了”、“整天像个闷葫芦”、 “能不能别这么上不得台面”,敏感自卑的米桃在别处承受了巨大落差后,回到家里还要接着承受父母接二连三的指责。
父母没有处理她的自卑情绪,反而逼着她去不断面对“内心的自卑”。
内心的压力无处释放、无人疏解,这种情况下,一个10多岁、涉世不深的孩子很容易被自卑“压垮”。
孩子最信赖的人,却伤他们最深
后来,当米桃遭遇校园霸凌,被欢欢和她的小团体孤立、遭受巨大人际关系压力的时候,米桃的父母又是怎么做的呢?
很遗憾,不管是从态度还是心理上,他们都没有和孩子站在一起。
米桃爸妈先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否认孩子的感受:“欢欢是个好孩子,怎么可能欺负你呢?她只是脾气有点硬而已。”
然后再用成年人一贯的“和稀泥”、“算了”的处理方式,忽略米桃所受的委屈,让孩子“别搭理她”:
“要懂感恩,他们家之前帮过我们”、“你是姐姐,你要让着妹妹”,米桃爸妈又用“道德绑架”的方式让明明没有错的米桃做出让步:
而最要命的要数那句:“为什么他们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你要是大大方方的,他们会欺负你吗?”
米桃爸爸的这套话语逻辑,我们听上去一定不陌生:
“一个巴掌拍不响”;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他怎么不打别人就打你?你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是不是很多次听过这样的话?大人们习惯遇到事情,不分青红皂白,就各打五十大板,甚至不由分说地,把“锅”甩给孩子;
可怕的是,当我们成为父母之后,我们或许又会对自己的孩子说这样的话。
这就让我们彻底站在了孩子的对立面,和困难一起攻击孩子,而不是和孩子站在一起,共同面对困难。
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孩子行为的结果,其实,如果不是因为电视剧给了我们第三视角,我们也很难从本就不善言辞的米桃口中,感受到她的感受。
正如电视剧里的米桃爸妈,当他们看到女儿永远是一副怯生生的样子时,忍不住指责孩子不够大方、不够活泼,却没有深入想过,孩子为什么会成为这样?
在米桃还是留守儿童的时候,在外受人欺负,年迈的奶奶不能帮孩子出头,只能教孩子“忍”、教孩子“算了”,没有爸爸妈妈撑腰的孩子,自然容易变得内向敏感;而当米桃来到父母身边、来到大城市,内向敏感却成了父母眼中最看不上的“缺点”,当她受了委屈,还是被父母一个劲儿劝“算了”。
米桃也想活得阳光灿烂,活得肆意妄为,但造成她在生活中唯唯诺诺、“恨不得贴着墙根走”的最主要责任人,其实正是她的父母。
所以,当面临巨大的人际压力、被自卑折磨的米桃,还要再次面对父母的二次伤害的时候,“抑郁”的结局,也就有了合理性。
和孩子站在一起,而不是迎头重击
其实米桃的父母,都是特别淳朴善良的人,对孩子也是倾其所有地为她好。看剧的我们,其实很难硬起心肠地指责他们——他们的家境、文化水平可能注定了他们无法用更好的方式去处理米桃的情绪与压力。
但不妨让我们假设一下:
如果米桃的父母,在孩子受到委屈的时候,尊重和接纳孩子的感受,让她的委屈有地方释放;
如果他们不是用“和稀泥”的方式劝孩子“别计较”,而是和孩子一起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
如果他们给孩子出头、帮孩子撑腰,做孩子有力的后盾
……
米桃可能会更有底气和自信去面对成长中的人际压力,最后也不至于落得个抑郁退学回老家的结局。
2019-2020国民心理健康报告里,有这样一组数据:
小学阶段:抑郁检出率约1成,其中重度抑郁率检出率约1.9%-3.3%;
初中阶段:抑郁检出率约3成,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约7.6%-8.6%;
高中阶段:抑郁检出率约4成,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约10.9%-12.5%。
我想很多人,或许都无法理解这个数据为什么会这么高,毕竟在很多父母的认知里,现在的孩子除了有学习的压力,他还能有什么压力呢?甚至于很多人认为“就让你学个习而已,不用挣钱不用养家,怎么就能抑郁了呢?”
也正是这样的认知,让很多父母,一说到“压力”,就只关心孩子学业的压力,而忽视了其他方面;所以,一旦孩子学习好,能轻松应付学业,他们就觉得万事大吉,孩子应该没啥压力。
而米桃这个学霸让我们看到,孩子所面临的不只是学习压力,他们的压力源来自于方方面面。现实生活中,学霸自残、自杀的悲剧也屡见不鲜,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的“烦恼”也会越来越多。
而我们千万不要忽视这些在成年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压力和困扰,因为在孩子那里,这些压力足以让他们纠结到无法自拔、无法排解。
(我们总要求孩子理解父母,但我们真正理解孩子吗?)
当孩子无法排解压力时,本能地会向父母求助,但并不是每对父母都能成为孩子的情绪出口,有时候他们自己甚至会成为孩子的情绪压力源。家非但没有成为避风港,而带来了新一轮暴风雨,让一个10多岁的孩子如何能承受?
如果你不能理解为什么孩子因为学习就抑郁了、觉得和同学在一起自卑就不和她玩了、因为考得不好就跳楼了,那是因为你没有看到学习、同伴、家庭,这三样加在一起,就是他们生命的全部意义。
所以,跟子悠和欢欢在剧中尚可以真实做自己相比,我觉得米桃的经历才是更需要我们家长关注的:
,
- 永远不要轻视和忽视孩子在成长过程里的每一种压力、每一个困难,多关注孩子,留心他们在生活里发生的微妙变化,这很可能是他们发出的“求救信号”。
- 当知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也要无条件地、坚定地和孩子站在一起,对他们的负面情绪及时做出干预和疏导。家应该是、也必须是孩子能够获得安慰、可以减压、可以无负担表达情绪的,最温暖的地方。